若是放在数年之前,汉军尚未崛起之际,在日不落人眼中,天朝不过是未开化的蛮荒之地,落后蒙昧的代名词。
彼时他们与天朝往来,第一反应便是以武力相逼,强取豪夺。
唯有在刀剑无功、强横不得之时,才会被迫另寻他途。
身为一个曾饱受西方列强铁蹄践踏的国度,作为一个亲历过外邦压迫与剥削的子民,李秀成对日不落人的倨傲与狂妄早已深恶痛绝。
如今你们沦为汉军的俘虏,才想起要称天朝为文明之邦?那昔日的暴行又作何解释?早年为何不见这般“敬意”?
理查德额角冷汗直冒,急忙辩解道:
“唯有拥有深厚历史、先进技艺、强盛国力,能让百姓识文断字、听闻福音的国度,才配得上‘文明’二字!”
李秀成冷冷地盯着他,目光如刀,直刺其心,直到对方坐立难安、脊背发凉,方才缓缓开口:
“呵,照你这套说法,我天朝五千年绵延不绝,远胜尔等短暂历史;眼下更握有天下最精良的技术与装备,军威震世。
短短数载,便从被侵者变为执掌胜败之人——你们成了阶下囚,我们却站上了高位。
依此而论,天朝岂不正是十足的文明国家?”
“是是是!贵国确是文明之邦,正因如此,万不可行野蛮之举啊!”
理查德仿佛抓住了一线生机,见对方似乎落入言语陷阱,心中暗喜,连连附和,唯恐其反悔改口。
“我也认同,我们本就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自古便以德服人。
可总督大人,您说说看——你们的行为,真配得上‘文明’这两个字吗?”
李秀成话音陡转,锋芒毕露,直击要害,登时让理查德瞠目结舌,一句话也说不出。
他嘴唇微颤,想争辩几句,却又无从开口。
按照他们自己定下的标准,如今惨败至此,哪还有资格定义何为文明?
“既然如此,那就别怪我们用你们对待‘野蛮人’的方式来回敬你和你那一百三十万同胞了。”
“按你们以往的做法,该是尽数诛杀才对吧?这种事你们干得还少吗?屡见不鲜!”
此言一出,理查德面色骤变,几乎站立不稳。
“但我国乃真正文明之邦,不同于尔等残暴之族,因此我们愿留一线生机,甚至允许你们以资赎身。”
这话刚落,理查德心头顿时一松。
虽不知最终命运如何,但至少性命应无大碍。
“将军仁厚,感激不尽!赎金一事绝无问题,可从我们在天竺的财产中支取,多谢您的宽宏大量!”
“财产?什么财产?”一旁的军官厉声喝道,“你们在天竺的一切皆为我军战利品,还能算你们的东西?”
“这……这个……”
理查德张了张嘴,本能想反驳,却在对方凌厉的目光下瞬间颓然低头,不敢再言。
既然无法动用已被没收的资产,想要重获自由,便只能依靠家人筹款来赎身了。
当年日不落十万大军被俘,尚有本国正府倾力出资赎回。
而今局势逆转,日不落自身难保,根本无力组织营救。
指望朝廷施援,已属妄想。
好在这些人多年盘踞天竺,积攒了不少财富,其中许多早已汇回家中。
只要家属肯送来赎金,脱身并非不可能——前提是天朝开出的价码不至于太过离谱。
“敢问……赎金数额几何?”
理查德小心翼翼地问道。
“依诸位在天竺的资产多寡、官职高低、俸禄厚薄而定,通常为二十年所得之薪俸。”
“二、二十年?”
理查德听到这话,脸色瞬间惨白。
“普通人自然另当别论,可您是总督大人,身份尊贵,又在天竺积累了这么多财富,赎身价码岂能按常人来算?肯定得往上提!”
话音未落,
理查德双腿一软,直接瘫坐在地,额头冷汗直冒,后背湿透。
他在天竺到底捞了多少油水,外人不清楚,他自己心里却门儿清。
靠着伯爵头衔和副总督的职权,这些年他搜刮的钱财几乎赶上前任总督,数目之巨连自己回想起来都心惊。
若是汉军真按现有资产、官职级别再加上二十年薪资来核算赎金,那他家里就算把祖宅卖了也填不上这个窟窿!
不止是他,其他被俘的官员哪怕只算二十年俸禄,那也是一笔让人窒息的巨款。
毕竟殖民地条件艰苦、风险极高,为了吸引本土人远赴海外任职,朝廷开出的薪酬本就远超国内。
照这个标准计算,二十年的收入早已超出寻常人家几辈子的积蓄。
绝大多数人家根本拿不出这笔钱。
因此,在理查德看来,天朝提出的这套赎身方案,表面看是留了活路,实则形同虚设。
嘴上说可以赎回自由,可开出的金额却高得离谱,根本不是普通人能承受得起的。
想要脱身,只能靠借贷度日,等于用一身债务换回一条命。
可问题是,一旦没了职位,失去了在殖民地赚钱的机会,他们拿什么还债?
