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白沙湾笼罩在一层薄薄的雾气中。
林海家的小院里,气氛却有些凝重。林海仔细检查着昨晚新兑换的小型声呐探鱼器(气运版)。
它看起来像一个加固的黑色防水平板电脑,屏幕略小,侧面有发射声波的微型探头和防水接口。
入手沉甸甸的,带着冰冷的金属质感。
视野中淡蓝界面:
【当前气运值:0\/100】 (兑换声呐耗光50点)
【小型声呐探鱼器(气运版) - 能量:100%(可探测次数:3\/3)】 (微型版,有次数限制!)
【寻踪手套 - 冷却结束!可激活!】
【诱虾灯 - 剩余:1\/3】
【凝水小桶 - 效果持续中】
“0点气运值…3次探测机会…” 林海握紧了声呐仪。
这代价不小,但想到黑礁盘那片密集的鱼群信号,一切都值得!当务之急是验证声呐效果,并制定探索计划。
他需要一艘船!
他骑着电动三轮来到村西头的小码头。这里停泊着几艘破旧的小渔船。
船主老根叔正蹲在船边补网,看到林海,笑着招呼:“哟,虾王!今天不下滩涂,改下海了?”
“根叔,早。” 林海递过去一支好烟(特意买的,45元一包),“想租您船用一天,去趟黑礁盘那边看看,行不?”
“黑礁盘?” 老根叔接过烟,眉头微皱,“那地方可不近,水流乱,暗礁多,危险呐!你去那儿干啥?”
“听说那边鱼多,想试试运气。” 林海含糊道,没提声呐的事。
老根叔抽了口烟,打量了一下林海崭新的装备包:“你小子现在本事大,胆子也大。
行,船租你一天,300块!
油钱自理!先说好,出了事我可不负责!”
“谢谢根叔!规矩我懂!”
林海爽快地数出300元租金,又去小卖部买了5升备用柴油(花了45元)。
他小心翼翼地将声呐仪、凝水小桶、潜水装备等搬上老根叔那艘五六米长的旧木船“海鸥号”。
就在他解缆绳准备出发时,眼角的余光瞥见码头对面的礁石堆后,一个身影飞快地缩了回去,手里似乎还拿着手机!又是王癞子!
林海眼神一冷,但没声张。
他发动了船尾的老旧挂机,突突突地驶离码头,朝着二十海里外的黑礁盘方向前进。
海风渐大,小船在波浪中起伏。林海集中精神,激活了声呐探鱼器。
屏幕亮起,显示出简单的网格和深度坐标。
他按照说明书(意念传输的),将探头放入水中,按下探测键。
嗡…
一阵低沉的嗡鸣从船底传来。
声呐屏幕上的网格瞬间被无数细密的、跳动的光点覆盖!如同在深海中撒下了一张光网!光点主要集中在屏幕显示的深度40-60米区域,密密麻麻,形成几片明显的聚集区!
“真的!鱼群!好多!”
林海心跳加速。虽然无法分辨具体鱼种,但这密度,绝对惊人!(消耗1次探测,剩余2\/3)
他尝试着调整探测模式,聚焦其中一片最密集的光点区域。
屏幕上的光点形态似乎发生细微变化,部分光点拉长,显示出类似鱼类的梭形轮廓,但依然模糊。
(消耗1次探测,剩余1\/3)
“精度还是不够…只能确定大致位置和深度。”
林海有些遗憾,但信息已经足够宝贵。
他记下了这片鱼群最密集区域的坐标和深度(约50米)。
两个多小时后,“海鸥号”颠簸着接近了黑礁盘海域。
这里的海水颜色明显更深,呈墨蓝色。
海风更大,浪头也高了不少。
远处,一片犬牙交错的黑色礁石群在浪花中若隐若现,如同潜伏的巨兽。
林海不敢让小船靠得太近,在距离礁盘边缘几百米外的相对安全水域下了锚。
他穿上连体下水裤,戴好潜水手电和潜水刀,背上便携氧气瓶(小型,租赁自渔具店,花了100元\/天),深吸一口气,准备进行初步的深潜探查。
他没有冒然使用最后一次声呐探测(留着精准定位),而是激活了寻踪手套,先感知近处。
手套的感知在水下受到很大限制,只能模糊感应到附近礁石缝隙里的一些贝类和小鱼。
深度超过十米,感应就极其微弱了。这更凸显了声呐的价值。
他沿着锚绳缓缓下潜。冰冷的海水瞬间包裹全身,水压增大,耳膜感到压迫。
光线迅速变暗,潜水手电的光束成为唯一的光源,照亮前方幽蓝神秘的世界。
礁石上覆盖着色彩斑斓的珊瑚和海葵,各种形态奇特的深海鱼类在光束边缘快速游过,对林海这个不速之客充满警惕。
在手套微弱的指引下,他在一处礁石缝隙中,发现了几只吸附着的、外壳呈火红色的深海螃蟹(非食用经济种,但罕见)。
在另一处沙地上,他惊喜地挖到两个拳头大小、肉质肥厚的象拔蚌!(预估价值:单个象拔蚌至少300元!)
