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帷

稿纸种花

首页 >> 破帷 >> 破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斗破:我都成帝了,怎么系统才来小丧尸!她是阳光开朗小丧尸惊!被五个哥哥团宠的废材,竟是神级炼丹师惊!玄学大佬她靠算卦娇养了首辅目成心许团宠妹妹是锦鲤,福气满满来种田双胎胖妃要跑路,病娇王爷追着宠王妃多胎了!整个皇室乐疯了!惊悚直播:黏人病娇邪神来敲门斗罗:震惊,最美新娘千仞雪!
破帷 稿纸种花 - 破帷全文阅读 - 破帷txt下载 - 破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6章 账房先生会讲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米行后院的角落,被一盏豆大的油灯照亮了方寸之地。

昏黄的光晕在夜色中浮沉,像一粒不肯熄灭的星火,映出地面斑驳的青砖与墙角潮湿的苔痕。

风从巷口斜斜地钻进来,裹挟着米糠的微尘和夏末的凉意,吹得灯火忽明忽暗,将聚拢来的十几个身影拉得忽长忽短,投在墙上如摇曳的鬼影。

油灯芯“噼啪”轻响,溅起一粒火星,旋即湮灭在黑暗里。

林昭然就站在这片光影的中心,她的声音清亮而平稳,穿透了周遭的虫鸣与远处犬吠。

夜露悄然爬上她的发梢,微凉如指尖轻触。

“你们觉得,人为什么要读书?”

她没有拿出蒙童们敬畏的《千字文》,也没有摆开笔墨纸砚。

她的手心还残留着白日翻检账册时沾上的米粒碎屑,粗糙而真实。

她的问题像一颗石子,投入了这群伙计与邻家孩童组成的平静池塘。

水波一圈圈漾开,惊起细小的涟漪。

“为了……为了识字,以后好算账,不被人骗!”一个虎头虎脑的米行伙计抢先答道,嗓音粗哑,手不自觉地搓着衣角,仿佛已看见自己将来在账台前拨算盘的模样。

“为了能写自己的名字!”一个更小的孩子怯生生地说,声音细若蚊蚋,却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认真。

林昭然点点头,目光温和地扫过每一张被灯火映照的质朴脸庞——有的脸颊还沾着饭粒,有的手指皲裂发红,有的眼神里盛着长久的沉默。

她没有评判对错,而是轻声念道:“《论语》里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见孩子们一脸茫然,她没有像寻常塾师那般要求他们背诵,而是换了一种他们能听懂的说法:“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生下来的时候,其实都差不多。你,我,他,甚至宫里的皇子,根子上没什么两样。真正的差别,是在后来我们各自学了什么,经历了什么。”

她蹲下身,抓起一把饱满的米粒,在身前的旧案板上迅速摆出一个算式,米粒圆润微凉,触感温润如珠;又用另一把碎米摆出同样的算式,碎米边缘尖锐,硌着指腹。

“瞧,”她指着米粒,“好米和碎米都能用来计数,都能让你明白一加一等于二。知识就像这米,关键不在于你用什么来学,而在于你学到了什么。”

她教他们用米粒推演加减乘除,指尖划过米粒时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又拿出米行最寻常的账本,让他们试着记录家中一日的开销,从一文钱的盐到半斤粗布。

纸页粗糙,墨迹微洇,笔尖划过时带着滞涩的摩擦感。

知识不再是高悬于庙堂之上的牌匾,而是变成了他们触手可及的柴米油盐。

“家中若有姐妹,为何不让她学?”她的问题再次响起,这次却让几个年龄稍长的伙计陷入了沉默。

夜风穿过院墙缝隙,发出低低的呜咽,像是某种无形的叹息。

终于,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也是米行里最机灵的伙计阿牛,鼓起勇气低声问:“先生……女子识字,终究是不合规矩的。不怕……不怕惹来祸事吗?”

