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合上文件夹,手指在封面上停了几秒。他没有起身,也没有说话,只是低头看着桌角那杯已经凉透的水。
陈御风转身走向门口,脚步很稳。他拉开门,走廊尽头的电梯正在下行,金属门反射出微弱的光。
“如果你还想评估,”他说,“现在就跟我走。”
沈昭华站在会议室外,西装袖口整齐地露出一截手腕,翡翠戒指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她没说话,只是轻轻点头。
车队十五分钟后出发。四辆黑色越野车驶出会展中心地下车库,穿过城市主干道,向西郊工业区行进。窗外高楼逐渐稀疏,远处天际线升起一片暗红的火光。
周子豪已经在基地等他们。
炼钢厂改造后的航空材料生产基地占地超过十万平方米。高炉群列成阵列,火焰从顶部喷口不断涌出,映照在透明防护罩外的参观通道上。空气中有金属加热后的气味,不刺鼻,但能感觉到热度透过玻璃传到脸上。
汉斯跟着陈御风走进中央控制室。这里没有传统工厂的嘈杂,只有轻微的电子提示音和屏幕刷新的数据流。
“这就是‘龙鳞’合金的量产线。”陈御风说。
他指向主操作台。周子豪坐在那里,眼镜片蒙着一层薄雾,手里握着一支笔,在本子上快速记录数字。屏幕上显示着熔炉内部温度曲线、压力值和成分分析图谱。
“我们用系统解锁技术,但生产靠的是人。”陈御风走到周子豪身边,“开始吧。”
周子豪按下启动键。
机械臂从熔炼仓中提取出一团银灰色液态金属。它悬在空中,缓慢旋转,表面流动着类似雨滴滑落的纹路。这是“龙鳞”材料特有的微观结构反应,在冷却过程中自动排列成抗冲击层。
模具打开,金属液注入其中。不到三十秒,冷却完成。机械臂将成品取出,一片弧形蒙皮出现在传送带上。边缘光滑,表面带有天然金属光泽,没有任何接缝或瑕疵。
陈御风拿起检测仪,贴在蒙皮表面。屏幕跳动几下,显示出一组数据。
“成分一致率99.8%。”他说,“连续三批次无偏差。这不是实验室样品,是今天上午第八块量产件。”
汉斯走近一步,伸手想碰那块蒙皮。
“别用手。”周子豪突然开口,“静电会影响表面电荷分布。”
他递过一副手套。
汉斯接过戴上,指尖触到材料表面时微微一顿。它比想象中轻,但质地坚硬。
“你们每天能做多少?”
“目前每小时六片,适配五代机主翼段。”陈御风说,“下周调试完新模具,翻倍。”
“可这还是小规模。”汉斯收回手,“真正的挑战是稳定性。你们怎么保证每一炉都一样?”
周子豪摘下眼镜,用衣角擦了擦镜片,又重新戴上。
“你看这个。”他在屏幕上调出一段音频波形图,“这是我们记录的金属凝固声音。”
他播放录音。
先是低沉的嗡鸣,接着是一声清脆的“叮”,像钟被敲响。
“温度差0.3度,声音就会变。”他说,“这一声‘叮’代表结晶完全。如果偏了,会拖长半拍。”
他切换画面,展示另一段录音——声音拉长,尾音发颤。
“那次我们立刻终止了流程。”
汉斯盯着屏幕看了几秒。
“所以你们靠听觉判断质量?”
“不是靠耳朵。”陈御风说,“是靠经验。系统给了配方,但我们得自己找到最佳参数窗口。就像签到地点决定奖励内容,但能不能用好,看我们自己。”
他看向周子豪:“再压一块。”
周子豪输入新指令。同一炉金属再次分装,调整冷却速率和磁场强度。两分钟后,两块不同性能的蒙皮同时出炉。
陈御风拿检测仪分别扫描。
“第一块韧性更强,适合机身连接件;第二块更轻,用于机翼前缘。”他说,“同一种材料,两种用途。可控,可复制。”
汉斯没再说话。
这时,控制室大门打开。
沈昭华走了进来。她手里拿着平板,脚步很轻。
她走到主控台前,把平板放在支架上,手指一点,大屏切换画面。
太空站舱外作业实况直播。
一名宇航员正漂浮在太阳能板附近,手里握着一个小型装置。他轻轻一推,整个人平稳移动数米,精准停在目标位置。另一个镜头拉近,设备铭牌清晰可见:反重力场手持单元,编号Yh-07。
“这项技术已经在轨运行三个月。”沈昭华说,“用于日常维修、物资搬运和紧急避障。”
她放大画面,显示设备内部结构剖面图。
“核心模块来自酒泉残骸区签到激活的原型机。现在每艘飞船都配备两个单元。”
汉斯盯着屏幕,眉头皱紧。
“这不属于民用航空范畴。”
“但它属于未来。”陈御风走到他旁边,“你们关心发动机能不能进空客供应链,我们在想的是月球基地该用什么材料建墙。”
他调出一张设计图:环形建筑群位于月球南极,外墙覆盖着带雨滴纹路的银灰色板材。
“‘龙鳞’材料做了改进,增加自修复涂层和辐射屏蔽层。比钢筋混凝土轻七成,强度高三倍。”
“你们打算建月球实验室?”汉斯问。
“不是打算。”沈昭华说,“已经在规划选址。我们需要合作伙伴,不是供应商。”
她转向陈御风:“欧洲航天局刚回信,同意共享轨道对接标准协议。”
陈御风点头:“那我们可以推进联合实验项目。”
汉斯站在原地,手里的文件夹已经合拢,边缘微微翘起。
他看了看周子豪的操作台,又看向大屏上的太空画面。
“这些技术……真的能转移吗?”
“不能直接转移。”陈御风说,“但可以共同开发。你派飞行员来酒泉签到,我们带你解锁下一代技术。前提是,平等共享。”
“而且必须现场见证全过程。”沈昭华补充,“包括签到、激活、转化。”
汉斯沉默了几秒。
“我需要向上级汇报。”
“可以。”陈御风说,“但时间不多。酒泉的窗口期只剩四十六天。”
沈昭华看了眼手表:“安保团队明天上午九点出发,去下一个生产基地。”
周子豪仍在操作台前忙碌。他重新加载了一批数据,屏幕上跳出新的参数组合。他拿起笔,在本子上写下一行字,然后按下了确认键。
熔炉再次启动。
液态金属缓缓流入模具,冷却灯由红转绿。
一块新的蒙皮缓缓推出。
陈御风走过去,用手背试了试表面温度。
还带着余热。
他抬头看向窗外。
高炉火焰在暮色中跳动,像一片不会熄灭的星群。
沈昭华走到他身边,低声说了句什么。
陈御风点头,目光仍停留在那块刚成型的蒙皮上。
周子豪摘下眼镜,哈了口气,重新擦了一遍。
汉斯站在观察席,手中的文件夹垂在身侧。
控制室灯光稳定,屏幕数据持续刷新。
传送带运转不停,下一块材料即将进入压模阶段。
喜欢航空签到:从航校到全球霸主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航空签到:从航校到全球霸主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