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朱元璋的声音都在发颤,他紧紧攥着拳头,仿佛要把这股激动人心的力量全都攥在手心里,“咱……咱全明白了!”
“咱这就回去,让皇上……立刻就办!马上就办!”
他现在一刻都等不了了,恨不得立刻飞回皇宫,把自己今天听到的这些惊天动地的大道理,全都变成圣旨,昭告天下!
然而,李去疾却只是笑了笑,慢悠悠地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
“马大叔,别急。”
这三个字,像一盆恰到好处的温水,浇在了朱元璋那颗快要烧开的脑袋上,让他瞬间冷静了不少。
对,不能急。
李先生行事,向来是谋定而后动,环环相扣,自己可不能乱了先生的章法。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头的激动,重新坐回椅子上,虽然屁股底下跟长了钉子似的,坐立不安,但总归是没再失态。
他看着李去疾,用一种近乎虔诚的语气,虚心求教:“还请先生示下,此事……该从何处着手?”
李去疾放下茶杯,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
朱元璋,一脸的“学生我准备好了,老师您快讲课”。
马皇后,眼神温柔,带着一丝笑意和好奇。
朱标,眉头微蹙,显然在飞速地思考着这套体系的利弊和可行性。
朱橚,则是一脸的懵懂,但小眼睛里却闪烁着求知的光。
至于朱樉、朱棡、朱棣这三兄弟,更是跟三尊石像似的,大气都不敢喘,竖着耳朵,生怕漏掉一个字。
李去疾很满意这种“课堂氛围”。
他清了清嗓子,道:“这‘国家审计署’,是最终的目标,是悬在所有人头上的利剑。但我再说一遍,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他伸出一根手指,在桌上轻轻一点。
“这第一步,就是得先把这把剑给磨利了。也就是,得先有人,懂得这套‘复式记账法’。”
“格物院才刚开办了几个月,会计司也是刚建立。虽然还只是些皮毛,但用来当个火种,足够了。”
朱元璋连连点头,这事他知道,李先生早就开始布局了。
“第二步,”李去疾又伸出第二根手指,“就是您刚才说的,眼下这桩‘空印案’,该如何处置。”
提到这个,朱元璋的眼神瞬间又冷了下来,那股子帝王的杀气,不自觉地又冒了出来。
“先生,您说该怎么办?”朱元璋沉声问道,“按咱……按皇上的意思,这帮胆大包天的蛀虫,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该杀!尤其是那些个主谋,不光要杀,还得连坐!”
这是他一贯的风格,简单,粗暴,有效。
然而,李去疾却摇了摇头。
“马大叔,杀人,是下策。”
又是这句话。
朱元璋心里咯噔一下,他现在听到这五个字就头疼。
但他还是耐着性子问道:“先生此话何意?难道这帮挖空国库的逆贼,还能饶了他们不成?”
“主犯,当然不能饶。”
李去疾的眼神也冷了下来,
“任何一个国家,财政都是根基。动国库的钱,跟刨人家祖坟没什么区别,这是底线,谁碰谁死。这一点,皇上的想法,没错。”
听到李去疾认同自己的观点,朱元璋心里舒坦了不少。
“但是……”
又来了!这该死的“但是”!
朱元璋感觉自己的血压,噌地一下就上来了。
李去疾仿佛没看到他那张快要便秘的脸,慢悠悠地说道:
“但是,那些被牵连的,被胁迫的,甚至只是为了‘平账’,为了完成朝廷交办的差事,才不得已用了‘空印’的官员,难道也要一并杀光吗?”
“这……”朱元璋语塞了。
李善长当初跟他汇报的时候,就提过这个问题。
空印案,牵连甚广。
这里面,固然有大奸大恶之徒,但更多的,恐怕还是那些在僵化的制度下,为了自保,为了完成工作,才不得不随波逐流的“倒霉蛋”。
真要一刀切,全杀了,那恐怕整个大明朝的官场,不知要被屠戮多少人。
“先生的意思是……”朱元璋试探着问道,“从轻发落?”