收获不错,但这不是他的主要目标。他尝试着向更深、更靠近声呐指示的鱼群方向潜去。
但越往下,水压越大,光线越暗,水流也越发湍急。
下潜到二十多米时,他已经感到有些吃力,呼吸也变得急促。
氧气瓶的存量也消耗了近半。
“五十米…以现在的装备和体能,根本下不去!” 林海心中凛然。
深海探索,远比他想象的艰难!他果断放弃,带着两个珍贵的象拔蚌和几只漂亮的深海蟹(准备给妹妹当礼物)浮上水面。
回到船上,他脱下装备,大口喘着气。虽然没能触及目标鱼群,但两个大个头的象拔蚌已是意外之喜,也让他对深海的危险和机遇有了清醒认识。
(消耗大量体力精力,气运值恢复至1\/100)
返航路上,林海盘算着:想捕捞深海鱼,需要更专业的装备——深潜服、更专业的渔船、甚至可能需要帮手。
这都需要大笔投入!他手头的钱(卖虾剩的几千块)远远不够!
下午,林海将船还给老根叔,支付了油钱(实际用了约3升,15元)。带着收获回到“海味轩”。
当苏晓月看到那两个品相完美、活力十足的巨型象拔蚌时,又是一阵惊喜:“哇!深海象拔蚌!这么大!林海,你…你真去黑礁盘了?!”
“嗯,去探了探路。” 林海点头,将蚌放入凝水小桶。
苏晓月仔细检查、称重:
“深海象拔蚌,两个,总重3.8斤!顶级鲜活!这种品质非常罕见,按500元\/斤算!1900元!”
“总计:1900元!” 她利落转账。
接着,她兴奋地说:“林海,你猜怎么着?你昨天那些野生对虾,我用小桶养着,今天一早空运给省城另一个高端客户了!空运加陆运,折腾了快五个小时!你猜存活率多少?”
她不等林海回答,激动地伸出两根手指:“98%!还是98%!客户收到货都疯了!打电话过来问是不是刚捞上来的!你这小桶…简直是神器!”
凝水小桶在极端长途运输中的效果再次得到完美验证!其商业价值,已经无法估量!
“林海,” 苏晓月压低声音,眼神认真,“我们真的得好好谈谈合作了。
听海轩那边,还有省城这个新客户,都明确表示,只要你愿意签独家,价格不是问题!深海鱼也是!他们甚至愿意预付一笔可观的定金!这机会太难得了!”
独家供货?预付定金?这确实能解决林海眼下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但他本能地有些抗拒被完全绑定。
他需要时间考虑。
离开海味轩,林海刚骑上三轮车,手机微信响了。
是苏晓月发来的一个短视频链接,附言:“快看!村里群都炸了!”
林海点开链接。视频明显是偷拍的,镜头晃动,但画面清晰:正是他早上在“海鸥号”上操作那个黑色“平板电脑”(声呐仪)的场景!
拍摄角度就在码头对面的礁石后!视频标题极具煽动性:“震惊!白沙湾虾王林海的秘密武器曝光!高科技仪器赶海,破坏渔业资源?!”
发布者是个新注册的小号。但下面村民的评论已经炸锅:
“卧槽!我说他怎么总能找到好货!原来是作弊!”
“用高科技?这算不算违规啊?”
“难怪赚钱那么容易!不公平!”
“@林海 出来解释一下!”
……
林海眼神瞬间冰冷如刀。王癞子!果然是他!这阴险的栽赃!
他抬头,正好看到王癞子躲在街角,一脸阴笑地看着他,眼神中充满了报复的快意。
暗箭,终于射出来了!
喜欢渔村天眼:我的赶海运气值爆表了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渔村天眼:我的赶海运气值爆表了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