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一路从太原武宿机场起飞,随后一路朝着北略偏东的方向,向着苏尼特左旗的发射中心机场飞去。
这一路上飞机都是较为正常的,但是在抵达苏尼特左旗上空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即便是秦文伟乘坐的飞机,也还是经过了两重验证之后,才被允许在苏尼特左旗上空飞行,并且允许其降落在机场上。
锡林郭勒盟上空现在实行极为严格的空中管制,这点延安方面对苏联提出过,苏联方面也知道。
延安方面对外给出的理由很简单,锡林郭勒盟接壤伪满洲国,关东军还驻扎在伪满,所以这里是前线。
如果没有事前通报,所有进入该锡林郭勒盟空域的飞机都将会被击落。
而实际上,对锡林郭勒盟的空中管制,防的更多还是苏联。
自从八路军装备了红旗-9防空导弹之后,日军在之后所有和八路军的战斗中,基本上就没有再出动过飞机。
所以鬼子关东军现在就算是有飞机,顶天了也就是在双方实际控制区的边界巡逻下,看下八路军主力有没有发动攻势罢了。
根本就不敢派遣飞机进入锡林郭勒盟地区——也不是没有,但是在被击落了四架飞机之后,关东军这边也老实了。
然而苏联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再怎么说此时此刻,延安和苏联之间也算是盟友关系。
如果不给个充分的理由就击落苏联飞机,肯定说不过去。
所以,双方约定了一条空中飞机走廊,双方的飞机无特殊情况,只能在这走廊里飞行。
这条空中走廊,也即太原——乌兰察布——二连浩特。
之后在出内蒙古之后,飞机正常是会在乌兰巴托中转,再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前往各地。
而二连浩特到乌兰察布,正是中苏乌乌铁路内蒙古段的位置。
延安方面将这条铁路以及这条铁路两侧各20公里划为了双方普通飞机飞行的空中走廊。
超过这个空中走廊的话,以西,是傅司令的控制区,到这个方向上不关延安方面的事情,但傅司令也有防空导弹,如果在这个方向上被击落,那就需要去找傅司令。
以东,是延安方面的空中管制区,无任何申请无端飞入的话,被击落那苏联方面也没法说什么。
这都是为了防止苏联方面派遣飞机进入锡林郭勒盟,去侦察锡林郭勒盟里的情况。
要知道,二一计划的两个重要基地,都是在锡林郭勒盟境内,延安方面自然是不希望这两个基地的位置被别国知道。
运输机在锡林郭勒盟一望无际的上空中划出一道弧线。
而在运输机的下方,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草原。
春末的草原上绿色泛起,轻风吹过,草浪起伏。
嘎吱~!
飞机的轮胎在跑道上摩擦着,带着一缕轻烟。
这个机场的跑道是工兵部队拓宽和加固的野战跑道,飞机在上面略微有些颠簸着滑行,而在飞机里的秦文伟等人更是被震的整个人都在抖动。
一阵剧烈的抖动过后,飞机在苏尼特机场的跑道上缓缓地停了下来。
舱门打开,机场工作人员立即推着舷梯过来,随后秦文伟的身影出现在舷梯口,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在地面上的迎接人员中,那个人的身影印在了他的眼眸中。
“特派员同志,一路辛苦了!”