林昭然的目光沉静如水,她凝视着那个少年,也像是在凝视着这时代加诸于所有女性身上的无形枷锁。

她能感到袖口粗布摩擦着手腕的刺痒,也能听见自己心跳在耳畔低沉地回响。

她坦然回答:“怕,但更怕一辈子当个睁眼瞎,任人摆布,连自己的命运都看不清、算不明。”

这番话语如同一记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他们或许还不能完全理解,但那句“怕当一辈子睁眼瞎”却像一根针,刺破了他们习以为常的蒙昧。

巷口的老槐树下,阴影里立着一个人。

他身上穿着国子监杂役的粗布短打,脚上的草鞋边缘已磨出毛絮,耳朵却一直朝着米行后院的方向,将那句惊世骇俗的回答一字不漏地听了进去,连风中飘散的米粒落地声都成了背景的陪衬。

三日后,林昭然的“算学补习”悄然变了名目,成了“夜读一章”。

她没有再讲算术,而是翻开了一本被摩挲得起了毛边的《孟子》。

书页泛黄,边缘卷曲,指尖抚过时能感受到岁月留下的细密褶皱。

她不讲微言大义,不讲圣人文章,只拈出其中三个字——“民为贵”。

“若天子无道,苛待百姓,百姓可否换一个君王?”她再次抛出了一个足以掀起滔天巨浪的问题。

孩子们面面相觑,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在他们看来,天子就是天,不可动摇,不可置喙。

林昭然便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说某地大旱,颗粒无收,百姓易子而食。

当地的父母官却依旧锦衣玉食,府中美酒飘香,香气随风飘出府墙,勾得饥民驻足垂泪。

有个饿得只剩皮包骨的童子,不知从哪来的胆气,跪在官衙门口,拦住了官员的轿子,只问了一句:“大人,您顿顿吃肉的时候,可曾想过我们连清粥都喝不上了?”那官员勃然大怒,命人将童子拖走,还斥责道:“黄口小儿,尔辈黔首,安知国家政事!”

故事讲完,院子里一片死寂。

只有远处传来几声犬吠,衬得这寂静更加沉重。

“你们说,这个官,错在哪儿?”林昭然问道。

“他……他不该吃肉!”一个孩子气愤地说,声音里带着委屈与不甘。

“他不该骂人!”另一个说,拳头不自觉地攥紧。

阿牛想了想,说:“他错了,因为他明明知道百姓在挨饿,却装作不知道。那个孩子问的没错。”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气氛热烈起来。

林昭然等他们说得差不多了,才缓缓做出总结:“那个孩子问得对不对,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为什么敢问?而那个官员,又为什么如此愤怒?其实,不是百姓不能问,而是千百年来,从来没有人教过他们应该怎么问,问什么。”

话音刚落,一个词组如同闪电般划过她的脑海——“苏格拉底问答法”。

她心头猛地一震,那属于另一个世界的记忆碎片,此刻竟与眼前的景象严丝合缝地贴合在一起。

她迅速将这突如其来的灵感,转化为这个时代能够理解的语言。

她拿起炭笔,在随身的账本夹页里写下几个字,她称之为“启思三问”:一问其因,为何如此;二问其果,若此,则会如何;三问可改否,可有他法。

炭笔划过纸面,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春蚕食叶。

她将这套方法记下,取名为《授蒙要略》。

这小小的院落终究藏不住秘密。

消息像蒲公英的种子,顺着西市的风,飘进了不远处的私塾里。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儒生,带着两名最得意的弟子,在一个夜晚不请自来。

林昭然并未将他们拒之门外,也未起身远迎,只是平静地在院中多添了三只板凳,请他们坐下旁听。

板凳粗糙,坐上去时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那一夜,她讲的正是“启思三问”。

课毕,孩子们散去,老儒生却久久未动。

他长身而起,对着林昭然深深一揖,喟然长叹:“老朽教书四十年,只知授书,不知授思。今日方知,山外有山。”他抬起头,目光灼灼:“敢问先生高姓大名?”

