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行业还有二十年的黄金期,在另一个时间线上,港岛的很多富豪正是靠它发家。
秦迪当然不会错过。
第三是百货零售。
内地最先开放的行业里,就包括百货零售。
估计明年之后,金东百佳和屈臣氏就能进入内地市场,迅速扩张。
除了这三大重点。
集团其他部门,只要维持稳定发展,就能支撑整体业绩持续增长。
因为这个时代,本身就充满机会。
就在刚刚过去的1978年。
中东产油大国波斯的局势进一步恶化。
罢工浪潮此起彼伏,整个国家经济陷入停滞,多个关键行业全面停工。
比如,三万七千名炼油厂员工集体罢工,直接导致石油产量骤降。
从每天六百万桶,暴跌到仅一百五十万桶,连出口都不得不中断。
理论上,目前波斯石油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大概只有百分之五。
如此低的比例,即便出现供应中断,只要其他产油国稍作调整,国际石油公司稍微配合一些,应该不会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
然而系统提供的“剧本”显示,第二次石油危机的确在今年爆发。
这背后,显然少不了石油利益集团的推波助澜。
自从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后,欧洲的北海、米国的德克萨斯与阿拉斯加、红熊的西伯利亚、拉丁美洲的墨西哥与委内瑞拉等地纷纷崛起,成为除沙漠产油国外的重要供应力量。
从这个角度看,全球能源市场并不缺油。
但按照系统所说,第二次石油危机即将到来。
因此,进入1979年4月后,秦迪开始在欧洲与米国的期货市场逐步建仓,买入石油多头头寸。
这次操作动用的是他个人基金、天庭会以及福德证券的资金。
他也没忘记照顾和记黄埔的股价。
他让和记黄埔在尤金岛地区的油田中,也入股了一部分。
这片油田已经进入开发阶段,最快8月便可出油。
石油公司早已成立,名为太平洋能源公司。
一家位于大西洋墨西哥湾的公司,却叫太平洋……小飞鞋对此表示不解,觉得名字有点怪。
这片优质油田的产权和股权极为复杂,秦迪作为发起人目前只占40%。
其余股份由高盛、洛克菲勒、摩根、赫斯特、小飞鞋本人,以及查尔斯王储等人瓜分。
虽然利益被稀释了,但好处也很明显——除了最初买下油田的钱,秦迪之后没再投入一分钱,也不需要参与运营,每年坐等四成利润入账即可。
这也是无奈之举。
毕竟油田在大西洋海域,如果它在港岛近海,秦迪绝不会让外人染指利润。
但现实是,港岛根本就没有油田……
“港岛几乎没有能源产业,可以说几乎为零,连成品油都依赖进口。”
在和记黄埔集团中芯大厦,梁安德向秦迪汇报,“整个港岛,只有怡和财团旗下的怡和能源,在桃花屯有一个炼油厂,产能极低,主要生产煤油。”
“汽车使用的汽油,各类机械所需的润滑油,全都依赖进口。”
“主要从米国进口。”
“港岛的煤气市场,中煤占据大部分份额。中煤现在是李兆吉的资产,他个人持股超过46%。”
“老板,我们分析过了。如果不自建炼油厂,不自己布局加油站网络。”
港岛的能源格局中,最适合我们和记黄埔集团参与的,无疑是港灯公司。
港灯全名为港岛电灯,成立于一八八八年,是全球历史最悠久的电力企业之一。
多年来,港灯持续为港岛及南丫岛居民提供稳定高效的电力服务。
自创建以来,其供电稳定性一直位列世界前列,维持在99.999%的高位。
这家公司长期在推动港岛经济成长和改善居民生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另一个时间线里,这家公司被李跑跑收购,进入21世纪后,年年利润超60亿港币。
这是一家不可多得的优质企业。
秦迪之前已多次截胡李跑跑,比如青州英泥和和记黄埔。
这两家公司,在另一个世界最终都落入李跑跑囊中。
如果说青州英泥是李跑跑通往首富之路的第一块拼图。
那么和记黄埔,则是他商业帝国的核心引擎。
而港灯公司,则是这辆商业“跑车”最关键的轮子之一。
既然已经抢走了拼图和引擎,轮子自然也不能放过。
这次并非系统推动,而是秦迪主动想出手。
他翻阅梁安德送来的资料,发现港岛除了能源资产,还有不少优质土地资源。
资料中提到,李跑跑入主港灯后,曾向港府申请迁移鸭脷洲发电厂至南丫岛。
表面上是为了城市安全,实则是为了腾出市区宝贵地段进行地产开发。
旧厂址后来被改建成“海怡半岛”,是一个分四期建设、包含近百栋高层住宅的大型社区项目。
开发周期从1992年延续至1995年,甚至需要选区议员来管理。
该项目为李跑跑带来超300亿港币收益,还不算社区内商铺的租金收入。
虽然这是十几年后港岛经济腾飞后的成绩,
但若在现在就开发,至少也能赚取一两百亿港币利润,这等机会自然要争。
而且这还不是唯一收获,电厂原址还建成了“丽港城”,同样带来百亿级回报。
看完材料,秦迪开口问:“港灯现在最大股东是谁?”
“是怡和财团,但持股也才4.6%。这类公用事业股,股权一向分散。”
梁安德接着汇报:“福德证券去年也有少量建仓,目前持有2.6%。”
“股价现在多少?”秦迪再问。
“两元一股。总股本约11.4亿股,整体市值22.8亿港币。”
686这个数字,听起来不算低,但也不算高得离谱。
一家市值20亿的企业,在当前的港岛市场中,已经算是颇具分量的存在。
没了青州英泥支撑的李跑跑旗下长江实业,目前在股市上的整体价值,还不到18亿港元。
“把这家公司收下来吧,动作尽量低调一些,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让它退市。”
“这类涉及民生的公共事业股,理应掌握在和记黄埔这样有担当的大型企业手中。”
“老板,到了。”
喜欢港片:78年,我先赚它一亿!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港片:78年,我先赚它一亿!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