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层地狱的影子
从天子殿往后走, 就到了“十八层地狱”。别处供神像,这儿全是泥塑的刑罚场景,却比任何神像都让人发怵。
第一层是“拔舌地狱”,一个青面小鬼举着铁钳,死死拽着个男人的舌头往外扯。那男人的嘴张的很大,眼珠子鼓得像要蹦出来,光是看着,就觉得自己舌尖都跟着发麻。
往下“剪刀地狱”的景象更触目惊心。半人高的泥塑剪刀闪着寒光,正在剪一个妇人的手指。手指关节处的泥塑做得跟真的一样。传说这儿专罚那些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的人。
最让人不敢看的是“刀山火海地狱”。崖壁上凿出的石坡陡得几乎垂直,上面插满了尖尖的铁针,坡下是通红的泥塑火焰。一个“亡魂”被小鬼推着,正往针山上滚,浑身上下“插”满了铁针,脸上的痛苦拧成一团,张着嘴像是在惨嚎一样。
这些泥塑不是一直不动的,还藏着些让人说不清的事儿。
1983年景区修缮时,工人发现“油锅”里的泥塑“犯人”不对劲。
前一天明明是仰着身子被扔进锅里的。第二天上班一看,竟变成了侧身蜷缩的样子,胳膊腿拧着,像是在滚烫的油里拼命挣扎过。
更奇特的是,那口泥塑的油锅底部,总沾着层油乎乎的黑灰,哪怕擦得干干净净了,过几天又会冒出来。凑近了闻,竟然隐约有股烧焦的肉味,让人后背直冒冷气。
十八层地狱里的每一处泥塑都在说:“善恶终有报”。走一趟下来,脑子里能把那些老辈人讲的道理,又过一遍。
五、望乡台的眼泪
过了十八层地狱,往山顶爬的路越发陡,等喘着气爬到顶,就能看见一座石头台子。这个石台便是“望乡台”了。
据说是亡魂最后看一眼阳间的地方,台边的石栏上,刻满了模糊的名字。当地人说,这都是活着的人刻的,怕那边的亲人找不着家,在这儿多望一眼自己的名字,好歹能记着归途。
台是石头砌的,四边没遮挡。这里的风特别大,吹在人脸上,还带着股土腥味。这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太阳一落山,尤其是逢年过节,谁也不能往这台子上凑。
据说民国那时,山下有个寡妇,她丈夫死在外地,连尸骨都能没运回来。
头七那天,她揣着丈夫的牌位去望乡台,趁着天黑偷偷往台上摸,想让男人隔着阴阳,再“看看”家里的模样。
那天傍晚起了雾,她在台上站了没多久,就听见身后有人“唉”地叹了一口气。她回头一看,雾里站着个穿着长衫的男人正在转身,背影看着跟她丈夫一模一样。
她叫了声丈夫的名字。那影子也没回头,只慢慢往雾里走。寡妇急了,拔腿就追。可追了几步,脚下一滑摔下台,摔断了腿。后来她说,那影子转身时,脸是模糊的,只有眼睛亮得吓人,死死盯着她,那眼神里的想念,比活着时还重。
如今台边钉了铁栏杆,刷着黑油漆看着很结实,可当地人还是不往那儿去。
前两年有个外地游客不信邪,半夜揣着手机摸上去录像,回来一看,视频里除了他自己,台边还站着十几个黑影,都背对着镜头,朝着丰都城的方向“望”。
再听录音,满是“呼呼”的风声,可把音量调大了听,风声里分明还裹着细细的哭声。
六、活着的“阴间”
丰都人对鬼城的态度,总带着股说不出来的敬畏。
城里的老人,的傍晚,会对着平都山的方向烧纸,嘴里就念叨那几句“阴阳各有界,莫要乱串门”,像是真能跟那边递上话。
城里有条老巷叫“黄泉路”。丰都的老板们,绝不把店铺开在“黄泉路”上。他们说那地方邪性“留不住财,只留魂”。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个外地人不信邪,在黄泉路租了间铺面卖杂货。头天摆上的货,第二天准少几样,钱匣子里的毛票也总变成纸灰。没俩月就卷铺盖走了,临走前对着巷子鞠了三个躬,说“惹不起,我走还不行?”
九十年代,鬼城搞旅游开发,修了新的景点。可老人们都撇嘴,说真正的“阴间”还在老地方。
平都山后山有片松林,林子里的石头上天然带着纹路,像无数人脸,当地人叫“鬼脸坡”,说那是没通过阎罗王审判的孤魂,被阎罗王锁在石头里受罚。
有回几个年轻人在鬼脸坡露营。夜里听见有人拍帐篷,拉开拉链一看,月光下空荡荡的。
只有帐篷布上沾着几根松针,针上的泥黑乎乎的,黏得像胶水。那颜色,跟奈何桥下血河池里的淤泥一个样。有个胆大的捏了一点闻,说腥气里裹着土味,像刚从坟里挖出来的一样。
如今的丰都,白天是活人的天下。游客在奈何桥上摆姿势拍照,对着十八层地狱的泥塑咋舌。
可太阳一落坡,老城区的灯亮得稀稀拉拉,“黄泉路”上的门都关得紧,只有风从平都山吹下来,“呜呜咽咽”的,跟无数人赶路的脚步声似的。
当地人说,这是阴间“上早朝”了。
十殿冥王坐在天子殿里,阎罗王翻开生死簿,用朱笔一点。不管你是谁,也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地位,都得跟着黑白无常来鬼门关走上一趟了。
喜欢中国灵异地标真实地点灵异故事集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中国灵异地标真实地点灵异故事集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