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了眉州,秦子瑜晓行夜宿,一路向北。他舍不得雇车马,全凭双脚丈量土地。渴了饮山泉,饿了啃干粮,入夜便寻最便宜的鸡毛小店住宿,有时甚至直接在路边的祠庙或好心人家的屋檐下凑合一夜。风餐露宿月余,人清瘦了不少,脚底也磨出了水泡,但眼神中的光芒却未曾黯淡。
这日,行至陕州境内。但见群山连绵,古道崎岖。天色向晚时,原本晴朗的天空骤然变色,乌云如墨,翻滚汇聚,顷刻间,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落下来,紧接着便是滂沱如注,天地间白茫茫一片。
秦子瑜猝不及防,瞬间被淋得透湿。他紧紧护住胸前的书箱,那是他最重要的家当。四顾茫然,只见前方密林深处,隐约露出一角飞檐。他心中一喜,也顾不得许多,深一脚浅一脚地奔向那里。
近前才知,是一座早已荒废的山神庙。庙门歪斜,墙垣斑驳,爬满了藤蔓。他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混合着霉味和尘土的气息扑面而来。庙内昏暗,蛛网密布,正中一尊泥塑山神像色彩剥落,面目模糊,蒙着厚厚的灰尘,更显破败凄清。唯有殿外哗啦啦的雨声和偶尔划破天际的雷鸣,交织成一片喧嚣,反衬得庙内死寂异常。
秦子瑜寻了处稍微干燥的角落,放下书箱,长长舒了口气。他取出火折子,幸好用油布包着,尚未湿透,费力地点燃了随身携带的一小截蜡烛头。昏黄的烛光摇曳,勉强驱散了一小片黑暗,映出他疲惫而潮湿的面容。
他正欲解开湿透的外衫拧水,忽然,一阵极其微弱、断断续续的呜咽声,夹杂在风雨声中,隐隐约约地传入耳中。那声音充满了痛苦,不似寻常野兽嚎叫。秦子瑜心中一凛,屏息细听,声音似乎来自神像后方。
是受伤的动物?还是……他心中掠过一丝对未知的精怪传说、对黑暗环境的本能恐惧。但旋即,母亲临行前那句“若遇他人危难,能帮便帮”的叮嘱在耳边响起,瞬间压过了那丝怯意。
他举着蜡烛,小心翼翼绕到神像后方。借着微光,只见一堆半湿的枯草上,卧着一团白色的身影。定睛一看,竟是一只通体雪白的狐狸!那白狐毛色纯净无瑕,即使在昏暗中亦隐隐有光华流动,显然非同凡物。然而此刻,它却蜷缩着身体,剧烈颤抖,琥珀色的美丽眼眸因痛苦而半眯着,泪水不断滑落,打湿了脸颊的绒毛。它的腹部高高隆起,身下的枯草已被大片鲜血染红,触目惊心。
它正处于难产的生死关头!
白狐察觉到有人靠近,勉力抬起头,望向秦子瑜。那眼神中,最初的警惕迅速被巨大的痛苦和绝望淹没,转而化作一种近乎人性的哀怜与哀求,仿佛在无声地祈求他的帮助。
秦子瑜从未见过如此灵性逼人的动物,心中震撼,怜意大起。他立刻放下蜡烛,轻缓地靠近,用尽可能柔和的声音说道:“狐仙莫怕,小生秦子瑜,途经此地避雨。略通医理,愿竭尽全力助你脱此厄难。”
他想起自己曾为给母亲治病,翻阅过不少医书,其中似有提及妇人难产的急救之法,虽与兽类不同,但或可借鉴。他不再犹豫,迅速打开书箱,取出干净的汗巾、自己备用的金创药和仅剩的半壶清水。
他深吸一口气,稳住因紧张而微微颤抖的手,凭借记忆中的知识,极其轻柔地探查、调整着白狐的胎位。过程漫长而艰难,白狐因剧痛不时发出压抑的嘶鸣,身体痉挛,秦子瑜的额头也沁出了细密的汗珠,混合着雨水顺颊滑落,浸湿了衣领。他口中不停安抚:“坚持住,很快就好了……”
不知过了多久,仿佛经历了一场漫长的搏斗,终于,第一只幼狐顺利产出,紧接着是第二只、第三只!三只小家伙浑身粉嫩,湿漉漉的,发出细弱如猫叫般的嘤咛。母狐虚弱地舔舐着幼崽,眼中的痛苦渐消,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母性与感激,它再次抬眼望向秦子瑜时,那琥珀色的眸子里已满是柔和与信赖。
秦子瑜长长舒了口气,这才感到浑身酸软。他用汗巾蘸水,小心擦拭母狐身上的血迹,又将干粮用水泡软,一点点喂到母狐嘴边。母狐顺从地吃了下去。他将幼狐轻轻移到母狐怀中保暖,自己则守在旁边,添了些枯草,确保它们不受风寒。
殿外风雨未歇,烛火摇曳。疲惫如潮水般涌来,秦子瑜倚着墙壁,望着相互依偎的狐妖母子,心中充满了一种奇异的平静与满足。助人为乐,救死扶伤,原来践行母亲的教诲,能带来如此充盈内心的力量。他不知不觉沉沉睡去。
朦胧中,他仿佛见到一位白衣女子自光影中袅袅走来,衣袂飘飘,风华绝代,容貌清丽不可方物。女子来到他面前,盈盈下拜,声音婉转动听,如珠落玉盘:“多谢恩公救命之恩。小女胡青妩,乃青崖山修行之狐仙。今日若无恩公仗义出手,我母子恐已性命不保。此恩此德,青妩永世不忘。”
秦子瑜在梦中惊愕,欲要开口,却听那女子继续说道:“恩公此去汴京,必能金榜题名,光耀门楣。他日若遇危难,只需面向青崖山方向,心中默念或轻唤我名三声,青妩感知,必当尽快赶来相助。”言罢,又是深深一拜,身影渐渐淡化,融入光晕之中。
翌日清晨,秦子瑜被从破窗射入的阳光唤醒。雨早已停了,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草木的清新气息。他猛地想起昨夜之事,急忙向神像后看去——草堆上空空如也,那白狐母子已不知所踪,仿佛一切只是一场幻梦。
然而,当他目光落在昨夜白狐卧处时,却见一枚玉佩静静躺在那里。玉佩温润剔透,莹白无瑕,上面雕刻着玄妙精致的狐狸纹样,栩栩如生,触手生温,绝非凡品。旁边,还放着几颗红艳艳、散发着诱人香气的野果。
秦子瑜拿起玉佩,心中了然。这定是那狐仙胡青妩所留信物,以报救命之恩。那野果,想必也是她留下的谢礼。他心中感慨万千,小心地将玉佩系在腰间贴身收藏,又吃了那几颗异果,只觉甘美异常,入腹后一股暖流涌向四肢百骸,连日的疲惫竟一扫而空,精神焕发。
他知道,自己遇上了一场难得的仙缘。这不仅是一枚玉佩,更是一份承诺,一份跨越种族的善意。他将这份感念深藏心底,对着青崖山的方向默默一揖,整理好行装,再次踏上前往汴京的征途。前方的路,似乎因这份奇遇而显得不再那么迷茫与艰难,心中对“善有善报”之理,也有了更真切的体会。
喜欢中国古代奇闻录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中国古代奇闻录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