负责苏尼特机场以及苏尼特临时发射中心核心保卫工作的,是原八路军第120师兼晋西北军区第359旅第718团的刘团长。
不过现在对方则是已经升任旅长了,所辖部队对外番号十分普通,就是新编第71旅。
但实际上,这个新编第71旅是特殊编制,其受到延安方面军事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也只接受延安方面的直接命令。
不管是从《亮剑》原剧情,还是从秦文伟到这个时空之后的发展情况来说,刘旅长在1940年下半年开始,都是负责延安方面的保卫工作。
所以现在派他来这里负责苏尼特机场和苏尼特临时发射中心的安全保卫工作,倒也是完全适合刘旅长的工作。
刘旅长并不知道秦文伟的真实身份,只知道他是延安方面派来的特派员。
“刘旅长辛苦了,接下来基地这边的安全就需要刘旅长操心了。”
“保证完成任务。”
刘旅长再次朝着秦文伟敬了一礼,秦文伟当即回礼,随后目光却越过刘旅长,看向了刘旅长身后的研究员。
秦文伟随后对刘旅长说道。
“刘旅长,延安方面派我来,主要还是确认下当前的进度问题,这个我还是和研究员沟通吧,他是负责技术工作的,更了解这方面的内容。”
“好,那特派员同志,你要是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联系我。
我的通讯频段和呼叫码是这个,有什么问题和需要,可以随时联系我。”
在说完之后,刘旅长将一张类似于名片的通讯卡片递给了秦文伟,上面记录着刘旅长旅部的通讯频段和呼叫码。
秦文伟双手接过之后,收了下来。
见状,刘旅长也不再停留,而是带着自己的指挥部人员,返回自己旅部去了。
秦文伟身边有王启明带着的一个警卫连的部队,所以也不用他操心安全问题。
见到刘旅长离开,秦文伟笑呵呵地对着研究员说道:“研究员同志,咱们上车聊吧。”
坐上车之后,秦文伟还没开口询问,研究员就说道。
“所有的前期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了。
我们在两天前执行了一次模拟发射,就在你提供的那个模拟软件里运行的。
一切参数都很完美,我们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准备。
现在就等着火箭和卫星的实物了。”
说罢,研究员目光炯炯地看着秦文伟。
秦文伟当然知道什么意思,也是非常干脆地对研究员回答道。
“都已经准备好了,今晚我就把它放到仓库里去。
仓库已经清空了吗?另外,明天一大早,你们就要开始准备了,不然恐怕没办法在5月18日晚上前完成发射的准备工作。
这是我们第一次发射,最好还是能按照计划执行。”
研究员同样也是非常直接地回答道:“没问题,团队虽然是新组建的,但我有这个信心。”
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基地最为核心的区域,也即火箭总装厂房。
隔着老远,秦文伟就透过车窗看到了前面的这个火箭总装厂房。
伴随着车辆一路驶向厂房,越是靠近,秦文伟就越是能感受到这座建筑的宏伟与这片草原的格格不入。
这个火箭总装厂房像是一个巨大的银色半圆柱体,矗立在草原上。
外部覆盖着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巨大伪装网,在远处,秦文伟还看不出什么来,但是靠近之后,发现在阳光下,这个圆柱体内的银白色表面还是反射着光芒。
厂房门口巨大的金属移门紧闭着,侧边的小门开启迎接众人的进入。
说是小门,但这个小门着实是不小了,也能容纳一辆大货车驶入其内部。
当秦文伟进入这个厂房内部之后,一种强烈的空旷感袭来。
厂房上部的穹顶高得惊人,整个厂房里,由于现在没有火箭,显得极为的空旷。
只有在厂房中央有预留出一些坚固的金属支撑架和多层作业平台用于总装火箭。
除此之外,整个厂房内几乎是空无一物。
“就是这里了,按照设计,这里能同时完成两枚cz3火箭的参数调整和发射前准备工作。
在这里完成这一切任务之后,我们会使用特殊的装载车,将火箭运往5公里外的发射台,并在那里加注燃料并完成发射前的最后调整。”
秦文伟闻言,点了点头,随后也对研究员说道。
“研究员同志,我的任务就是将cz3运载火箭放到这个厂房里,其他的事情我不干涉。
另外,有任何物资上的需要,都可以向我提出,我会尽全力满足的。
现在,你们也离开这间厂房吧。
我需要一个人独处。”
研究员不知道秦文伟是怎么获得物资的,也不想知道,所以在秦文伟说完之后,他就从这个厂房内撤出了。
命令被迅速执行,厚重的厂房小门也缓缓合拢,与此同时,厂房内部的照明系统全部开启,将每一个角落都照得亮如白昼。
