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那我们该怎么办?”
罗伯特用皮靴撵了撵掉在地上的雪茄,眼中闪过狠厉。
“上面已经下达命令,那一天我们的航母和护卫舰一起出动,在太平洋会会花国的航母。”
如此挑衅的行为花国若是翻脸正好可以看看他们的实力,若是他们选择忍气吞声,那么他罗伯特就要在当面打花国的脸。
九月三十号早上,江星月、穆文斌在前,万老、赵孟、吴教授、楚教授、华振兴、廖善州等人在后,对于航母进行最后的检查。
除了江星月脸上一派轻松,其余人脸颊上的肌肉因为过于紧绷都有些许的颤抖。
江星月转身,笑着抬头看向所有人。
“大家不用过于紧张,我保证咱们的航母肯定成功惊艳所有人。”
自从舰载机准时到位之后,他们已经又检查调试过三四次了,真的不至于这么紧张,她都怕这群人太紧张出点什么事。
“不紧张,不紧张,江同志我们都是老同志了,怎么会紧张。”
如果赵孟说这话的时候手没抖,她就信了。
“行,既然这样,我就毛遂自荐给大家讲讲关于激光炮的事情吧。”
一听是这话,所有人的眼神齐刷刷的望向江星月。
“激光,大家都知道,是原子受激后发出的光。是电子吸收能量后能级跨越时,释放的大量光子形成的光子束。”
“激光炮就是利用激光脉冲产生高温高压等离子体,随后利用等离子体的高压驱动金属膜层高速飞行,从而产生强大的能量。”
“激光束照射目标后致使物体表面温度骤增,急剧熔化、汽化蒸发,反冲力还能形成冲击波,在防空、反导、地面压制等方面都有很有广泛的应用,甚至在反卫星、反洲际弹道导弹等方面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听到这有人好奇,有人若有所思还有人认同点头,尤其是非武器装备组的研究人员此时更是对激光武器兴致盎然。
早就忘了什么紧张,一心想要和江星月请教相关知识。
一行人边说边走,将航母各项结果记录在册之后,一直走在最后面的林唐突然举起了手。
江星月一眼看到,伸手示意他有问题可以直接说。
“江同志,如果可以,我想请教一下落叶战机你是怎么想到的?”
“落叶战机涉及保密的部分我不好说,但有些东西还是可以讲的。”
“我们先说说空气动力学的知识,在大气层中......”
江星月娓娓道来,别说林唐,就是几位老教授都听得入了迷。
明明是同样的内容,听她讲好似总能有新的体会。
十月一号,天朗气清,水波荡漾,红色旗帜在海风吹拂下招展。
江星月穿着崭新的工作服站在船坞,看着海面上还未散去的晨雾以及在晨雾中飘扬的彩带内心有股情绪在激荡。
尽管距离公开试航的时间还有两个多小时,远处的沙滩却早已挤满了人,最前面的赫然就是国内外媒体人的身影。
哪怕隔着数百米,照相机的镜头方向却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停靠在岸边庞然大物——“逐鹿一号航母”。
与岸边喧闹不同的是格外安静的船坞,几乎是所有研究人员都在这里。
他们还有更多的使命,所以不能暴露在镜头之下,只能在这里默默注视。
航母甲板上,人群三三两两的站立着,有战士,有南城的主要领导,还有几名科研人员。
窦师长握着万老的手,心中感慨万分。
“万教授,您真的决定退下来了?”
能在公开场合镜头下露面就意味着之后不再从事机密项目。
“是啊,后起之秀比我做得更好,我放心了,领导体恤我年龄大了,也同意了我的请求。”
海风吹过他的白发,一缕银丝遮住了他的眉眼,掩盖了眼底深深地不舍。
“也好,到时候您也可以好好休息休息。”
窦师长语气中有遗憾也有宽慰。
两人相识于一次任务,这一晃二十多年都过去了,大家也都老了。
窦师长爱惜的摩挲着袖口的徽章,抬头看向远处飞翔的海鸥,半垂着眸子盖住眼中的失落,过不了几年他或许也该退下来了。
海风裹着浪花拍打在航母上,浅灰色的船身在阳光折射下很是耀眼。
岸边的人群,鹰酱、大鹅、日子国、E国、F国驻国使团以及代表正对着航母低声讨论,其中一位金发蓝眼的男士眉头紧锁,不时和身边的人说着什么。
高处,徐团长神色肃穆,通过望远镜注视着所有人的举动。
查理,鹰酱总统的智囊团成员,竟然也来了。
注意到查理的举动,徐团长的眉头微蹙又迅速舒展,只要对方没有特别的行动,他们就只能观察。
“让一让,麻烦让一下!”
一名鹰酱国的记者挤开身边的人,使劲往前凑。
哪怕身体一直在动,镜头却一直稳稳对准航母上的雷达、激光炮等武器。
一名二十多岁的花国记者见状,立即上前阻止,同时用眼神暗示身旁的同事将手里的摄像机对准了那名记者。
“先生,这里是不允许放大拍摄,您没有仔细阅读邀请函吗?”
罗问表情严肃,眼神锐利,手中的话筒更是毫不客气的怼到了鹰酱国记者嘴边。
“我,是你们主动邀请我们过来的。”
鹰酱国记者拿起手中的背包试图把相机收起来,却被身边的人伸手拦住了。
“先生,所有记者照片都要经过花国相关部门审核才能公开,这一点您没有忘记吧,如果您没有签署同意书是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如果您坚持,我们有理由怀疑是有人想要窃取什么机密!”
罗文这话毫不客气,眼中故意泄露的轻蔑直接让鹰酱国记者破防。
他气急,张口大声叫嚷道:“你们这是干涉新闻自由,我要投诉!”
“新闻自由?我们花国最尊重自由,但是您的行为已经超出了我们允许的范围。”
话筒上,白色台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刺痛了鹰酱国记者的眼。
很快,一名战士悄无声息的来到鹰酱国记者面前递上了一款全新的照相机。
“记者先生,您的相机可能有些问题,为了不耽误您的工作,可以先用这一台。”
手上一个旋转,对方的相机就到了小战士手里,而战士手中的新相机则是塞到了鹰酱国记者手中。
喜欢科研兴国:投胎是门技术活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科研兴国:投胎是门技术活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