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过后,家园重建之事千头万绪。秦子瑜倾尽所能,拿出自己的俸禄积蓄,协助乡邻搭建临时住所,购买粮食种子,联系官府赈济。他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受灾的乡里,安抚人心,统筹安排,其仁德与能干,更是深入人心。沈氏身体日渐硬朗,甚至能帮着做些轻省活计,看着儿子受人爱戴,为民奔波,心中满是欣慰与骄傲。
时光荏苒,秦子瑜告假的期限将至。母亲的病已无大碍,乡里重建也初步步入正轨,他必须返回汴京复职。临行前夜,月色依旧清明,洒在劫后重生、略显凌乱的庭院中。秦子瑜正于灯下书写,准备将乡里灾情及后续需朝廷援助之事整理成奏章。
忽然,周遭万籁俱寂,连虫鸣声都瞬间消失。一股无比纯净、祥和的清灵之气弥漫开来,带着沁人心脾的异香。秦子瑜心有所感,抬起头,只见胡青妩已悄然立于院中月光之下。
这一次,她的形象与以往任何一次都截然不同。她依旧白衣素雪,但周身笼罩着一层柔和而圣洁的清辉仙光,仿佛月华在她身上凝聚成了实质。她的容颜愈发美得惊心动魄,不似凡尘,眉宇间原有的那一丝妖灵之气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宝相庄严、慈悲平和的仙家气象,令人望之便心生宁静与敬畏。
“青妩姑娘。”秦子瑜放下笔,起身相迎,心中却莫名地掠过一丝不祥的预感。她的气息太过超然,太过圆满,仿佛已不属于这个世界。
胡青妩看着他,唇角含着一抹恬静而深远的笑意,那笑容中,有欣慰,有不舍,更有一种尘埃落定的释然。“恩公,”她声音空灵,仿佛自九天传来,“青妩此来,是向恩公告别的。”
“告别?”秦子瑜心中一紧。
“是的。”胡青妩微微颔首,目光望向无垠的星空,仿佛穿透了层层云霄,“昔日青崖山,蒙恩公救命,此乃因。而后,助恩公科考、破局,救助老夫人,预警天灾,佑护乡民,积累善功,此乃行。如今,功德已然圆满,天道感应。青妩……即将脱去这最后一缕妖身,飞升天界,位列仙班了。”
尽管早有预感,但当亲耳听到“飞升”二字,秦子瑜仍是浑身一震,一股难以言喻的巨大失落与怅惘瞬间攫住了他的心脏。飞升,意味着永恒的分离,意味着仙凡永隔,意味着青崖山雨夜的初遇、汴京月下的情愫、母亲病榻前的回春妙手……所有与她相关的记忆,都将被封存在尘世,而她,将去往一个他永远无法触及的世界。
他张了张嘴,喉咙却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发不出任何声音。脑海中飞速闪过与她相识以来的点点滴滴,那琥珀色的眼眸,那清雅的香气,那数次危难时的倾力相助,那表白时的娇羞与决绝,那听闻他订婚时的黯然与祝福……此恩此情,重于泰山,深似瀚海,他尚未能报答万一,她却要离开了。
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一声艰涩的呼唤:“青妩……”
胡青妩转回目光,深深地凝视着他,眼中亦有点点晶莹的泪光闪烁,但那泪光中蕴含的不是悲伤,而是深深的祝福与期许。“恩公,你我缘分,起于青崖山,亦将止于此夜。此乃天命,亦是青妩修行正果,恩公当为我高兴才是。”
她上前一步,仙姿缥缈,声音愈发温柔而恳切:“青妩去后,望恩公勿念。愿你永葆此赤子善心,秉公执法,忠君爱国,为民请命,则福泽绵长,功德无量。恩公前程远大,青妩……在天界亦会感欣慰,遥望尘寰,为恩公祈愿。”
听着她临别殷殷的叮嘱,秦子瑜心中痛楚与感动交织,如同浪潮翻涌。他知飞升是她数百年来修行的终极目标,是莫大的喜事,自己不应以凡情羁绊。他强压下心中的万般不舍,整肃衣冠,面容庄重,向着胡青妩,亦是向着这位即将位列仙班的恩人、挚友、以及心底那份朦胧的情愫,深深地、深深地叩拜下去。
这一拜,感谢她数次救命之恩,感谢她多次解惑之情,感谢她对他母亲、对他乡邻的佑护之德。
这一拜,亦是恭贺她得道飞升,祝愿她仙路坦途,永享逍遥。
胡青妩立于月光清辉之中,含笑受了他这一拜,眼中泪珠终于滑落,却在离颊的瞬间,化作点点晶莹的灵气消散。她知道,这一拜,便是了却了人间最后一段尘缘。
“恩公,珍重。”
她最后深深看了秦子瑜一眼,仿佛要将他的模样刻入永恒的记忆。随后,她周身仙光大盛,璀璨夺目,令人无法逼视。那白色的身影在光芒中逐渐变得透明,最终化作一道纯净无比、柔和而耀眼的白色光柱,冲天而起,直上九霄,没入那浩瀚无垠的云海星汉之间,消失不见。
夜空恢复了寂静,月光依旧清冷地洒满庭院,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只有空气中尚未完全消散的异香,和秦子瑜心中那巨大的、骤然被掏空般的失落,证明着方才那场仙凡永诀的真实。
秦子瑜维持着仰望星空的姿势,久久未动。脸颊上,一片冰凉,不知何时,已是泪流满面。仙凡之路,至此殊途。那份跨越种族的真挚情谊,那段交织着恩义与朦胧爱恋的传奇,如同今夜这皎洁的月光,虽会暂隐,却已深深烙印在他的生命里,永世难忘。
喜欢中国古代奇闻录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中国古代奇闻录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