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号”在晨曦微露中缓缓驶入东源村的小码头。
昨日的辉煌与惊心动魄仿佛已被海风吹散,只留下满船沉甸甸的、依旧活蹦乱跳的证明。
那场由古老祷文和潮汐石引动的“鱼群风暴”,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和心灵上的冲击,更是实实在在、足以让任何渔民为之疯狂的财富。
林凡站在船头,面色平静,但眼底深处还残留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小玲昨晚发现的那个深海巨型生物信号,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涟漪至今未平。
那东西是什么?它是否真的被“惊醒”了?会对这片海域,对他未来的计划产生什么影响?这些问题暂时无解,只能压在心底,加倍警惕。
“都动作快点!小心些,这些可都是金疙瘩!”
阿明中气十足的吆喝声打破了码头的宁静。
他指挥着早已等候在此的团队成员,开始进行紧张的卸货工作。
一筐筐金光闪耀的野生大黄鱼被小心翼翼地抬下船,它们体型匀称,色泽鲜亮,每一条都价值不菲。
还有那些活力十足的大型石斑鱼,在充氧水箱中搅动着水花。
码头上很快便弥漫开浓郁的海腥味,但这味道在众人闻来,却是无比的芬芳。
如此规模的顶级渔获,想完全保密是不可能的,也没必要。
林凡早就想好了说辞。
很快,码头上就聚集了一些早起或闻讯赶来的村民。
他们看着那几乎堆成小山的珍稀海产,发出阵阵惊叹。
“我的老天爷,林凡这小子……这是掏了龙王爷的宝库了?”
“这得多少大黄鱼啊!我打了一辈子鱼,也没一次见过这么多!”
“听说他们去了趟外海,这运气,真是没谁了!”
面对村民的议论和好奇的目光,林凡只是笑着点点头,并不多言。
当有人试探着问起这次收获时,他便按照早已打好的腹稿,语气轻松地解释道:“运气,主要是运气。昨天潮水好,碰上个大黄鱼群,再加上新买的探鱼器挺给力,一网下去就差不多了。”
他将一切归功于“新设备”和“好运气”,这是最合理,也最不会引人怀疑的解释。
至于“南珠遗族”和潮汐石,那是他必须深藏于心底,绝不能为外人所知的秘密基石。
阿明和小玲也心领神会,在一旁默契地附和着,将众人的注意力引导到渔获的处理和销售上。
这次的收获实在太大,林凡自家的那个小冷库根本无法完全容纳。
他当机立断,联系了镇上的赵老板。
电话那头的赵老板听到消息,声音都激动得变了调,几乎是立刻表示要亲自带车过来,全数吃下,价格绝对从优。
同时,林凡也让小玲联系了省城的沈老板,将一部分品相最好的大黄鱼和石斑鱼通过专业的活水运输车送过去,以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
巨大的资金如同溪流汇入江河,迅速充盈了林凡的账户。
这笔钱,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也为他下一步的计划提供了充足的弹药。
处理完渔获的第二天,林凡特意去了一趟老村长家。
院子里,老村长正坐在小板凳上修补渔网,看到林凡进来,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小凡来了,快坐。昨天你们可是弄出了好大的动静。”
林凡搬了个小马扎坐下,接过老村长递来的粗茶。
“村长,动静是大了点,但也惹来了些麻烦。”
他没有隐瞒,将万洋渔业勘测船试图驱赶他们的事情,简单地说了一下,当然,隐去了潮汐石和古老秘法的部分。
老村长闻言,眉头皱了起来,手里的梭子也停了下来。
“万洋渔业……这帮人,手伸得是越来越长了。咱们祖祖辈辈在这片海吃饭,他们想来划块地就划块地?”
他看向林凡,目光里带着支持和坚定,“小凡,你别怕。只要咱们占着理,村里肯定站你这边。他们要是敢乱来,我这把老骨头第一个不答应!”
感受到老村长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支持,林凡心中暖流涌动。
他今天来,一是通气,二也是想听听这位经历了几十年风浪的老人的意见。
“村长,我琢磨着,总这样被他们盯着不是办法。我想主动点,把咱们承包海域,建立正式海洋牧场的事情,加快推进。”
林凡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好!这个想法好!”
老村长一拍大腿,“有了合法的手续,咱们腰杆子就硬!这事你放心,村里、镇里,我帮你走动。该走的程序咱们一步步走,该准备的材料你准备好。咱们堂堂正正做事,不怕他们耍花样!”
