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来暑往,春秋交替,转眼间,七年光阴悠悠而过。
阿石与巧儿的小家庭,早已从两人世界变成了热闹的四口之家。他们育有一子一女,长子虎头虎脑,取名林念恩,意为铭记恩情;次女聪慧可爱,取名林知善,寓意知晓善良。两个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受父母言传身教,也都懂事知礼,活泼健康。
阿石家的生活富足而安稳。他用积攒的钱财,陆续购置了数十亩上好的水田,租给村里的佃户耕种,自家只留一小块菜地,由巧儿带着孩子打理。他依旧会不时上山砍柴,活动筋骨,也依旧每隔一段固定的、比七日更长的周期,去一趟紫竹林,采回一株赤芝。这已成为他生活中一种带有仪式感的习惯,是对白灵恩情的铭记,也是对自身心性的砥砺。
这些年来,那片紫竹林和灵泉,仿佛成了他与白灵之间一个无声的约定之地,安然无恙,从未有外人闯入发现的迹象。赤芝也总是如期生长,似乎取之不尽。但阿石心中明白,缘分总有尽时,白灵修行圆满之日,或许就是这段奇缘终结之时。
这一日,又到了该去竹林的日子。阿石如同往常一样,告别巧儿和孩子们,独自一人向后山走去。七年的时光,让他面容更加成熟稳重,脚步依旧稳健。穿过熟悉的松林石径,那片紫竹林依然苍翠幽静。
然而,当他步入竹林深处,来到灵泉边时,却猛地愣住了。
泉眼依旧汩汩流淌,潭水依旧清澈见底。但泉边那些原本生长着赤芝的岩石上,此刻却是空空如也!那几株陪伴了他七年、红艳如火的赤芝,竟一株都不见了踪影!岩石上空空荡荡,只留下一些曾经生长过的细微痕迹。
阿石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一阵空落落的感觉袭来。他快步走上前,在几块岩石边仔细寻找,生怕是自己看错了。但确实,一株也没有了。
就在他心中怅然若失之际,目光忽然被泉眼旁最大的一块岩石吸引。那平滑的岩石表面,似乎放着一件东西。他走近一看,那是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颜色淡黄如秋叶的……纸?不,摸上去质地更似某种柔软的树皮或绢帛。
他小心地拿起那张“纸”,将其展开。上面用娟秀而带着一丝仙灵之气的字迹,写着一行行小字。那墨迹非黑非蓝,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金色光晕:
“恩公阿石如晤:
山中无甲子,岁月不知年。自那夜月下别后,倏忽七载。蒙恩公解救,得返山林,潜心修行,幸不辱命,今已功行圆满,不日将渡天堑,前往青丘圣地继续追寻大道。
紫竹林畔赤芝,乃小狐以自身灵韵点化,滋养泉眼而生,以报恩公之德。今缘法已尽,赤芝当归于平凡。恩公数年恪守诺言,不贪不取,心性坚诚,此乃最大善果,远胜灵物外财。
与恩公尘世缘尽,然心中感念永存。望恩公与巧儿姐姐相携白首,子女聪慧安康,永享人间清福。山林渺渺,后会无期,珍重万千。
白灵 谨拜”
信纸上的字迹,在阿石读完最后一句后,那淡淡的金色光晕渐渐消散,字迹也如同被水浸过一般,缓缓化开,最终连同那张奇特的“纸”一起,在他手中化作点点莹光,消散在空气中,再无痕迹。
阿石站在原地,手中空无一物,心中却百感交集。有离别的伤感,有如释重负的轻松,更有对白灵深深的祝福。原来,这七年的安稳富足,皆是白灵以自身法力在暗中维系,只为报答他的恩情。而她功成离去,也带走了这人为的福缘,让一切重归自然。
她说他“恪守诺言,不贪不取”是最大的善果,这句话,比那千百两银子更让阿石感到欣慰和踏实。
他在泉边静立了许久,对着空寂的竹林、清澈的灵泉,深深地鞠了三个躬。既是告别,也是感谢。感谢她当年的指点,感谢她多年的庇护,更感谢她让他坚信了善良的力量。
回到家中,阿石将白灵离去、赤芝消失的事情,坦然告诉了巧儿。巧儿先是惊讶,随即也释然了,她轻声道:“白灵姐姐修行有成,这是大喜事。我们该为她高兴。往后的日子,靠我们自己的双手,一样能过得很好。”
阿石握住巧儿的手,点了点头。是啊,他们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需要依赖外力才能生存的贫困樵夫和孤女了。他们有了田产,有了家业,更有了彼此和可爱的孩子。
从此,阿石再也没有去过那片紫竹林。他将生活的重心完全放在了家庭和田产管理上,用心教导儿女,与巧儿相敬如宾,孝顺村中老人,成为了清溪村备受尊敬的乡绅。
他和白灵的故事,渐渐在清溪村及周边流传开来,经过口耳相传,添上了更多神话色彩,成为了一段脍炙人口的民间佳话。老人们常常用这个故事教育儿孙:“做人要像林阿石那样,心地善良,讲义气,守信用,就算一时困顿,老天爷也不会亏待你的。你看那狐仙,尚且知恩图报,何况我们人呢?”
那片西北方的紫竹林,也被村民们自发地保护起来,视为有灵之地,无人再去打扰其清净。
许多年后,当阿石和巧儿都已鬓发斑白,儿孙绕膝之时,夏夜的星空下,阿石还会抱着年幼的孙儿,坐在那张早已磨得光滑的石桌旁,用苍老而温和的声音,讲述那个很久很久以前,关于一面青铜镜、一位善良的狐仙、以及一个关于善良与回报的古老故事。
故事的最后,他总是会摸着孙儿的头,轻声说:“孩子,记住了,这世上啊,最珍贵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善心,终有善报。”
月光如水,静静地流淌在清溪村安宁的夜晚,仿佛在为这个美好的故事,作着永恒的见证。
——全文完——
喜欢中国古代奇闻录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中国古代奇闻录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