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阁内的气氛在经历“宋瓶”风波后,非但没有冷却,反而因张三丰展现的深厚学养而更加热烈。随着夜色渐深,此次雅集的重头戏——暗标环节,终于拉开序幕。
指挥车内,苏沐晴面前的监控画面一切如常,但她敏锐地察觉到周边电磁信号有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异常波动。
“技术组,分析b区频谱,有轻微干扰源。”她立即下达指令,声音冷静。
“收到,初步判断为短距高敏探测设备启动,疑似针对阁内,但未检测到攻击性信号。”
苏沐晴眼神一凝:“保持监控,提高警戒等级。非必要不介入,但确保周大哥绝对安全。”她清楚,这很可能是某些势力在借机窥探周辰,但只要不越过底线,她便按兵不动,将这无形的屏障维持在最稳固的状态。她的指尖在操作台上轻轻敲击,目光再次落回那个沉稳的身影上。
暗标厅布置得更为雅致,十余件参与竞标的器物分置各处,每件旁边都放着一个精致的标箱和标单。参与者可自行观看,然后将心仪的价格与编号投入箱中,价高者得。
众人散开,各自寻觅目标。张三丰步履从容,目光扫过一件件古玩。他对那些价值连城、却仅具艺术与历史价值的官窑瓷器、名家字画只是一瞥而过,并未停留。
他的神识如同最精密的雷达,悄然覆盖全场。很快,两股微弱的、与众不同的气息被他捕捉。
第一件,是一枚看似不起眼的唐代白玉镂雕云龙佩。玉质并非顶级,雕工也略显古朴,但在张三丰感知中,此玉内部却萦绕着一股温和而坚韧的“守护”意念,是唐代某位修行有成的居士长期佩戴蕴养出的灵性,稍加炼制,便是一件上佳的护身法器,足以抵挡寻常邪祟与一次致命攻击。
第二件,是数片盛放在锦盒中的甲骨残片。它们不像其他青铜铭文或碑拓那样引人注目,显得灰暗而残破。但在张三丰的神识下,那些刻痕却隐隐流动着古老的信息流,其中两片上的文字,更是涉及上古某种导引吐纳的残诀,对他梳理此界修行脉络颇有参考价值。
他不动声色地走到这两件器物前,仔细观看,仿佛只是在做常规鉴定。片刻后,他拿起标单,略一思忖,在那枚玉佩的标单上写下了一个数字——八十八万。这个价格,高于市场对此类普通唐代玉佩的估价,但又远未达到其真正成为法器后的价值,精准地卡在了一个既能确保拿下,又不会引人怀疑的节点。
而在那盒甲骨残片的标单上,他写下了十五万。这类研究价值大于市场价值的残片,这个价格已算公道。
至于另一件被多人围观的清代珐琅彩小碗,虽非修行之物,但品相极佳,市场价值明确。张三丰心念微动,也写下了一个略高于底价,但仍有不小利润空间的数字——一百二十万。此物,他意在出手变现。
基地内,秦雪接到了张三丰通过加密通讯发来的简短指令。
“秦雪,稍后若中标一件珐琅彩碗,尽快联系墨老渠道变现,资金注入宗门账户。”
“明白,周老师。”秦雪立刻回应,同时调出新玄门的资金管理界面,“林芷琪,准备接收一笔款项,预计在一百五十万至两百万之间,做好账目。”
“好的,秦雪姐。”林芷琪连忙应下,心中对周大哥运筹帷幄的能力更是佩服。
赵启明则好奇地问林婉晴:“林师姐,周祖师为什么要买那些破龟壳?看起来还没打印机打出来的字清楚。”
林婉晴看着传输过来的甲骨残片图片,仔细辨认着:“启明,不可小觑。这些是比金石铭文更古老的载体,上面可能记载着失落的历史甚至……古老的智慧。周大哥此举,必有深意。”
半小时后,墨老亲自主持开标。
当唱到那件清代珐琅彩小碗时,张三丰的一百二十万果然中标,价格比第二标仅高出五万,堪称精准。
接着是那盒甲骨残片,张三丰的十五万轻松拿下,无人竞争。
最后是那枚唐代云龙佩。当墨老念出“八十八万,周先生中标”时,几位之前也对此玉佩表示过兴趣的藏家不禁摇头苦笑。他们出的价多在五六十万,觉得已略高于市价,却没想到张三丰如此“志在必得”。
齐老忍不住问道:“周先生,这枚玉佩……莫非另有玄机?”他如今对张三丰的眼力是百分百信服。
张三丰微微一笑,将玉佩拿起,置于掌心,并未灌输灵力,只是以其特殊手法轻轻摩挲玉佩边缘的云纹。片刻间,那玉佩竟似乎散发出一股令人心宁神安的温润气息,虽一闪而逝,却让近距离的齐老、李院长等人清晰感受到。
“此玉曾被古德佩戴,蕴养出一丝祥和之气,长期佩戴,有安神定惊之效。八十八万,物有所值。”张三丰淡然解释。
众人恍然,继而惊叹。他们只看其形质,而周先生却能感知其“神韵”,这已非寻常鉴定,近乎通玄!
最终,张三丰以最小的代价,拿下了此行最重要的两件修行相关之物,同时还将那件珐琅彩碗成功变现。当秦雪通知林芷琪,款项一百八十五万已到账时,新玄门的资金池又充实了一笔。
墨老看着从容淡定的张三丰,心中暗赞:“慧眼识珍,取舍有度,更兼点石成金之能。周小友,真非常人也!”
这一夜,张三丰不仅巩固了人脉,确立了权威,更以无声的方式,为玄门的未来,再次添砖加瓦。
喜欢玄门老祖在现代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玄门老祖在现代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