得到了老村长的鼎力支持,林凡心中大定。
有了村集体作为后盾,他去应对万洋渔业这样的外部压力时,底气就足了很多。
接下来的几天,林凡的生活节奏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他白天大部分时间待在“林氏一号”渔场,观察记录金藻-珠贝生态区的变化,检查人工鱼礁的稳固情况,偶尔亲自下潜,查看紫珍珠贝和黑金珍珠贝的生长状态。
那深海巨物的阴影似乎暂时远去了,声呐再未捕捉到任何异常信号。
林凡不敢掉以轻心,却也不再过度焦虑。
海洋本就广袤神秘,存在未知生物再正常不过,或许那只是一个被异常能量吸引而来的过客,只要不去主动深入招惹,便相安无事。
他将更多的精力投注到眼前能掌控的事情上。
气运值在成功捕捞、巨额交易、推进海域承包等一系列“正向行为”后,迎来了又一波显着的增长,稳稳地突破了一个新的整数关口。
就在气运值达标的那一刻,他视野中的虚拟屏幕微微一颤,兑换列表如约刷新。
列表中,一件新的、散发着柔和蓝光的物品被点亮。
【区域性海洋生态资源扫描仪(初级)】:一次性使用道具。
启动后,可对指定半径范围内的海域进行一次深度生态资源扫描,标识出具有较高经济价值或特殊生态意义的生物群落、矿物沉积或异常能量点。
扫描结果将生成详细报告,并提供可持续开发建议。
(注:扫描范围及精度受当前海域复杂度及能级影响。)
林凡心中一动。
这件新工具,来得正是时候!它不像【初级渔场勘测罗盘】那样直接定位一个完整的渔场,而是更侧重于对已知或未知海域进行“体检”和“评估”,能够发现那些隐藏在复杂地形下的、不易被常规手段探测到的资源点。
这无疑将极大提升他对周边海域的认知和开发效率。
无论是为即将承包的海洋牧场寻找新的增长点,还是未来向更深远的海域探索,这都是一件战略级的利器。
他没有立刻兑换,而是将其列为下一步行动的关键备选。
与此同时,一个意外的邀约,打破了渔村的宁静。
这天,林凡接到了来自省海洋研究所李明博士的电话。
寒暄之后,李博士语气带着一丝兴奋地说道:“林凡啊,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之前提交的那份关于‘金藻-珠贝生态混养模式’的实践报告,引起了我们所里几位专家的高度重视。正好,下个月在沪市有一个‘全国青年海洋科技与产业创新发展论坛’,规格很高,我们研究所有一个推荐名额,我觉得你和你的项目非常合适,想推荐你去参加。”
沪市?全国性的论坛?
林凡握着电话,有些意外。
他没想到,自己基于系统辅助和自身实践总结的东西,会得到如此高层次的关注。
“这个论坛汇聚了国内海洋领域的很多青年才俊、学者和企业家,不仅有学术交流,还有项目展示和资本对接环节。对你来说,是一个开阔眼界、拓展人脉的绝好机会。”
李博士诚恳地说,“我觉得,你的实践不应该只局限在东源村,应该让更多人看到,这或许能为你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去沪市吗?
林凡走到窗边,看着窗外宁静的渔村和远处无垠的大海。
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这里有他起步的根基,有他熟悉的海洋,有支持他的乡亲。
但李博士的话没错,他不能永远只待在这里。
系统的潜力,他自己的野心,都催促着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见识一下全国顶尖的同行们在做什么,了解最新的科技和产业动态,甚至……寻找新的商机和合作伙伴。
这一切,都对他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谢谢您,李博士。这个机会非常宝贵,”林凡沉吟片刻,做出了决定,“我愿意参加。需要我准备什么材料吗?”
“好!太好了!”李博士很高兴,“材料方面我让助理发邮件给你。你准备一份更详实的项目介绍,最好能有一些直观的图片或视频。论坛的具体时间和安排,随后一并发你。”
挂了电话,林凡久久伫立。
东源村是他的根基,必须牢牢守住,稳步发展。
而远方,已经传来了召唤。
处理完手头紧急的事务,安排好渔场和团队的工作,他或许真该出去走一走,看一看这个世界了。
他打开系统界面,看着那新解锁的【区域性海洋生态资源扫描仪】,又想到即将到来的沪市之行。
一个清晰的计划在脑中逐渐成形:在出发前,利用这件新工具,对“林氏一号”渔场及周边潜在扩张海域进行一次彻底的扫描,摸清家底,找到新的资源点。然后,带着这份“家底”和更成熟的规划,去沪市那个更大的舞台,寻找让他的海洋事业更上一层楼的契机。
风波暂息,收获已沉淀为实力。
而新的征程,即将在远方展开。林凡的目光越过渔村,投向了南方那座繁华的国际大都市,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挑战。
喜欢渔夫:我的渔村首富路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渔夫:我的渔村首富路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