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做什么?侯爷这话问的真的有意思!”常氏顿时就将火力对准了定西侯,厉声道,“我乃侯府主母,难道侯府中还有我不能去的地方吗?”。
说着,她又冷笑道:“敢情你们几个才是一家人,侯爷筹建族学这等大事,竟将我瞒得死死的。”
“如今你竟还有脸面问我来做什么?”
定西侯早知她是这般脾性,是故意下令将此事瞒着她的。
如今他心里发虚,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接话。
常氏却是愈发来气,扬声道:“你宋猛连字都认不全,如今还想学人办族学?”
“我看你也甭办什么族学,还不如将你的校场铲干净当菜园子好了。”
“我知道你想办族学,就是想得了好名声,请了名师给你那两个庶子铺路!”
“我看你就是想把家产都贴补给那两个庶子,好让他们将来压过冠儿去!”
见她越说越离谱。
定西侯猛地起身,厉声道:“刀剑能护宋家一时,唯有读书才能护宋家一世!”
“办族学不仅是为几个孩子着想,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样!”
顿了顿,他又道:“此时我心意已决,轮不到你一个妇道人家指手画脚!冠儿若有出息,将来该是他的东西我不会少了他,可他如今……”
就是一病秧子,能不能平安长大都两说!
但儿子也是他的儿子。
他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厉声道:“你若再要闹,莫要怪我将你送回娘家!”
常氏气归气,恼归恼,但到底还是怕丢人丢回娘家,转身,气冲冲就走了。
宋明远看着她怒气冲冲离去的背影,忍不住微微叹了口气——
当夫妻当到这般境地。
着实是一点意思都没有!
……
等宋明远与定西侯一起劝了陆老夫人歇下后,这才离开松鹤堂。
宋明远肉眼可见他爹心情似是不大好的样子。
父子两人无话。
走了一段路后。
定西侯才不急不缓开口道:“二哥儿,你可知道我为何执意要创办宋氏族学?”
他低头看向儿子,又道:“虽是为了‘名利’二字,有心想朝常家这等世家大族靠齐,却不全是如此。”
宋明远微愣,不知其中缘由。
总不能是因为他爹是听他的话吧?
他原先只以为定西侯府不比当年,到了今日常氏闹了一场,才知道定西侯府积蓄并不像他想的那样丰厚——
好面子如常氏。
若定西侯府一年拿出万余两银子毫不费力。
以常氏的性子,定不会不管不顾来松鹤堂闹上一场的。
他好奇道:“其中缘由,儿子不知。”
“是为了从前跟随我的那些将士。”定西侯每每回想当年战场之上,都会热血沸腾,那时候他号令千军万马,一呼百应,是何等畅快肆意阿,“从前我曾号令过数万大军,一二十年过去,那些人死的死、伤的伤,如今朝廷重文轻武,连我日子都不好过,更何况他们?”
寒风裹挟着雪花拍打在他的脸上,他声音里似乎都沾染了几分寒气。
“我想过了,但凡是从前跟随过我的人,只要他们的儿子有勤奋好学、聪明之人,宋氏族学愿教他们读书写字。”
“读书能知礼,能明辨是非。”
“我不指望他们日后能考中举人、进士,只要他们能认识字明白道理就够了,到时候找个账房、管事的活计,也是能养活一家老小的。”
“如此,我到了九泉之下,面对着他们的父亲,也能昂首挺胸,对得起他们尊称我一声‘侯爷’!”
宋明远大受震撼,正色道:“父亲说的极是。”
他觉得自己的眼界和胸襟比起他爹来,简直是差得远了。
他想到的是自己,是家人,是定西侯府,但他爹是真真切切心怀天下。
经过今日一事。
常氏也好,还是宋明远也好,都知道定西侯心意已决。
无人再出言反对。
定西侯府门口更是张贴出开办宋氏族学,直说大周贫寒将士家中若有勤奋好学、天资聪明的儿子,可以送到宋氏族学来试上一试。
至于入学标准和考校标准,则会于年后公布。
此消息一出。
更是震惊京城。
有人说定西侯是‘东施效颦’,妄与大家世族一争高下。
有人说定西侯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做,就定西侯府那点家底,估摸也折腾不了两年。
但更多的人却称赞定西侯是个有情有义的汉子,四处奔走相告,说要告诉家中子侄,要他们前来试上一试。
若是成功,顺利入学,不仅能够跟着夫子念书,侯府之中还能管吃管住呢。
当宋明远站在侯府门口,只见一妇人带着年幼的儿子过来朝大门口重重磕了三个响头,更见那妇人喜极而泣道:“栓子,当年你爹战死之后,朝廷说好给的3两银子却一直没发下来。”
“你要是能进宋氏族学念书,要是你爹知道了,不知道多高兴呢!”
宋明远看到这一幕,心里不是个滋味。
他忍不住想。
他爹只怕早就知道了这些事,心里定更不是个滋味。
那么问题来了,原该发给战死将士的3两银子,到底去了哪儿?
他摇摇头,低声道:“还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更苦。”
“也不知老百姓的苦日子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这个问题。
他身后的吉祥自也答不上来。
宋明远转身走进侯府,回去了书房。
他知道唯有念书科举,唯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才能拯救更多的百姓于水火之间。
接下来,他念书是愈发用心。
每每到了困顿之际,他便会提笔创作另一本话本——《明珠记》。
毕竟杜婶子已买下‘闻香斋’旁边的一间铺子。
偌大的铺子,只售卖《玉钗记》到底有些大材小用。
纵然《玉钗记》再得妇人姑娘喜欢,一本书翻来覆去看上好几遍也算到了头,总得创作出新东西来,若不然,可是会叫旁的书商钻空子的。
要知道,如今市面上最受欢迎的话本虽仍是《玉钗记》,但如今什么《宝钗记》、《金钗记》等等话本已是层出不穷!
喜欢科举!笑我庶子无能?我连中六元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科举!笑我庶子无能?我连中六元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