“不。”李去疾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莫测的笑容。
“我的意思是,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来一招……暗度陈仓。”
“暗度陈仓?”
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俩,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浓浓的困惑。
这跟暗度陈仓有什么关系?
“大哥,您是说……”朱标忍不住开口问道,“您想借着处置这批官员的机会,做点别的事情?”
“不愧是老二,脑子就是转得快。”李去疾赞许地点了点头,心里吐槽道,“比你那三个傻弟弟强多了。”
他看着一脸好奇的朱家众人,慢悠悠地抛出了一个问题。
“马大叔,您还记不记得,我当初跟你说过,大明朝,有一个‘一世之忧’?”
一世之忧?
朱元璋的瞳孔,猛地一缩!
他当然记得!
土地兼并!
这几个字,像几座大山,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让他这几个月来,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他本以为,有了李先生的水泥、钢铁、蒸汽机,大明朝就能走上一条跟历朝历代完全不同的路,就能跳出这个该死的循环。
可现在,先生为什么又提起了这个?
“先生,咱……皇上当然记得!”
朱元璋的声音有些干涩,
“皇上不是已经在您的指点下,开始给大明装上‘第二条腿’,‘第三条腿’了吗?这炼钢,这水泥,这即将遍布天下的工坊商铺,不都是在为此做准备吗?”
“是。”李去疾点了点头,“这些,确实是希望。”
“但是……”
朱元璋的心,又被提到了嗓子眼。
他现在最怕听到的,就是这两个字。
李去疾叹了口气,声音里多了一丝凝重。
“想建立任何东西,是需要时间的。”
“想让大明这第二条腿、第三条腿,真正地长出来,能跑起来,甚至能反过来,带动整个国家往前飞奔,那需要多久?”
“十年?二十年?”
李去疾摇了摇头,伸出了一根手指。
“不。”
“那需要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努力!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
“就像是……宋朝。”
当“宋朝”这两个字从李去疾嘴里吐出来时,朱元璋和朱标的脸色,都微微一变。
对于他们这些后世的帝王将相而言,宋朝,是一个无比复杂,也无比矛盾的存在。
说它弱吧,它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富庶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
说它强吧,它又丢了燕云十六州,被外族按在地上反复摩擦,最后更是落得个“崖山之后无中国”的凄惨下场。
“宋朝的商业,已经发达到什么地步了?”李去疾的声音,像一个站在历史长河边,冷眼旁观的说书人。
“它的泉州港,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它的都城汴梁,人口超过百万,是不折不扣的世界第一大都市。”
“它的商业,已经繁荣到了,几乎已经算是给国家,多装了一条腿的程度!”
“甚至,这繁荣的商业,也开始反过来,促进手工业的发展。各种矿场、作坊,遍地开花。可以说,它的第三条腿,工业,也已经开始冒头了。”
“就是因为多了‘商业’这条腿,它才能在丢失了那么多土地和人口的情况下,国库依旧充盈,还能每年给辽国、给金国,送去那么多的岁币、岁赐、岁贡。”
李去疾说到这里,话锋陡然一转,声音变得冰冷而残酷。
“但是,那又如何?”
“一场靖康之耻,一场蒙元入侵,乱世一来,所有的一切,都重新归零。”
“马大叔,您有没有想过。”
“可那头名叫‘土地兼并’的猛虎,它……愿意等个几百年吗?”
轰!
朱元璋只觉得自己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
“等不及!”
不等李去疾说完,朱元璋已经失声叫了出来,那声音里,充满了压抑不住的恐惧。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那头猛虎的胃口,到底有多大!
他自己就是从那片被啃噬得千疮百孔的土地上,爬出来的。
他的父母,他的兄长,不就是被那头看不见的猛虎,给活活吞噬的吗?