林昭然淡然一笑,还了一礼:“不敢称先生,米行账房林昭,不足称师。”

老儒生却坚持从袖中取出一本他亲手批注的《礼记》,郑重地放在案上。

书页翻开时,墨香淡淡,纸页窸窣作响。

林昭然翻开扉页,只见上面用遒劲的笔迹写着一行字:火种虽微,可燎原野。

她心中一凛。指尖触到那行字,仿佛有微弱的电流穿过。

这既是认可,也是警示。

这微弱的火种,可以燎原,也同样可以被人一脚踩灭。

当夜,待四下无人,她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灯语”规则。

她在“星现”、“月隐”之外,新增了一条“月升”令,代表“有外人介入,行事需警惕”,一旦挂出此灯,所有夜课暂停三日,以避风头。

做完这一切,她看着桌上那份刚刚写就的《授蒙要略》,毫不犹豫地将其投入了灯火之中。

纸页卷曲,化为灰烬,飘起的余烬带着焦糊的气息,混入夜风,最终消散在黑暗里。

从今往后,这套方法,只存于心,口口相传。

裴仲禹很快就听说了“西市有账房私授异学”的传闻。

他在自己雅致的书房中,听着心腹的汇报,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冷笑:“一个寒门出身的账房,也敢妄议政事?真是天大的笑话。”

他随手招来一名心腹,命他伪装成家道中落的潦倒书生,混进那小小的夜课,将那些“大逆不道”的言论一一记下,好做罪证。

那“书生”依计行事,当夜便出现在了米行的后院。

林昭然只消一眼,便察觉到了他的不对劲。

那人的眼神时刻游移,看似在听,实则在观察和记录,全无半点求学之人的专注与渴望。

他的手指在袖中微微颤动,似在默记,呼吸也比旁人急促。

她心下了然,当夜临时改了课程。

她没有再讲任何道理,而是宣布进行“算账实战”。

她将众人分为几组,拿出米行积压了数月的旧账,命他们分组核对,找出其中的错漏。

账本厚重,纸页泛黄,翻动时发出沉闷的声响,墨迹深浅不一,数字密密麻麻如蚁行。

她特意在那些繁复的流水账中,设计了三处极为隐蔽的错漏。

那“书生”本是来抓“把柄”的,一心只想记下只言片语的“激进言论”,对这些枯燥的数字和账目毫无兴趣,只草草翻阅,敷衍了事,指尖划过账页时毫无节奏,像是在应付差事。

而米行的伙计们却兴致高昂,这是他们吃饭的本事,此刻用上了林昭然教的法子,更是事半功倍。

他们低声讨论,笔尖在纸上疾走,发出沙沙的书写声,仿佛一场无声的竞赛。

次日,林昭然当众点名表扬了找出全部三处错漏的阿牛和另一名伙计,并将一额度外的赏钱交到他们手中。

铜钱入手微凉,沉甸甸的,带着生活的重量。

“账目和人心一样,真伪掺杂。”她意有所指地说道,“唯有用心之人,方能识得其中真伪。”

那“书生”站在人群中,面红耳赤,羞惭无地。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袖口,仿佛想藏起那份虚伪的笔记。

他这才明白,自己被彻彻底底地耍了一道。

当晚,他便悄然退去,再未出现。

林昭然望着他狼狈离去的背影,脑中又闪过一个词组:“注意力资源有限”。

她成功地用繁琐的“实务”,完全遮蔽了可能引火烧身的“思想”。

这就像用一把湿沙,暂时掩盖住了地底的炭火,外人不见火光,只当它早已熄灭。

陈砚秋终于抵达了京城。

他没有去任何客栈,而是按照约定,径直去了西城墙根下的一座破庙。

见庙宇神龛后有灯火亮着,他便从行囊中取出自己的油灯,在庙门外按照“星现”的灯语规则,三明两暗,传递了自己抵达的消息。

灯火在风中摇曳,映出他疲惫却坚定的轮廓。

次日清晨,林昭然在米行清点货物时,看到了街角点心铺挂出的“新油饼”招牌,这是回应的信号。

油香随风飘来,勾起一丝久违的暖意。

黄昏时分,两人在米行后巷一条堆满杂物的死胡同里见了面。

“国子监今年增设了‘策论复试’,”陈砚秋的声音压得极低,语气凝重,“表面上考校经义,实则专考‘礼教本源’的繁琐细节。我打听清楚了,这次的主考官,正是吏部侍郎裴仲禹。他这是要用礼教的门槛,将所有寒门士子都筛出去!”