同时一起出去的,还有随行的其他所有人员。
此时厂房里本就没其他人员,所以很快,就完成了人员的清退工作。
在确认其他人都退出厂房之后,秦文伟独自一人走到那片预留的空地中央位置。
走到位置之后,秦文伟闭上眼睛,排除掉所有杂念,将全部精神集中起来。
cz3运载火箭和司南卫星的精密程度对比以往截然不同,有哪怕一丁点儿的差错,都会导致前功尽弃。
所以,秦文伟非常小心翼翼地从系统里兑换对应的cz3运载火箭和司南卫星。
“系统,确认兑换‘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全套系统组件,及‘司南定位卫星’。”
在秦文伟向系统下达兑换要求的下一个瞬间,空地中央的光线开始肉眼可见地扭曲、折射。
紧接着,被兑换的cz3运载火箭以及司南卫星出现在了厂房中央的架子上。
这些架子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刚好契合cz3运载火箭的大小。
秦文伟兑换出来的cz3运载火箭精准地出现在了架子上。
而同时,另外一边,司南卫星也顺利被兑换了出来。
在完成了兑换工作之后,秦文伟拿出无线电,对王启明说道。
“老王,搞定了,可以进来了。”
重新进入厂房的只有王启明以及研究员两人。
等到真正重新进入这个厂房内之后,看着凭空出现的cz3运载火箭以及司南卫星,王启明或许没什么感觉。
而研究员在进入厂房之后,就死死地盯着厂房中央的cz3运载火箭,同时他的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从研究员出门到再进来,前后不超过十分钟的时间。
然而就是这短短的十分钟,一个巨大无比的cz3运载火箭就已经出现在了厂房内。
尽管知道一些秦文伟的能力,但此时真正看到这个情况之后,研究员还是还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沉默了片刻之后,研究员对秦文伟感叹道。
“有时候我也会在想,我们还研究这些做什么?还不如研究研究你呢。”
秦文伟闻言,也是哂然一笑,然后才对研究员回答道。
“一步一步来嘛,先把我们能做的都做一遍先。
至于我的这个情况,以后再讨论吧,我对我身上发生的事情还是有点儿担心。”
研究员也立马说道:“我也只是想想而已,或许以后有机会吧。”
说对秦文伟身上发生的事情不感兴趣,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秦文伟身上发生的事情,别说是现在这个年代了,就算是秦文伟原本《亮剑》原剧情的2025年之后,那也同样是可以成为神迹的。
秦文伟就没遇到过大概知道他的特殊情况之后,还能忍住不想要研究他的科学家。
没有时间沉浸在惊叹中了,研究员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内心的滔天巨浪。
随后他对秦文伟说道:“我现在是不是可以开始进行发射前的检验和准备?”
秦文伟连忙点了点头,随后说道:“我就暂时待在这里看着你们组装吧。
反正我这段时间的任务,就是在这里负责跟着你们,然后一直到完成总计28颗司南卫星的发射任务。”
这个任务,秦文伟必须一直跟进下去,cz3运载火箭非同寻常,不管是火车还是专门的运输车辆,都太招摇了。
所以,秦文伟必须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就待在苏尼特发射中心这里。
在和秦文伟确认完之后,研究员随即通过无线电,联系上那些,早已在厂房周围的宿舍区待命多时的技术团队和工兵骨干们。
这些人在研究员的安排下,有序而迅速地进入了厂房内。
接下来的时间里,厂房内二十四小时灯火通明,高功率的照明灯将夜晚也变成了白昼。
重型龙门吊车在高空轨道上缓慢而精确地移动,发出沉重的轰鸣;工程师们在确认着每一个自己要确认和核实的技术参数。
研究员在这个时候,也展现出了他卓越的组织能力和严谨到极致的分工划分。
他吃住在厂房旁边的临时指挥所,常常一手拿着秦文伟提供的技术手册,一手在草稿纸上飞速记录下一些关键内容。
秦文伟提供的超越这个时代的组装流程标准和质检要求,也被研究员完美地融入到了每一个环节。
他们用这个时代所能理解的方式,加上科学的管理,在尽快且准确的完成装配任务。
喜欢亮剑:用无限物资建设根据地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亮剑:用无限物资建设根据地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