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十点,程氏顶楼的黑色商务车准时停在国防科工局门口。
苏砚穿着程砚铮昨晚塞给她的高领毛衣——说是“局里空调冷”,实际上袖口还露出半截她的特工战术手环。
高振宇在会议室等他们,面前摆着三个红色封皮的文件袋,封条上印着五角星。
“螺旋计划(project helix)被定性为国家级技术渗透。”他推了推眼镜,“境外势力通过学术交流、资本并购、关键人物策反三条线,目标是2025年前瘫痪我国高端芯片自主化进程。”
程砚铮翻开文件,第三页贴着赵宇辰的照片,右下角标注着“已策反”。
“需要我们做什么?”
“配合布网。”高振宇指了指苏砚,“你之前标记的37个风险节点,局里已经锁定19个关键人物。程氏作为行业龙头,需要在下周的全球半导体论坛上,公开‘星芒芯片’的研发进度——要真实,但不能全说。”
苏砚突然笑了:“当诱饵?”
“聪明。”高振宇递过一支钢笔,“签了保密协议,下午三点回程氏,王景行他们在等你们。”
回到程氏研发中心时,王景行正抱着键盘在走廊转圈,头发被他薅得像台风过境。
“沈教授来了!”他指着实验室,玻璃门里白发老头正拿着镊子夹芯片,“他说要和我们玩‘量子叠加增益’!”
苏砚推门进去,沈墨抬头,镜片上沾着焊锡渣:“小苏,你前世说的量子抗性神经网络,我用动态学习机制搭了框架。”他敲了敲电脑,屏幕跳出螺旋状的代码流,“现在就差你那个‘动态学习’的关键参数。”
程砚铮凑近看,指尖在键盘上快速输入一串数字——那是他昨晚翻遍苏砚的旧笔记本,从她画满芯片草图的页脚找到的潦草备注。
“叮——”
王景行的电脑发出蜂鸣,3d建模屏上,原本分叉的代码树突然合拢,形成一个发光的星型结构。
“成了!”他差点把键盘扔出去,“这不是升级,是人工智能(AI)的‘鲤鱼跃龙门’!”
沈墨推了推眼镜:“等2025年量子计算机普及,这套架构能让我们的人工智能比国外快三倍。”
苏砚戳了戳程砚铮的腰:“我就说你藏我笔记本有用吧?”
“那是你画歪的领带图案。”程砚铮耳尖发红,“谁知道夹着张写满数字的便签。”
下午五点,林疏桐的电话炸了进来。
她的背景音是摄像机的咔嚓声:“我在欧洲议会门口!刚拿到匿名信,里面有螺旋计划(helix)的资金流向——华尔街基金、东京商社、苏黎世私人银行,全串起来了!”
“需要程氏的调查报告吗?”苏砚问。
“早要了!”林疏桐笑,“王景行刚发我加密文件,韩东的Ip追踪截图也传过来了。标题我都想好了——《螺旋计划曝光:谁在操控中国的未来?》”
“要加一句。”程砚铮突然出声,“‘这不是科技之争,是未来之争。’”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林疏桐的声音突然带了鼻音:“程总,你这话说得比我爬基站还燃。”
晚上十点,研发中心的灯大多熄了,只有顶层观景台还亮着。
苏砚靠在玻璃上,脚下是整座城市的灯火。
“你说,十年后的我们会是什么样?”
程砚铮站在她身后,手虚虚护着她后腰——这是他最近新学的“特工式保护姿势”。
“可能在实验室吵架。”他说,“你嫌我代码写得太严谨,我嫌你拆设备太暴力。”
苏砚转身戳他第二颗纽扣:“摩斯密码说‘我愿意’。”
他握住她的手,掌心还是像芯片般的温度:“不管未来多难,我都不会再放开你。”
“那你得答应我。”她踮脚,在他耳边说,“别再怀疑我藏信息——下次我直接把便签贴你脸上。”
程砚铮低头吻她发顶:“成交。”
王景行的喊声响彻走廊,带着破音:“苏姐!程总!有个Ip在撞‘星辰4.0’的防火墙!”
两人冲进实验室时,王景行的屏幕正疯狂闪烁。
韩东的视频弹窗跳出来,泡面桶在镜头里晃:“这个Ip不是普通黑客!它用的是量子加密,我追踪到一半……”
“欢迎来到2030年的世界。”
突然弹出的对话框让所有人屏住呼吸。
苏砚的手指悬在键盘上,前世的记忆又涌上来——那是2025年,她在安全局看到的加密情报里,也有类似的“未来日期”标记。
“看来,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她轻声说。
程砚铮的手覆上她的手背:“这次,我们一起。”
喜欢重生婚令前特工的科技攻略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重生婚令前特工的科技攻略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