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回廊的污染虽被清除,但留下的创伤却深可见骨。共议庭试图安抚民众,公布了经过谨慎措辞的事件报告,强调了应对措施的有效性与当前威胁的受控状态。然而,信任一旦出现裂痕,便如同破碎的镜面,难以复原。
“他们早就知道!”这种论调在意识网络的某些角落迅速发酵,伴随着被压抑的恐惧与劫后余生的愤怒。“如果早点告诉我们,如果让大家更早提高警惕,污染或许根本不会扩散!”
“重塑派”与“开拓派”的争论,此刻不再是理念之争,而是演变成了互相指责的攻讦。“开拓派”被贴上了“鲁莽”、“引狼入室”的标签,而“重塑派”则被批评为“官僚”、“反应迟钝”、“隐瞒真相”。莉娜等曾参与边缘探索的成员,更是感受到了无形的孤立与排斥,仿佛他们身上都带着不洁的印记。
共议庭的权威受到了空前的挑战。一次面向全体成员的公开质询会上,无数饱含质疑与不安的意念汹涌而来,冲击着圆桌周围的核心成员。
“我们有权知道真相!那个‘东西’到底是什么?”
“下一次攻击会在哪里?我们如何自保?”
“共议庭是否还有能力领导我们?”
老周试图以惯有的坚定来回应,强调秩序与统一指挥的重要性,但回应他的是一片更加汹涌的质疑浪潮。瓦伦提供的技术细节和防御方案,在普遍的非理性恐慌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杨教授关于规则层面的解析过于深奥,反而加深了普通民众的隔阂与不安。
李娜沉默地承受着这一切。她知道,此刻任何辩解都是徒劳。民众需要的不是更复杂的解释,而是安全感,是能够被切实感受到的保护,以及对未来的信心。
就在公开质询会陷入僵局,不满情绪几乎要冲破临界点时,李娜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举动。她没有试图压制汹涌的民意,也没有给出更多承诺。
她的意识光芒反而收敛起来,散发出一种平静而带着沉重哀伤的波动。“我们犯了一个错误。”她的意念清晰地在每个意识体中响起,“我们低估了威胁的诡异性,高估了信息控制带来的稳定。我们害怕恐慌,却孕育了更大的不信任。”
她承认了共议庭的判断失误,没有推诿责任。接着,她将目光投向那意识网络中涌动的恐惧与愤怒。
“但怀疑与指责,无法构筑防御。分裂,正是那个冰冷存在最希望看到的。”她的意念如同磐石,在情绪的浪潮中屹立不动,“我们失去了记忆回廊的一部分,但我们不能失去彼此。信任的重建需要时间,也需要行动。从今日起,所有非核心机密的外部威胁监测简报,将定期向全体成员公开。我们将组建一个由各派系代表参与的‘安全咨议团’,共同参与防御策略的制定与监督。”
这不是妥协,而是一种姿态的彻底转变——从自上而下的管理,转向更大范围的共治与透明。
她的坦诚与让步,像一道强光,暂时穿透了弥漫的疑云。汹涌的质疑声浪平息了些许,取而代之的是复杂的沉思。绝对的信任已不复存在,但李娜以退为进,至少保留了一个对话与合作的平台。
质询会在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氛围中结束。信任的裂痕依然存在,甚至更加清晰,但彻底崩坏的势头被暂时遏制了。
会后,核心成员聚集在圆桌前,气氛凝重。
“这样让步,会不会导致效率低下,甚至决策被民意绑架?”老周忧心忡忡。
“当命令无法得到执行时,效率毫无意义。”李娜疲惫地回应,“我们现在最需要的不是效率,是团结,哪怕是脆弱的团结。”
杨教授始终沉默着,他的大部分注意力依旧停留在那个惊人的发现上——被污染规则中那丝属于王超的印记。他尚未将此告知其他人,他需要更多证据,需要理解这印记出现的真正含义。是警告?是路标?还是……某种他们无法理解的求救信号?
初生之域的夜晚(一种集体共识形成的休息周期)似乎变得更加漫长而寒冷。光之海洋中,亿万意识光点依旧闪烁,但彼此间的连接,似乎不再像以往那样温暖而坚定。那道无形的裂痕,横亘在每一个意识体之间,考验着这个新生文明在逆境中的韧性。
(第9卷 第505章 完)
喜欢开局带娃求生,万倍资源反哺龙国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开局带娃求生,万倍资源反哺龙国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