如今,他朱元璋当了皇帝,本以为可以把这头猛虎关进笼子。
可他心里跟明镜似的,那头猛虎,根本就没有消失。
它只是暂时蛰伏了起来,躲在那些功臣、豪强、士绅的府邸深处,用一种更隐蔽,更“合法”的方式,继续吞噬着大明的血肉。
今天吞一亩,明天并一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等到有一天,天下九成的土地,都集中到了那一成的人手里。
那剩下的九成活不下去的百姓,会怎么办?
他们会像当年的自己一样,揭竿而起!
到那个时候,什么钢铁,什么水泥,什么蒸汽机,都将在这滔天的怒火中,化为灰烬。
大明,将重蹈宋朝的覆辙!
一阵乱世!
然后……一切,都将重新归零!
想到那个可怕的未来,朱元璋的身体,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他看着李去疾,那双曾经杀伐果断的眼睛里,此刻,竟充满了无助和哀求。
“先生!那……那该怎么办?”
他相信,这位无所不能的“谪仙人”,一定有办法,能斩断这个困扰了华夏几千年的……宿命锁链!
李去疾看着眼前这个几乎快要崩溃的“马大叔”,心里也是一阵感慨。
老马同志,你总算是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光发展生产力,不改革生产关系,那都是白搭。
你这边辛辛苦苦搞工业革命,那边土地兼并愈演愈烈,等你工业还没搞出个名堂,农民起义的烽火就已经烧到你家门口了。
到时候,你哭都没地方哭去。
原本,李去疾还在头疼这事要怎么搞,这次“空印案”提前爆发,正好“暗度陈仓”!
“办法,自然是有的。”
李去疾的声音,像一剂强心针,狠狠地注入了朱元璋那颗快要停跳的心脏。
朱元璋的眼睛,瞬间又亮了起来,他死死地盯着李去疾,生怕漏掉一个字。
“而且,这个办法,还正好,能跟咱们眼下要办的这桩‘空印案’,完美地结合起来。”
李去疾的嘴角,勾起了一抹高深莫测的笑容。
“咱们,可以借着这把刀,去办另外一件……更重要,也更伟大的事。”
借刀杀人?
不,不对。
朱元璋立刻就反应了过来。
先生的意思是,借着办“空印案”这把刀,去杀另一头……更肥,也更凶猛的老虎!
“先生,您是说……”朱元璋的呼吸,一下子变得无比急促。
李去疾点了点头,那眼神,像是在看一个终于开窍的学生。
“马大叔,您想啊。”
“这‘空印案’,牵连了多少官员?”
“别说主犯了,就是那些从犯,那些被胁迫的,加起来,是不是一个天文数字?”
朱元璋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何止是天文数字,真要彻查,恐怕大明朝有一半的官员都得下大狱。
“那好。”李去疾点点头,“皇上现在,就可以下一道旨意,就说‘空印’乃是动摇国本的谋逆大罪,凡是牵涉其中的,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杀无赦!”
什么?!
这话一出,别说朱元璋了,就连旁边的朱标和马皇后,都吓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
杀无赦?
全都杀光?
先生您刚才不还说,杀人是下策吗?怎么一转眼,比我爹……比皇上还狠?
“大哥,这……这万万不可啊!”朱标急了,他虽然也恨那些贪官,但真要把半个朝堂都给屠了,那大明朝第二天就得瘫痪!
“是啊,先生!”朱棡也跟着说道,“如此一来,岂不是天下大乱?”
就连一向信奉“杀”字诀的朱棣,此刻也是眉头紧锁,觉得此举太过极端。
唯有李去疾,依旧是一脸的风轻云淡。
他看着众人那惊骇的表情,慢悠悠地说道:“我什么时候说,真的要杀了?”
啊?
众人又懵了。
不杀你为什么要让皇帝下“杀无赦”的旨意?
先生您这是搁这儿玩我们呢?
喜欢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