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队部的岩洞里,油灯的光芒将每个人的脸映照得异常严肃。桌子上,摊开着李文绘制的“磐石谷”草图、西线侦察的简要报告,以及那两块沉甸甸的煤和铁矿石样本。所有分队级别以上的骨干全部到场,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会议,而是一次将决定“山鹰支队”未来命运的历史性抉择。
林烽没有立刻说话,他让王勇和张猛再次详细汇报了“磐石谷”的勘探经过和每一个细节,包括如何排除危险,资源的具体位置和初步判断。老赵也客观地阐述了西线各点的优缺点。汇报过程中,无人打断,只有油灯燃烧的噼啪声和众人沉重的呼吸声。
汇报结束,岩洞内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每个人都在消化这巨大的信息量,权衡着利弊。
终于,副支队长老赵第一个开口,他摸着下巴,眉头紧锁:“磐石谷……条件确实没得说,简直是天赐之地。但是……”他顿了顿,环视众人,“转移的风险太大了!咱们六七十号人,加上伤员、装备、粮食,长途跋涉上百里,穿过日伪控制的区域和无人区,万一暴露了行踪,被鬼子咬住,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鹰嘴崖毕竟经营了这么久,工事坚固,熟悉地形,是不是……更稳妥一些?” 他的话代表了相当一部分老队员的担忧,对未知的恐惧和对熟悉环境的依赖。
“老赵说得有道理!”一名负责后勤的干部附和道,“转移不是小事,粮食怎么解决?路上的补给点在哪里?伤员怎么运输?这些都是要命的问题!磐石谷再好,咱们也得有命走到那里才行啊!”
质疑的声音开始出现,焦点集中在转移的巨大风险上。
“可是,留在鹰嘴崖就安全吗?” 赵铁锤虽然不在,但他这一派的队员忍不住反驳,“鬼子上次吃了亏,下次再来,肯定是重兵围剿!鹰嘴崖再险,能顶住鬼子的重炮轰几天?粮食能撑多久?磐石谷有地有水,能自己种粮,有煤有铁,能长久发展!眼光要放长远啊!”
“对!不能只看眼前!” 李文扶了扶眼镜,难得地激动起来,“从战略上看,磐石谷的地理位置更深,更隐蔽,战略纵深更大!有了稳固的大后方,我们才能更主动地出击,而不是被动挨打!这才是真正的发展之道!”
争论逐渐激烈起来。保守与激进,稳妥与冒险,现实困难与长远规划,不同的观点激烈碰撞。有人担心放弃鹰嘴崖的心血,有人害怕转移途中的莫测,也有人坚信只有开拓才能生存。岩洞内的气氛变得有些紧张。
林烽始终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磐石谷”的草图上轻轻敲击。他的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岩壁,看到了更远的未来。他理解老赵们的担忧,那是基于丰富战斗经验的谨慎;他也认同赵铁锤和李文的远见,那是基于对支队生存和发展的深刻思考。
当争论的声音渐渐平息,所有人都将目光再次投向他的时候,林烽缓缓站起身。他的身影在油灯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高大和坚定。
“兄弟们,”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大家的担心,都有道理。转移,确实风险巨大;放弃鹰嘴崖,也确实令人不舍。”
他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扫过全场:“但是,我们‘山鹰支队’成立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守住鹰嘴崖这一亩三分地吗?不是!是为了打击日寇,保卫家园,发展壮大我们的抗日力量!”
他走到桌前,拿起那块乌黑的煤块,高高举起:“看看这个!这是什么?这是力量!是未来!有了它,我们的战士冬天不会再挨冻,我们的工厂未来可能冒出浓烟!再看看这块铁矿石!有了它,我们就能修复更多的枪支,打造更多的工具!而这些,鹰嘴崖能给吗?”
他又指向那张草图:“再看看这个地方!隐蔽性、安全性、资源、空间……哪一点不是我们梦寐以求的?老赵侦察的西线地点,只能让我们苟延残喘;而磐石谷,能让我们脱胎换骨!”
他的语气越来越激昂:“是的,转移有风险!可能付出代价!但是,同志们,革命事业哪有不风险的?当初我们几个人几条枪从敌人包围圈里冲出来,风险大不大?我们端掉鬼子税卡,风险大不大?我们每一次战斗,都是在刀尖上跳舞!如果因为害怕风险就止步不前,我们早就被鬼子消灭了!”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沉静下来,却带着千钧之力:“我们的目标,不是做一个占山为王的土匪,而是要成为插在鬼子心脏上的一把尖刀!要成为一个有坚强后方、能持续作战的抗日堡垒!鹰嘴崖,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它保护了我们,锻炼了我们。但现在,我们需要一个更广阔、更坚实的舞台!”
林烽的目光最终定格在每一个骨干的脸上,一字一顿地宣布:
“因此,我决定:‘山鹰支队’全体,放弃鹰嘴崖根据地,分批、秘密向‘磐石谷’转移! 那里,将是我们未来真正的家,是我们抗日事业的磐石基业!”
决议已下!岩洞内出现了短暂的寂静,随即,一种坚定的共识开始凝聚。老赵重重地点了点头,眼中的疑虑被决然取代:“明白了!支队长!你说得对!是得往前看!我支持转移!”
“支持!”
“同意!”
“向磐石谷进军!”
不同的意见在这一刻统一,所有人的眼中都燃起了新的希望和斗志。
“好!”林烽一拳砸在桌子上,“立即制定详细转移方案!老赵,你负责规划路线,确保隐蔽安全!后勤部门,统计所有物资,做好打包和行军补给计划!侦察分队,对转移路线进行最后一次秘密侦察!全体人员,做好思想动员和准备工作!”
他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语气坚定而充满期待:“兄弟们,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开始!让我们把根,扎到更深的土壤里去!让‘山鹰’的翅膀,在更广阔的天空中翱翔!”
历史的车轮,在这一刻,被有力地推向了一个新的方向。鹰嘴崖的灯火,即将熄灭,而磐石谷的曙光,就在前方。
喜欢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