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御风把叶片放进防震箱时,手指还在发抖。一夜没睡,雨水泡过的鞋底踩在地板上留下湿印。他没换衣服,只是擦干了头发,藏青色飞行夹克搭在臂弯里。表盘上的指针指向九点十七分,展会开幕式还有十三分钟开始。
展馆通道尽头亮着白光。他提着箱子往前走,脚步声被地毯吸掉。安保人员检查证件后拉开隔离带,他走进主展区。展台中央是空的,玻璃罩下方只有一块黑色底座。他把箱子放上去,打开锁扣,取出那片涡轮叶片,轻轻放入固定槽。
蓝光立刻漫开。
叶片表面纹路清晰,像雨滴落在水面形成的圈。灯光扫过时,边缘泛出金属冷色。他伸手摸了摸展柜玻璃,确认密封状态。这是他亲手从熔炉里取出来的成品,经历了台风、断电、失控高温,现在它安静地躺在这里,面对几千双眼睛。
闪光灯突然炸起。
记者围在护栏外,镜头对准展台。主持人走上台,宣布新品揭幕仪式开始。陈御风站到蒙布前,没有说话。他抓住布角,停顿一秒,然后用力一拉。
全场静了一瞬。
接着议论声响起。
“这纹理是铸造问题吧?”有人低声说。
“你们看那个弧度,明显不是均匀冷却造成的。”
“中国航发又出事了?上次叶片断裂才过去两年。”
社交平台上开始刷屏。#国产发动机缺陷曝光#冲上热搜。外媒直播画面迅速截取特写,配上“工艺落后”“质量失控”的标题。国内部分媒体跟风转发,评论区一片质疑。
陈御风站在原地,不动。
他知道他们在等他解释,等他慌乱,等他辩解。但他不说话。他只是看着那些镜头,看着每一张对准叶片的脸。他记得昨晚熔炉停止翻滚时的寂静,记得周子豪接过样品时的手抖,记得林浩盯着检测台数据的眼神。这些都不是失败的样子。
脚步声从后台传来。
沈昭华走了出来。她穿着香槟色西装,发簪别住长发,翡翠戒指在灯光下反着光。她没拿话筒,也没看提词器,直接走到巨幕前,按下遥控键。
全息投影展开。
一份检测报告浮现在空中,标题是《超高温陶瓷涂层极端环境测试结果》。图表一条条弹出:耐热峰值2815c,抗沙尘侵蚀72小时无磨损,热循环稳定性超过现行标准三倍。
她开口:“这个纹路,是我们团队在台风中心区域签到获得的涂层技术印记。”
全场安静。
“它不是缺陷。”她说,“是在外部供电中断、风速超过六十米每秒的情况下,唯一能让金属液稳定凝固的技术方案。”
她转身面向记者群:“你们可以继续质疑。但我们知道,真正的技术突破,从来不在实验室最安全的时候发生。”
大屏幕切换画面。一段视频播放出来:暴雨中的厂房,倒下的铁塔,一个人影冒雨奔跑。镜头晃动,拍到他冲进车间,拿出一支银灰色瓶子,倒入熔炉。温度曲线瞬间回落。
“这是昨晚十一点二十三分的监控记录。”她说,“那个人,是我方项目负责人陈御风。”
现场没人说话。
外媒记者低头翻资料,发现这段视频已经同步上传至国际航空协会公开数据库。多家权威机构开始转发报告。股价监测屏上,沈氏航空板块数字跳动,绿色箭头向上攀升。
陈御风依旧站在展台边。
他把手掌贴在玻璃上,正对着叶片上的第一道雨滴纹。指纹和纹路隔空重合。他不做任何动作,也不回应提问。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回答。
沈昭华走到他身边,轻声说:“汉斯到了,在东侧入口。”
陈御风点头。
德国代表的身影出现在通道口,身后跟着五名技术人员。他们穿着统一深色西装,手持平板电脑。汉斯走在最前,目光直奔展台。
闪光灯再次密集亮起。
沈昭华拿起麦克风:“我们欢迎所有同行来检验这项技术。也愿意开放部分参数,用于国际联合测试。”
台下有记者追问:“你们不怕技术泄露吗?”
她笑了下:“怕的人,不会把它摆在台面上。”
陈御风收回手,袖口滑落,露出机械表盘。时间指向九点四十六分。他看向汉斯,对方已经走到护栏前,举起平板,调出对比图。
两份叶片结构并列显示。左边是欧洲最新型号,右边是眼前这片。材料分布曲线完全不同。
汉斯指着屏幕:“你们用了非对称冷却?”
陈御风终于开口:“我们用了未来才能实现的技术。”
“来源呢?”
“来自一场风暴。”
人群微动。
汉斯沉默几秒,收起平板。“我们需要谈一谈。”他说。
沈昭华点头:“会议室准备好了。”
他们转身往侧厅走。安保收紧防线,记者被拦在外围。展台重新盖上蒙布,但镜头仍对着那里。网络直播观看人数突破八百万。
陈御风走过通道时,听见身后有人喊:“陈先生!这种技术真的能量产吗?”
他停下,回头。
“已经产出了第一片。”他说,“接下来,是一千片,一万片。”
他不再多说,跟着队伍进入走廊。
会议室门关上前,他最后看了一眼展台方向。蒙布下的蓝光还在透出来,像黑夜里的星。
汉斯坐在长桌一头,打开文件夹。“我们想知道,”他说,“你们是否接受第三方验证。”
陈御风坐下,双手放在桌上。
“可以。”他说,“但验证地点必须由我指定。”
“为什么?”
“因为这项技术,只在特定条件下成立。”
沈昭华把戒指转了个方向,正对着投影仪。
“比如?”汉斯问。
“比如台风眼。”陈御风说,“或者,战机坠毁的遗址。”
汉斯抬眼。
“你是说,你们的技术依赖地理条件?”
“不是依赖。”陈御风看着他,“是纪念。”
会议室空调发出轻微响声。
沈昭华打开平板,调出地图。十几个红点分布在沿海、高原、沙漠。每个点都标着日期和坐标。
“这是我们过去一年的签到记录。”她说,“每一个点,都对应一次技术突破。”
汉斯盯着屏幕,忽然意识到什么。
“这些位置……很多是禁区区。”
没人回答。
他抬头:“你们是怎么进去的?”
陈御风站起身,走到窗边。外面阳光刺眼。
“有些地方,”他说,“只要你想去,就能进去。”
他伸手握住窗帘拉杆,缓缓拉动。
阳光照进来,落在会议桌上。桌角放着一份未拆封的文件,封皮印着“国际适航认证申请”。
汉斯的目光移回陈御风脸上。
“如果我们要合作,”他说,“你们必须提供原始数据。”
陈御风转过身。
“数据可以给。”他说,“但你们得先答应一件事。”
“什么事?”
“派一名飞行员,跟我去一趟酒泉。”
空气静了一下。
沈昭华轻轻敲了下桌面。
汉斯皱眉:“去那里做什么?”
“签到。”陈御风说,“我要在那里,解锁下一代涂层。”
喜欢航空签到:从航校到全球霸主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航空签到:从航校到全球霸主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