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如同冬日里燃起的温暖炉火,驱散了林见鹿内心深处最后一丝因隐瞒而产生的阴霾,也为他持续高强度运转的精神世界注入了一份难得的松弛与安宁。带着这份熨帖的心情,以及团队阶段性的辉煌战果,林见鹿迎来了大学生涯的第一个寒假,踏上了返乡过年的归途。
北方的腊月,寒风凛冽,呵气成霜。但林见鹿家乡所在的这座小县城,却早已被越来越浓的年味渲染得热气腾腾。街巷里挂起了红灯笼,空气中弥漫着炸货的香气和鞭炮燃放后的淡淡硝烟味。
与以往放假回家时的悄无声息不同,这一次,林见鹿人还未至,名声却早已如同插上了翅膀,先他一步传遍了小城的街巷阡陌。
事情的发酵,源于几个渠道的叠加效应。首先是林父林母态度的转变。从前他们提起儿子,多是“还在读书”、“挺忙的”这类模糊说辞,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而自从那次家庭会议后,两人虽不至于到处宣扬,但眉宇间的自豪与底气是藏不住的。当有亲戚邻居关切地问起“见鹿快放假了吧?在学校怎么样?”时,林母会带着抑制不住的笑意,谦虚却又难掩骄傲地回应:“还行,孩子瞎鼓捣,写了本书,卖了点钱,好像还得了个什么奖。”林父则会在旁补充一句:“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也不懂,由着他去闯吧。”
这种含糊其辞却又信息量巨大的回应,在小城熟人社会里,无疑是最佳的传播催化剂。“老林家那小子出息了!”“写书赚钱了!”“听说还得了市里的大奖!”诸如此类的消息不胫而走。
其次,那篇报道林见鹿获得“地方文化输出优秀作品”的市报,虽然在大城市可能无人问津,但在信息相对闭塞的小县城,尤其是体制内和文化圈,却拥有不小的影响力。县文化馆的一位干事看到了这篇报道,如同发现了宝贝,立刻向领导汇报。于是,在林见鹿返乡前夕,县里的电视台和本地小报的记者,竟然通过学校辗转联系到了他,表示希望进行采访,宣传本县走出去的“青年才俊”。
当林见鹿提着简单的行李,走出长途汽车站时,看到的不仅是前来接站的、脸上洋溢着前所未有光彩的父母,还有旁边一位挂着相机、拿着采访本的热情洋溢的年轻记者。
“林见鹿同学你好!我是县电视台的记者小王,欢迎你载誉归来!能简单采访你几句吗?”记者小王快步上前,话筒几乎要怼到林见鹿脸上。
林见鹿微微蹙眉,他并不喜欢这种喧嚣。但看着父母那与有荣焉、甚至带着点紧张和期待的眼神,他压下心中的不耐,礼貌而简略地回应了几句,重点还是落在《山海狩猎人》的创作和获奖上,对于“灵犀”和华为合作的事情则一语带过,并未深谈。
然而,仅仅是“大学生作家”、“市级奖项”这些标签,在这个小县城里已经足够引人注目。当晚,县电视台的本地新闻节目就播出了这条“我县学子林见鹿荣获市级文化大奖”的短讯,还配上了林见鹿在汽车站接受采访的镜头。虽然画面短暂,台词官方,但其效果不亚于在小城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
接下来的几天,林家原本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破了。
先是亲戚们络绎不绝地登门。七大姑八大姨们带着好奇与羡慕,围着林见鹿问长问短。
“见鹿啊,真给咱老林家争气!那书在哪儿能买到?给姑留一本签名的!”
“听说你跟那个什么华……华为?有合作?了不得啊!那可是大公司!”
“以后毕业了是不是就留在大城市了?到时候可别忘了拉拔一下你表弟啊!”
林见鹿耐着性子,应付着亲戚们热情却有些不得要领的询问。林父林母则忙前忙后地端茶倒水,脸上始终挂着自豪的笑容,仿佛年轻了十岁。
然后是父母单位的老同事、老街坊,甚至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林见鹿根本不认识的“叔叔阿姨”,也借着拜年的由头过来串门,目的无非是想亲眼看看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沾沾“文气”和“才气”。林家那套老旧的单元房里,一时间宾客盈门,欢声笑语不断。
大年初一,按照本地习俗,林见鹿跟着父母去给几位重要的长辈拜年。走到哪里,他几乎都成了焦点。
在一位德高望重的退休老校长家里,老人家拉着林见鹿的手,仔细看了电视台的报道重播,连连赞叹:“好啊!学理工的,文采也这么好!这才是全面发展!是我们县教育成功的典范!”
在一位远房叔公家,那位叔公以前总觉得林家小子性格太闷,不成器,如今却拍着林父的肩膀,由衷地说:“老林,你有福气啊!见鹿这是潜龙出渊,一飞冲天啊!”
甚至连县里一位主管文教卫的副县长,也不知从哪儿听到了消息,在一次团拜会上特意走到林父面前(林父作为机械厂的技术骨干也被邀请),亲切地握手,勉励道:“林工,培养了一个好儿子啊!是我们县的骄傲!年轻人有想法,有闯劲,我们都要支持!”
这种来自官方和民间的一致赞誉,让林父林母有些晕晕乎乎,仿佛置身于一个不真实的梦境之中。他们一辈子安分守己,何曾受过如此多的关注和尊重?而这一切,都源于他们那个曾经让他们无比担忧的儿子。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名人”待遇,林见鹿内心却异常平静,甚至有些疏离。他清楚地知道,这些喧嚣和赞誉,大多是基于对“成功”表象的肤浅追捧,而非对他所从事事业的真正理解。他更享受的,其实是除夕夜家里那一顿温馨的年夜饭,是母亲包的、带着独特家乡味道的饺子,是饭后与父亲坐在阳台上,看着窗外零星的烟花,聊着一些不着边际的家常。
“爸,妈,”年夜饭桌上,林见鹿举起饮料杯,真诚地看着父母,“谢谢你们。外面的热闹都是虚的,咱们一家人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才是最重要的。”
林母眼眶又红了,连连点头:“对,对,平安健康最重要!”
林父也重重地点头,喝了一口白酒,脸上泛着红光:“鹿鹿说得对!咱们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比什么都强!”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春节假期还没过完,一些更实际的“麻烦”也开始找上门来。有本地的小企业主托关系找来,希望能“投资”林见鹿的项目;有自称是市里招商局的干部,询问他是否有意愿回乡创业,承诺各种优惠政策;甚至还有媒人上门,说要给他介绍对象,对方据说是县里某局长的千金……
这些纷至沓来的关注与诱惑,并未让林见鹿迷失。他客气而坚定地回绝了所有不明就里的“投资”和牵线,对于招商局的邀请,也只是表示会考虑,并未做出任何承诺。他深知,自己的根和未来,在更广阔的世界,在那条名为“灵犀”的艰难却正确的道路上。
春节假期结束,林见鹿告别了依依不舍的父母,再次踏上返校的路途。车子驶出小县城,将那些喧嚣与浮名远远抛在身后。他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熟悉的北方冬景,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专注。
潜龙返乡,虽享尽荣光,却并未沉溺于浅滩的喧哗。短暂的休憩与亲情的滋养,只是为了积蓄力量,再次潜入那片属于他的、更深邃广阔的海洋,去迎接下一场更为壮阔的风浪。他的锋芒,已初露于故乡的小城,而他的征途,依旧是那片名为未来的星辰大海。
喜欢重生2004,系统助我人生开挂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重生2004,系统助我人生开挂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