林昭然沉默了片刻,手指无意识地在身旁的米袋上划过,粗糙的麻布摩擦着指尖,留下细微的刺感。

她忽然问了一个毫不相干的问题:“若现在有一班从未读过书的童子,你打算如何教他们写第一个字,‘仁’?”

陈砚秋一愣,不明白她为何有此一问。

林昭然没有等他回答,自顾自地说道:“我会先教他们画一个‘人’,再在旁边画一个‘二’。然后告诉他们,一个人站不稳,两个人相互扶持,便是‘仁’。教化之道,也当如此——先让他们知‘人’,再让他们知‘礼’。”

她抬起眼,目光清澈而坚定,看着陈砚秋:“裴仲禹要用礼教筑墙,我们就从墙根下挖土。我将一套‘启思三问’的法子口授于你,你去国子监外,找那些在复试中落第的士子,也办一个‘补经班’。”

七日之后,宏伟的国子监外墙之下,那片向来只有失意人徘徊的槐树林里,悄然聚起了十余名神情黯淡的落第士子。

陈砚秋就站在一块半高的石阶上,他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穿透了林间的薄雾与晨露。

他讲的正是那个“仁”字。

从二人相依,引申到君臣之仁,再到“士者之仁,在启民智”。

没有空洞的说教,只有朴素的道理。

远处的一棵老槐树下,一名穿着国子监青袍学子服的年轻人驻足良久。

他紧紧握着袖中那块代表身份的监生腰牌,金属边缘硌着手心,眼中先是惊愕,而后是思索。

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鄙夷地离开,反而从袖中摸出纸笔,悄悄记下了这“野课”开讲的时间。

米行二楼的窗后,林昭然将这一幕尽收眼底。

她的指尖在斑驳的窗棂上,轻轻地、有节奏地叩击着,木纹粗糙,带着年岁的温度。

而在她摊开的账本上,一笔新添的账目下,有一行极小的蝇头小楷:“教育之始,不在殿堂,而在人心动处。”

夜色渐深,京城陷入沉睡,只有西市米行的一豆灯火与国子监后墙下的另一豆灯火,在寂静中遥遥呼应。

没有人知道,这两点看似微不足道的星火,将如何点燃这个看似安宁的夜晚。

喜欢破帷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破帷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诸天中间商重生九零娇娇媳来自东方的骑士创世棍王终章【残梦幽影】天降我才必有用沈七夜林初雪绝世战神传奇大英雄都市超级邪医重生七零:我有一艘亿万游轮空间英雄信条凤鸾九霄重生爆红娱乐圈后,渣们后悔了煮酒点江山二十四异重生后肆爷他嗜妻如命与南宋同行竹马的小冤家她超甜迫嫁妖孽殿下:爆笑小邪妃罗峰顾雪念我的七个姐姐绝世无双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
经典收藏电霸冥歌王爷很忙,帝尊很撩,剧情炸炸炸她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我气运!从凡人,到仙幻之神论让第五人格遍布世界的可行性末日穿六零的快乐生活帝少的清纯小妻精灵对战,不是过家家望川忘川穿书七零嫁给男主他叔斗罗:开局教皇祭天全是孽缘休夫带两娃,她靠种田风生水起在柯南世界里柯学开挂相亲遇上江医生天剑之剑为了绿水青山,奋斗金山银山四合院:开局入战场归来是科长怀了死对头的崽后我跑路了
最近更新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出狱后,她成为权臣表哥的报应改嫁绝嗣纨绔,好孕体质震惊大院我和闺蜜在古代杀疯了我在修真界当慵懒仙尊被逐出家门后,暴君捡了我当宝我为历劫之神,我为求仙之人这学没法上了!舍友和我都不是人火影:宇智波家的不死少女锦鲤小厨娘:我在古代搞食品加工我在古墓开直播,弹幕预告我死亡赛博:反派女高,在线被通缉凡尘渡:我以凡胎镇万界青史素心:帝王枕上月全宗门都在嗑我和死对头的CP崩坏:我重走磁场强者之路穿越斗罗之觉醒武魂巴雷特魅魔指挥官的港区实录枷锁之外:双生之绊觉醒神血后,美男们跪求和我生崽
破帷 稿纸种花 - 破帷txt下载 - 破帷最新章节 - 破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