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三年,六月初八。
西山别院以北六十里,鹰嘴崖哨塔。
哨长老兵王瘸子眯着仅存的右眼,将单筒望远镜死死抵在眼眶上。远处地平线上扬起的尘土如同不断扩散的阴云,即便隔着近二十里,那沉闷如雷的马蹄声也已隐约可闻。
“点狼烟!三柱!红色旗!”王瘸子的声音嘶哑干涩,带着压抑不住的颤抖。
年轻的哨兵手脚麻利地将浸透油脂的柴捆投入烽火台,浓黑的狼烟笔直升起。同时,一面巨大的红色三角旗被升上旗杆顶端,在燥热的山风中猎猎作响。
三柱狼烟,红色旗——这代表着发现建虏主力,兵力超过一千,正向西山方向急速推进!
几乎在狼烟升起的瞬间,西山北麓连绵的山脊上,七八处烽燧相继响应,一道道黑色烟柱接连腾空,如同一条苏醒的巨龙,向着西山别院的方向迅速传递着警报。
“来了……到底还是来了……”王瘸子喃喃自语,放下望远镜,露出手心里攥出的冷汗。他这条残命是林枫从乱葬岗救回来的,此刻望着那遮天蔽日的尘头,心中没有恐惧,只有一股与西山共存亡的决绝。
……
西山别院,指挥所。
“报——!北面鹰嘴崖烽火传讯,三柱黑烟,红旗!建虏主力已过黑水河,距此不足六十里!”传令兵的声音带着奔跑后的急促,打破了指挥所内凝重的寂静。
沙盘前,林枫、赵胜、陈文渊,以及韩彻留下的副将张嵩,目光瞬间聚焦在北面那条代表黑水河的蓝色丝线上。
“六十里,全是骑兵,最晚明日午时,前锋必至隘口之下。”赵胜沉声道,手指重重按在沙盘上代表西山主隘口的位置。他手臂上的伤尚未痊愈,但眼神锐利如昔。
张嵩眉头紧锁:“莽古尔泰这是不顾一切,想要速战速决了。三千镶红旗精锐,即便我们据险而守,压力也非同小可。”
林枫没有说话,目光扫过沙盘上己方的防御布置。主隘口由赵胜负责,配备“镇北一号”火炮一门,燧发枪四十支,弩手五十,辅兵一百;左右两翼险要处由张嵩带来的边军老兵和西山战兵混合防守;后山一线天则由王老三的夜不收和部分弩手警戒。总兵力不到八百,能战之兵仅五百余。
敌我兵力对比接近六比一,且敌军全是机动力强的骑兵。
“按预定方案,各自就位。”林枫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平静得听不出一丝波澜,“赵统领,正面交给你了。火炮不到两百步内,不许开火。燧发枪队,专打军官和旗手。”
“末将明白!”赵胜抱拳,转身大步离去,甲叶铿锵。
“张将军,两翼就拜托了。利用地形,层层阻击,迟滞其攻势。”
“林先生放心,边军儿郎,没有孬种!”张嵩肃然领命。
“陈先生,组织妇孺再次检查后山洞穴储备,确保万无一失。工坊区非必要人员,全部撤入内寨。”
“是,东家!”
众人领命而去,指挥所内只剩下林枫一人。他走到窗边,望向北方天空。虽然看不到烽烟,却能感受到那股无形的压力正扑面而来。
他回到桌案前,摊开一张西山周边的详细地图,手指在上面缓缓移动,最终停留在主隘口前方一片相对开阔、但遍布碎石和矮丘的区域。
“知微,”他低声唤道,虽然AI此刻无法启动,但这更像是一种习惯性的自语,“你说,莽古尔泰会选择哪里作为他的主攻方向?又会把中军大帐设在哪里?”
他的指尖在地图上几个点轻轻敲击着,脑中飞速推演着各种可能。兵力处于绝对劣势,单纯防守只会被慢慢耗死。必须出奇招,必须打乱敌人的节奏。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心中逐渐清晰起来。
他需要更精确的情报,需要一支绝对忠诚且能力出众的小队,去执行一个近乎自杀的任务。
“来人!”
“在!”亲卫应声而入。
“让王老三立刻来见我!要快!”
亲卫领命而去。林枫深吸一口气,目光再次投向地图上那片开阔地。
莽古尔泰,你想速战速决?那我便让你……来得痛快,去得,更“痛快”!
喜欢带着DeepSeek闯大明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带着DeepSeek闯大明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