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停后的清晨,山寨火器局传出一阵轰鸣——工匠们按“迫击炮改良图纸”打造的第一门迫击炮,终于完成了试射。炮弹拖着青烟越过山梁,在百米外的空地上炸开,碎石与积雪飞溅,炸出一个半人深的坑。
“好!射程够了,威力也够!”赵烈拍着炮身,眼中满是喜色。此时周文彬匆匆赶来,递上探马传回的情报:“鞑靼军营乱了!巴彦烧了粮仓后,军中粮食只够三天,不少部落首领闹着要撤退,巴彦压不住,昨天还斩了两个带头反对的首领。”
赵烈嘴角上扬:“内讧?这正是咱们的机会。传我命令,迫击炮队随我去黑石山道,沈炼带五十名精锐,绕到鞑靼军营后方,等咱们炮响,就故意制造‘明军主力来袭’的动静,逼他们往山道退。”
两刻钟后,三门迫击炮在黑石山道制高点架好。赵烈亲自调整角度,对准鞑靼军营方向下令:“放!”
“轰隆!轰隆!轰隆!”三枚炮弹呼啸着飞向鞑靼军营,恰好落在营中最拥挤的帐篷区。帐篷被炸毁,士兵们惊慌失措地乱跑,营中顿时乱作一团。沈炼趁机带着人在营后点燃火把,挥舞旗帜,高声呐喊:“明军主力到了!缴械不杀!”
鞑靼兵本就因缺粮人心惶惶,此刻见后方火光冲天,又听到喊杀声,以为真的被明军包围,纷纷朝着唯一的退路——黑石山道逃窜。巴彦挥刀想要阻拦,却被混乱的人群推搡着,不得不跟着往山道退。
“就是现在!”赵烈见鞑靼兵涌入山道,立刻下令,“迫击炮调整角度,对准山道中段!连环雷准备!”
迫击炮的炮弹接连落在山道中,炸得鞑靼兵死伤惨重。而当第一批鞑靼兵踩中之前埋下的连环雷时,“轰隆”一声巨响,山道彻底被烟尘笼罩。鞑靼兵前有雷阵,后有追兵,中间还有迫击炮轰炸,彻底失去了抵抗的勇气。
“投降!我们投降!”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越来越多的鞑靼兵扔下武器跪地求饶。巴彦看着眼前的景象,知道大势已去,他抽出弯刀想要自刎,却被身旁的明军士兵一脚踹倒,当场生擒。
此战,明军共俘虏鞑靼兵两千余人,缴获马匹三百多匹,粮草若干。就在这时,系统提示音响起:【“黑石山道围歼战”胜利,累计杀伤鞑靼兵力3500人,完成“黑石城阻击战”主线任务,奖励精铁2000斤,火药1000斤,民心值1500点,解锁“骑兵训练营”图纸。】
赵烈让人将巴彦押到面前,冷声道:“你断我粮道,烧我运粮队,今日被俘,还有何话可说?”
巴彦梗着脖子,眼中却没了往日的嚣张:“要杀便杀,我孛儿只斤氏没有怕死的懦夫!”
赵烈却摇了摇头:“我不杀你。”他让人将巴彦带到战俘营,“你看着吧,我会让你知道,大明的土地,不是你们鞑靼想抢就能抢的。”
就在赵烈处理战俘事宜时,一名士兵匆匆来报:“头领,山下有一队明军前来,领头的自称是蓟辽总督麾下的参将,说要见您。”
赵烈心中一动——蓟辽总督?这可是明朝北方边防的最高长官。他整理了一下盔甲,道:“走,去看看。”
(本章核心梳理↓↓↓)可忽略
一、蓟辽总督麾下参将的可能来意
1. 拉拢收编(高概率):赵烈以山寨之力歼灭鞑靼主力(3500人),战绩远超普通卫所,参将可能是受总督指派,以“封赏官职”“补充粮草军械”为条件,将赵烈的队伍纳入蓟辽边防体系,增强北方防御力量。
2. 试探虚实(中概率):赵烈的崛起速度过快,且拥有连发火铳、迫击炮等“非常规装备”,总督可能派参将探查其兵力规模、装备来源及真实意图,避免出现“地方武装尾大不掉”的隐患。
3. 问责施压(低概率):此前通州卫运粮队遇袭,虽非赵烈之过,但部分官员可能将“鞑靼南下”的责任归咎于其“擅自与鞑靼开战”,参将或会携带“约束令”,要求赵烈服从官方调度,限制其自主作战。
二、“骑兵训练营”图纸的核心作用
1. 弥补兵种短板:此前明军以步兵、火器兵为主,面对鞑靼骑兵时缺乏机动性,训练营可依托缴获的200余匹战马,快速组建己方骑兵队,实现“防御反击”到“主动追击”的兵种升级。
2. 提升战术灵活性:骑兵队可承担“哨探侦查”“迂回包抄”“粮道护卫”等任务,搭配迫击炮、连发火铳,能形成“远程打击+快速机动”的组合战术,破解鞑靼擅长的骑兵突袭。
3. 强化势力根基:拥有骑兵队意味着赵烈的影响力可突破山寨范围,向周边区域辐射;同时,骑兵的训练与维护需整合人力、粮草、军械资源,能进一步推动山寨的“军事化建设”,为后续扩大势力奠定基础。
喜欢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