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盆本土资源匮乏,国土狭小,人口稠密,倘若无法另辟蹊径、走出国门,仅凭这一方孤岛,终究难有出路。
而依附天朝,随其步伐走向海外,掠取外部财富乃至土地,对脚盆来说,正是未来最现实的希望所在!
因此,选择归附天朝,显然是利远大于弊的明智之举。
既然各方已达成共识,伊藤博文自然不会逆势而行。
此时若他胆敢站队西乡隆盛一方,恐怕性命都难以保全。
权衡利害之后,他果断选择了加入主流阵营。
见到伊藤博文明确表态,大久保利通等人终于放下心头重石。
尽管伊藤并非倒幕派的核心元老,地位也无法与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桂小五郎等人相提并论,但作为新生代中的杰出代表,他在组织内部仍具有相当分量。
大久保利通一向器重此人,早已存有托付后事之心,打算日后退隐时,由这位年轻干才接替自己的位置。
更何况,伊藤学识广博,通晓多国语言,曾在江户潜伏期间频繁接触各国使节,正是眼下倒幕军最为紧缺的外交人才。
经历了一年多的战事,大久保利通逐渐明白,真正主宰脚盆命运的,并非他们这些举旗起事之人,也非东边的幕府残余,而是那些虽未直接参战,却在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列强势力。
过去,对脚盆影响最深的是日不落帝国;然而随着天朝强势崛起,日不落的势力被逐出远东,如今左右局势的关键,已然变为西邻的天朝。
况且,天朝并未完全置身于脚盆内乱之外。
此前,他们曾以武力逼迫幕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并以此为由出兵登陆,先后占领了关西的石见银山以及北方的北海道地区。
其中,汉军夺取石见银山一事,对倒幕军打击尤为沉重。
原本,这座银山是倒幕军财政命脉之所系——他们计划开采白银,换取军需物资与武器弹药,借此击败幕府、夺取政权。
可汉军的介入彻底粉碎了这一构想,使其筹款渠道瞬间断绝。
可以说,失去石见银山这一重要财源,让倒幕军陷入极大的被动。
正因如此,军中许多将领对天朝的做法心怀愤懑,尤以主战派军人最为不满。
但大久保利通心里清楚,无论倒幕军自身,还是整个脚盆国力,想要正面抗衡西边那个庞大国度,无异于以卵击石。
因而,绝不能与天朝正面冲突;相反,不仅不能对抗,还应主动靠拢,寻求其庇护与支持。
唯有如此,才有可能赢得天朝青睐,借其之势铲除关东幕府,最终实现全国统一。
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或许能在谈判桌上获得。
此事听来荒诞,细思却自有其深意。
正因如此,大久保利通亟需一位精通外交、擅长周旋于外邦之间的专业人才,代表自己与天朝交涉。
但由于他本人位高权重,不便轻易离营。
一旦他离开前线,西乡隆盛等强硬派极可能趁机发难,将温和派势力连根拔起。
即便将来设法清除西乡一党,他也必须坐镇国内,稳控大局,不容丝毫松懈。
想到此处,大久保利通望着伊藤博文,满意地点了点头,缓缓开口道:
“不错,识时务者为俊杰,伊藤君,你作为倒幕军中年轻一代的佼佼者,能有这般见识,实在令人欣慰!”
伊藤薄文微微低头,神色谦恭,仿佛受之有愧:“大保久利通先生太过抬爱,在下实难当此赞誉。”
“不必过谦,你的才干众人皆知,无需自轻自贬。”
大保久利通轻轻摆手,打断了对方的客套话。
随即语气一转,目光沉稳地问道:“眼下倒幕军处境艰难,不知伊藤君可有何良策?”
他望着伊藤,神情诚恳,仿佛真在期待一个扭转局势的答案。
伊藤心中冷笑,暗道:你们这些人绞尽脑汁都无计可施,我又岂能凭空变出办法?
可转念一想,大保久利通一派早已心向天朝,与其对抗不如顺势而为,顺着他的心思走,或许反倒能得其所好。
他略一沉吟,抚着下巴缓缓开口:“依在下之见,如今我军内乱未平,外患不断,但根结不在内部,而在外部——确切地说,是天朝的态度决定一切。”
“因此,若想破局,唯有将重心放在天朝身上,方有一线转机。”
这话一出,大保久利通脸上顿时浮现笑意,连连点头:“好!难得伊藤君看得如此透彻,既然你已有这般认识,那此事交由你去办,我也就放心了。”
“我打算任命你为倒幕军特使,亲自前往天朝一行,与他们接洽。”
听到这个委任,伊藤内心猛然一震。
他早料到大保久利通不会无缘无故拉拢自己,必有所图。
毕竟若非有事相求,又何必费尽心思设局引他入伙?
