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近南是在一种奇异的平静中恢复意识的。
没有预想中濒死的剧痛与混沌,只有一种深沉的、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的疲惫,以及周身无处不在的酸软。他缓缓睁开沉重的眼皮,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陌生的、朴素的房梁,以及透过窗纸洒入的、带着暖意的午后阳光。
记忆如同破碎的潮水般涌入脑海:深夜的密谈,簪儿胡同的伏击,那淬毒的乌黑细针,还有……那几双冰冷无情的眼睛。他记得自己中了毒针,记得内力溃散,记得那致命的一击……然后便是无边无际的黑暗与冰冷。
自己……还活着?
这个认知让他心中一震。他试图移动身体,却牵动了背后的伤口,一阵算不上剧烈、但清晰存在的刺痛传来,让他闷哼了一声。与此同时,一股浓郁而奇特的药草气味钻入鼻尖。
“师父,您醒了?”一个带着难以掩饰疲惫,却又充满惊喜的声音在身旁响起。
陈近南艰难地侧过头,看到了守在床榻边的韦小葆。此时的韦小葆,眼窝深陷,下巴上冒出了青色的胡茬,衣衫也有些皱褶,显然是多日未曾好好休息。但他的眼神却异常明亮,正小心翼翼地扶着他,将一个软枕垫在他身后,让他能靠得舒服些。
“小葆……你……”陈近南张了张嘴,声音干涩沙哑得厉害,“这里是……”
“这里是弟子府中的厢房。”韦小葆连忙端过一杯一直温着的清水,用小巧的银勺,一点点喂到陈近南唇边,“师父,您昏迷了三天两夜。先喝点水,缓一缓。”
清凉的水滋润了干涸的喉咙,也让陈近南的意识更清醒了几分。他看着韦小葆那憔悴却关切的面容,再感受着自己虽然虚弱、但明显正在恢复的身体状况,一个难以置信的念头浮上心头。
“是……是你救了为师?”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毒针的厉害,他亲身感受过,绝对是见血封喉的剧毒!以这个时代的医术,几乎是无解的。
韦小葆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又取过一碗一直温着的、散发着清苦气味的药汁:“师父,您体内余毒未清,还需按时服药。这药能清热解毒,帮助恢复。”
他扶着陈近南,耐心地、一点点地将药汁喂下。动作轻柔而熟练,仿佛已经重复了许多次。
陈近南怔怔地任由他施为,目光扫过这间屋子。干净整洁,窗明几净,空气中弥漫着药香。旁边的小几上,还摆放着一些他从未见过的、造型奇特的银质小工具和瓶瓶罐罐。这一切,都与韦小葆那“奇技淫巧”的名声隐隐对应。
“那毒……”陈近南忍不住问道。
“弟子侥幸,设法将毒针取出来了。”韦小葆说得轻描淡写,但陈近南能想象到其中的凶险与艰难,“又用了些土方和自配的药物,压制了毒素。万幸,师父您功力深厚,挺过来了。”
他说得简单,但陈近南看着他那布满血丝的双眼和难掩的疲惫,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他不是懵懂无知的普通人,他是天地会总舵主,江湖阅历何等丰富!他清楚地知道,能从那种剧毒和重伤下将自己救回,需要的绝不仅仅是“侥幸”和“土方”,而是超越常理的医术、难以想象的精力投入,以及……一份沉甸甸的心意。
接下来的几天,陈近南在韦小葆的精心照料下,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转。伤口不再疼痛,只有些微麻痒,那是愈合的迹象;体内的虚弱感也逐渐消退,内力开始缓慢恢复。韦小葆每日亲自为他换药,那伤口被缝合得极其工整,敷上的药粉也效果奇佳,几乎没有出现常见的红肿化脓。
每一次换药,陈近南都能看到韦小葆那专注而认真的神情,感受到他动作中的小心翼翼。他们之间很少交谈,往往只是必要的医嘱和应答。但一种无声的情感,却在药香与沉默中静静流淌。
陈近南靠在床头,看着韦小葆端着药碗走进来。阳光透过窗棂,在他年轻却已显沉稳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这个他曾寄予厚望,后又因道路不同而几乎反目的弟子,此刻正毫无怨言地做着这些琐碎而辛苦的照料之事。
他想起了韦小葆曾经在朝堂上与他理念相争的寸步不让,想起了他创立技术总局时引发的轩然大波,也想起了他如今手握重权、成为清廷平定台湾的钦差……这一切,都与他陈近南毕生追求的“反清复明”背道而驰。
若在以往,这些分歧如同巨大的鸿沟,横亘在师徒之间,无法逾越。
然而此刻,看着韦小葆为他试药温、为他擦拭额头细微的汗珠,感受着那份超越立场、不计回报的付出,陈近南心中那坚硬的、因信念和立场而筑起的高墙,竟在不知不觉间,悄然松动、剥落。
什么江山社稷,什么党派之争,什么道统理念……在生死边缘走过一遭,在被自己曾经的弟子从鬼门关拉回来之后,都显得那么遥远,甚至……有些苍白无力。
人世间,或许真有比那些宏大的叙事更珍贵、更真实的东西。
“小葆……”在一次韦小葆为他换完药,准备离开时,陈近南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复杂,“辛苦你了。”
韦小葆动作一顿,转过身,看着师父那不再锐利、反而带着几分温和与复杂的眼神,心中也是一暖。他笑了笑,笑容里带着如释重负的轻松:“师父言重了。这是弟子应该做的。”
没有多余的话语,但师徒二人目光交汇的瞬间,过往所有的争执、隔阂、失望,仿佛都在这一眼之中,被悄然抚平、融化。
理念的分歧或许依旧存在,未来的道路或许依旧平行甚至背离。但在生死考验面前,那份源自最初的、纯粹的师徒情谊,已然得到了升华,变得无比坚固和珍贵。它不再需要言语来证明,也不再因立场不同而动摇,只是静静地存在于彼此心中,成为乱世洪流中,一个温暖而坚实的锚点。
喜欢新鹿鼎记:理科生韦小宝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新鹿鼎记:理科生韦小宝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