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还跟老师仔细探讨她在国外的见闻。刘晓艺兴致勃勃地谈起,她曾特意利用闲暇之余去了解了美洲本地的服装设计的店铺。
“那里的风格确实很奔放,”她回忆道,“色彩饱和度极高,大量运用几何图形和不对称设计,强调个性和身体的自由。尤其是那些街头艺术家和独立设计师的作品,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
她话锋一转,回到刺绣上,“这让我在想,我们的刺绣,技法如此精妙,底蕴如此深厚,是否也可以在题材和表现形式上,做一些更大胆的尝试?
比如,将一些现代的城市意象,或者不同文化的符号,用我们的语言‘翻译’过来,或许能碰撞出新的火花。”
方老师听得频频点头,眼中闪烁着鼓励的光芒:“说得很好。技艺是根基,不能丢,但眼界和思维决定了你能走多远。你能看到这些,思考这些,说明这两年你没有白费。
刺绣这门手艺,从来不是固步自封的,唐宋时吸收西域之风,明清时融入文人画意,才有了今天的博大精深。你这‘翻译’一词用得好,就是要找到那种精神内核的共鸣点。”
这番深入的交流,让刘晓艺更加明确了未来在刺绣这条路上探索的方向。
她感受到,刘晓艺也越绣越精细,这不仅体现在针脚的细密、配色的和谐上,更体现在作品内涵的丰富与思考的深度上。她的刺绣,开始有了自己独特的观察与表达。
当然,两年的交换生涯,精力终究有限。面对繁重的实践课程和论文项目等太多,她不得不做出一些取舍。
她自幼学习的舞蹈暂时除了每日的拉筋、体型锻炼和基础的舞蹈动作,都暂时搁置了。
身体的柔韧性与肌肉记忆需要持续的维护,她知道短暂的松懈可能意味着前功尽弃,因此即便在最忙碌的时候,她也坚持着最基本的基本功练习,如同维系着与另一个热爱之物的微弱电流,不曾彻底断开。
回来后刘晓艺认认真真在舞蹈老师处练习了好几日了。重返阔别已久的舞蹈教室,对着明亮的镜子和熟悉的把杆,她仿佛一头被禁锢许久的小兽,渴望释放所有的能量。
热身,压腿,下腰,旋转……每一个动作都力求标准,汗水很快浸湿了她的练功服,额前的碎发黏在皮肤上,呼吸也变得急促。但她却感到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意。
肌肉的酸胀感提醒着她身体的潜能,舞蹈老师在一旁看着,眼中带着赞许:“底子还在,感觉也没丢,就是需要点时间把状态找回来。这股狠劲,不错!”
狠狠地出了一身汗之后,所有的疲惫仿佛都随着汗水排出体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身心通透的轻盈与掌控感。
除了精神层面的追求与个人特长的精进,两年的独立生活,更是在她身上刻下了难以磨灭的实用主义印记。
刘晓艺还在家里给父母和爷爷奶奶做了几次饭。她系上围裙,在厨房里从容不迫地处理食材,煎炒烹炸,动作流畅。
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端上桌时,家人眼中满是惊喜。
“这红烧肉的火候,比我都掌握得好了!”刘妈妈尝了一口,难以置信。“这西兰花炒得又脆又绿,看着就有食欲。”奶奶也赞不绝口。
刘爸爸虽没多说什么,但那比平时多添的一碗饭,已然是最好的评价。在国外几年都练出来的厨艺,也让家人们体会到刘晓艺的成长。
从最初可能只是为了果腹和节省开支,到后来渐渐享受创造美食的过程,她的厨艺在异国他乡的厨房里完成了从生存技能到生活情趣的升华。
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国外的几乎完全独立的生活,也练出了刘晓艺很强的生活技能。比如开车的技术,在美国的时候,她也考取了国际驾照,习惯了在复杂的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上自如穿梭。
回来后,她可以轻松地驾车带家人去超市采购,或是去稍远的地方探望亲戚,成了家里的“专属司机”。
加上在社团修炼的省钱的方法,她深谙各种折扣季、优惠券的使用之道,知道如何比较价格、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商品。
她会耐心地规划购物清单,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这种精打细算的习惯,让持家多年的刘妈妈都自叹不如。
最后就是在美国宿舍处理维修问题的邪修手法,自己独自在外,小到水龙头漏水、电灯不亮,大到家具组装、简单的电器故障,都不可能时刻依赖旁人。
她学会了使用基本的工具,网上查找教程,胆大心细地尝试解决。虽然有些方法在父母看来可能有些“野路子”,是所谓的 “邪修手法” ,但往往能高效地解决问题。
家里卫生间的下水道有些堵塞,她三下五除二就用自制的工具和一点小苏打醋水给疏通了,看得爷爷直竖大拇指。
回来后全部用上了这些在实战中磨练出的技能,她不再是那个需要父母事事操心的小女孩,而是成为了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甚至反过来照顾家人的成熟女性。
家人们惊喜地发现,那个两年前离家求学的女孩,归来时,不仅带回了渊博的学识和精湛的技艺,更携带着一份足以让她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活得精彩、活得从容的底气与能力。
这份成长,远比任何成绩单都更让他们感到欣慰与自豪。
回国后的日子,如同被按下了舒缓键,刘晓艺在家的温馨与拜访师长的充实中,感受着久违的安宁。
然而,青春的画卷里,怎能少了挚友的身影?她很快联系了从小一起长大的闺蜜——周漾。
电话那头,周漾的声音依旧爽朗明亮,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属于纪律队伍的干脆利落。
“晓艺!你可算回来了!这个假期再不聚,下次就不知道猴年马月了!”周漾的语气里充满了期待,也夹杂着一丝对未来的慨叹。
两人迅速敲定了行程,决定去往南方一个以碧海银滩闻名的海滨城市,度过几天纯粹的放松时光。
更让刘晓艺意外的是,洛锦川在国内的死党,正在攻读医学本硕连读的齐明扬,也不知从哪儿得了消息,嚷嚷着要加入,美其名曰“当护花使者兼免费劳力”。
实际上,用他的话说,“再不抓紧时间偷闲,接下来就要在医院的白色恐怖里暗无天日了”。
喜欢重回90,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重回90,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