原本西乡隆盛与大保久利通之间的权力之争,他是打定主意不站边的。
在他看来,这两人各有所长,胜负难料。
西乡手握重兵,掌控军权,在乱世之中,枪杆子就是最大的底气。
单论实力,他显然占优。
而大保久利通则不同,虽无直接统军之权,却掌管全局政务,人脉深远,麾下人才济济——
带兵打仗的高杉晋作,负责情报刺杀的桂小五郎,再加上自己这位主持后勤与内政的主脑人物。
整个倒幕势力的运转,几乎全系于他们这一派之手。
两方势均力敌,谁胜谁负尚未可知。
此时贸然选边,风险极大。
一旦押错宝,恐怕性命难保。
所以他一直装聋作哑,对二人明争暗斗视而不见,只求置身事外。
可世事难如人愿。
他想避,对方却不给他退路。
西乡尚未动作,大保久利通便已先发制人,用软硬兼施的手段,硬生生把他绑上了自己的船。
此刻已不容退缩,不表态也不行了,否则还没等到两派对决,自己怕就要被清理出局。
只是没想到,等来的竟是这样一个差事——
出使天朝?
名义上风光,实则步步凶险。
真要谈起来,靠什么去谈?拿什么做筹码?
现在的脚盆,除了这支风雨飘摇的倒幕军,还有个早已投靠天朝的幕府。
人家早就成了天朝的附庸,言听计从。
相比之下,他们这些反抗者反倒成了眼中钉。
而己方……还有什么可以拿来谈判的资本吗?
伊藤沉默良久,心中一片冰凉——
想来想去,竟找不出半分优势。
若是换作自己是天朝人,恐怕也不会轻易愿意与他们坐下来谈条件,除非他们能拿出比幕府更具诱惑力的好处来,才有可能让天朝动心!
可脚盆这地方地盘小、资源少,就算想拿点什么出来交换,也实在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这让伊藤博文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推进手头的差事。
大久保利通似乎察觉到了他的犹豫,便开口说道:
“我们有人手,而天朝眼下正缺的就是人!”
伊藤博文心头一震,立刻明白对方所指的,正是天朝最近在脚盆招揽雇佣兵的事。
“大久保先生的意思是?”
他已经猜到了几分,但还不敢确定,于是需要对方说得更清楚些。
“汉军战力强横,即便面对鹰国那样的对手也无需我们插手助阵。
天朝如今跑来招募士兵,显然不是指望我们上正面战场卖命,而是要我们去做些他们不方便出面的事——比如扫清障碍、处理麻烦人物,说白了,就是替他们动手杀人。”
大久保利通不愧是倒幕派里最精明的一个,一眼就看穿了天朝在脚盆募兵背后的真正用意。
只要抓住这一点,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天朝最需要的地方使劲表现,让他们觉得这笔投资值得!
“我懂了……若真是如此,那我对这次出使总算有了些把握。”
听罢这番话,伊藤博文终于放下心来。
虽说任务艰难,但并非毫无出路。
换个角度看,倘若自己能把这件事办妥,日后在倒幕集团中的地位必然大幅提升,有望成为继大久保利通和桂小五郎之后的第三号人物。
更何况,借着这次与天朝交涉的机会,若能在那边建立些人脉关系,无形中身价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毕竟对脚盆来说,最重要的外交方向,莫过于与天朝的关系。
今后若有事务需联络天朝,自己这个曾打过交道的人,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想到这里,伊藤博文不再抵触此次出行,反而生出了几分期待。
或许,这趟差事并不全是负担,反倒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一周后,伊藤博文从关西启程,前往对马岛。
这座岛屿早在数年前就被汉军占据。
当年左宗棠率军由南线北垡进攻京城时,曾在济州稍作停留,趁机派聂士成领五千兵马渡海拿下对马,驱逐了当地的藩主。
岛上那位倭国大名仅有万余石俸禄,在国内势力排名靠后,人口不过一万出头,可用兵力仅五六百至八百之间。
面对五千训练有素、气势如虎的汉军,根本无力抵抗,干脆直接投降。
汉军并未为难他们,只是没收其田产家财,将其一族遣返回本土,而对普通百姓则实行编户管理,纳入统治体系,征召他们耕种劳作,为军队提供补给。
借此,汉军牢牢站稳脚跟。
喜欢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