没有收入来源,又背负天文数字般的欠款,所谓的“自由”不过是另一场枷锁罢了。
见理查德面如死灰,李秀成知道火候已到,微微向身旁副官示意。
“若诸位愿意配合,赎金一事……倒也不是不能商量。”副官立刻接话。
原本已经心灰意冷的理查德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仿佛溺水之人抓到了浮木,急切地望向对方。
“请问……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得到贵方的宽待?”
他语气诚恳,心中已有预感——对方此言必有所图。
“天竺幅员辽阔,百姓众多,地形复杂,气候恶劣。
我朝一时难以抽调足够人手接管如此庞大的疆域与人口。
而你们在此地统治百余年,管理体系完备,经验老道。
我们有意请诸位暂时留下,协助维持地方秩序。”
“薪俸依旧照旧发放,但不直接支取,而是用于抵扣赎金。
只要服务满二十年,或提前缴清款项,便可恢复自由之身。”
这番话让理查德心头一震,完全出乎他的预料。
他原以为自己和那一百三十万俘虏会被发配到矿山做苦役——毕竟此前天朝从毛熊手中抓来的战俘,全都被送往漠北修路开矿,终日劳作,生死难料。
对于他们这些长期坐办公室、养尊处优的文职官员来说,那种生活无异于地狱。
别说二十年,怕是熬不过三五个寒暑就要倒下一大片。
没想到,天朝竟没打算让他们去干重活。
虽说仍需效力,但比起风吹日晒、累死累活的苦役,这份差事简直轻松太多。
更关键的是,他们的职位和地位并未被剥夺。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们依然握有实权,能在新体制下继续运作原有关系网,暗中谋利。
只要手脚灵活些,不仅能挣够赎金脱身,说不定还能再攒下一笔横财,体面返乡。
想到这里,理查德激动得连连点头:“我们一定全力配合!必定拿出十足诚意,绝无二话!”
天竺易主的消息很快传回欧洲,犹如一记重锤砸在早已摇摇欲坠的日不落帝国头上。
这一击,成了压垮其最后希望的关键一环。
消息传开后不久,德军立即抓住战机,在西线对英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
此前经过多次交锋,双方早已摸清彼此底细,深知对方防线坚固、不易突破。
正因如此,德军一向避免正面强攻英军阵地,即便出击,目标也多选在战斗力较弱的高卢军队身上。
然而此刻,局势生变,他们果断调整策略,将矛头直指英军主力。
然而,当天竺传来消息时,其中一条情报令德意芷高层格外关注:据汉军战报称,英军曾调集十万精锐驰援天竺,却在海上遭遇汉军伏击,全军覆没。
考虑到日不落本土兵力本就不充裕,且近期并未大规模征召新兵,这十万大军极有可能是从西线战场紧急抽调的。
此前,英军在西线布防尚算严密,德军屡次试探均未找到突破口。
但如今兵力骤减,其防线必然出现空档。
此时若果断出击,或可打破僵局,扭转战局。
“诸位,这场大战已持续整整一年。
旷日持久的消耗使帝国陷入重重危机——财政濒临瓦解,人力几近枯竭,更严峻的是,粮食与军火供给已达极限。
若不能尽快终结战事,新生的第二帝国将被战争彻底拖垮!”
战前会议上,德皇威廉一世召集文武重臣,神情凝重地阐述他的决断。
日不落曾经不可一世,但接连失利已使其元气大伤。
昔日霸主,在短短时间内便从巅峰跌落。
面对此景,威廉一世决定调整战略。
原先他意图以法军为突破口,视高卢人为薄弱环节;如今见日不落处境窘迫,他转而认为,与其攻坚不如击弱,从日不落身上打开缺口更为可行。
以目前日不落所承受的压力来看,他们再也经不起一次重大挫败。
只要德军此次行动得手,极有可能迫使对方退出战争。
而协约国之中,日不落与高卢乃两大支柱,尤以前者影响更为深远。
一旦其退出战场,整个战局将迅速走向终结。
至于剩下的高卢、板鸭和意呆利之流,威廉一世根本不将其视为真正威胁。
因此,他对此次战役寄予厚望,视之为整场战争的转折之战!
在座众人皆清楚当前局势,听罢皇命后无不精神振奋。
若能就此结束战争,第二帝国的崛起将再无阻碍。
他们或将实现查理曼大帝与拿破仑皇帝都未曾完成的伟业——统合欧洲大陆!
而一旦功成,今日与会之人,其历史地位或将超越当年的十二圣骑士与二十六元帅。
谁不愿青史留名?更何况这般机遇就在眼前,怎能不动心?
喜欢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