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没有久留。
他像一阵风,来得快,走得也快。
老人离开前,看了一眼还在运行的反应装置,又看了一眼墙上写满公式的白板。
最后拍了拍周正的肩膀。
“这里交给你了。”
“半个月内,把详细报告拿出来。”
“我要的不是实验室数据,是标准化的建厂方案!能直接铺到全国每个省份的那种!”
周正立正:“是!保证完成任务!”
陈老点点头,转身就走。
厚重的铁门关上了。
实验室里的紧张气氛瞬间松了下来。
但大家胸中的热血还在沸腾。
“都愣着干什么!”周正深吸一口气,转身面对众人“没听到陈老的命令吗!”
他扬起手中的报告初稿,“从现在开始,我们进入第二阶段!”
“所有数据,重新验证!所有流程,重新梳理!所有成本,重新核算!”
“王院士,刘专家!”周正看向几位白发专家,“设备国产化替代的方案,就要拜托几位了!”
王院士擦干眼角的泪:“放心吧周主任!就是把我们这几把老骨头拆了当零件,也保证把任务完成!”
“杨老师!”周正又看向杨志超,“学生们的思想工作和后勤保障,你是总负责人!”
杨志超挺直了腰板:“是!”
最后,周正的目光落在张勤身上。
这个刚刚震动全场的十二岁女孩,周正看着她,半天没说话。
“张勤同学。”他想了想才开口,“张家庄的试点方案,你亲自草拟一份规划;选址、基建要求、劳动力培训……越细越好。”
张勤点头:“我明白。”
狂欢结束了,更艰巨的项目开始了。
没有人抱怨。
没有人退缩。
京市来的老专家们,彻底放下了身份,和高一三班的学生们打成一片。
整个实验室,变成了一个高速运转的超级大脑。
“不对!这个管道口径要加宽!”
“h省冬季温度低,流体粘度会增加,必须留出冗余!”
“吕为民!再算一遍!”
“把煤炭运输成本和电力成本全部算进去,我要看最极限的成本数字!”
“赵亚男,把所有工人的培训手册编出来!”
“从扫地的大妈到操作反应釜的技术员,每个岗位都要有标准流程!”
张勤就像这个大脑的核心处理器。
她不再提供颠覆性的技术方向,而是沉入到繁琐到令人发疯的细节里。
她脑子里那座属于二十一世纪的工业知识宝库,此刻正被她一砖一瓦地拆解,然后在这个贫瘠的时代,重新搭建。
一周后。
就在所有人被海量的数据和计算折磨到快要崩溃时,周正再次召集了所有人。
他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一份盖着鲜红色印章的……红头文件。
“同志们。”
周正清了清嗓子,将文件展开。
“经中央研究决定,正式批准《关于在h省张家庄村建立新型高效化肥工业试点基地》的申请!”
“哇——!”
“批下来了!”
“我的天!真的批下来了!”
成了!
那个被所有人看不起的穷山沟!
那个差点把张勤逼上绝路的泥潭!
即将因为她一个“自私”的念头,被国家的力量,彻底改写命运!
周正等大家的情绪稍稍平复,才继续说道:“省里已经成立了专项工作组,由刘振华主任亲自挂帅。明天,勘探队和规划组就会进驻张家庄。”
他看向张勤。
“现在,需要你家里有人去配合省里的工作,尤其是……宣传工作。”
周正意有所指。
国家要立一个榜样。
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活生生的、能让十里八乡所有农民都看得懂的榜样!
张勤的心猛地一跳。
她知道,最关键的一步来了。
她走到周正面前:“周主任,我能打个电话回家吗?”
“当然。”
周正立刻让警卫员接通了专线。
电话被转接到张勤家里时,已经是晚上八点。
话筒里传来父亲张建军熟悉又带着一丝疲惫的声音。
“喂?哪位?”
“爸,是我。”
“小勤!”张建军的声音瞬间高了八度,“你……你怎么打电话回来了?是不是想家了?你等着,我明天就去给你送好吃的!”
听着父亲那笨拙又充满关切的话,张勤的鼻头一酸。
但她知道,现在不是温情的时候。
“爸,你听我说。国家要在我们老家,张家庄,建一个化肥厂。”
电话那头,只有电流的滋滋声。
过了足足十几秒,张建军结结巴巴的声音才传来。
“啥……啥玩意儿?建……建厂?在咱们那破地方?”
“对。”张勤继续说道,“这是一个国家级的试点项目。明天,省里的工作组就会过去。我需要你,现在就回老家去。”
“回去干啥?”张建军彻底懵了。
“当代表。”
“你们是我的家人,你们代表我。去配合省里工作组的工作,负责和村里、镇里对接。最重要的是,把这件事宣传出去。”
“告诉所有人,这个厂,为什么会建在张家庄!”
“告诉他们,读书到底有没有用!”
张建军握着话筒,手心全是汗。
他脑子里一片空白。
女儿在电话里,指挥他去配合省里的工作组?指挥他去建一个国家级的化肥厂?
他想起几年前,自己为了女儿一块五的学费,去砖窑里“卖命”的样子。
又想到现在,女儿一个电话,就能让整个省为他们家那个小山村天翻地覆。
这……这是在做梦吗?
“爸,你听明白了吗?”张勤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明……明白了!”张建军下意识地站直了身体。
“还有,把三叔也叫上。”张勤补充道,“他是张家庄靠自己走出去的工人,说话有分量。”
“好!我马上去找他!”
挂掉电话,张勤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张家庄那潭死水,算是彻底被搅动了。
就在这时,周正走了过来。
“张勤同学,有个新通知。”
“什么?”
“中央下令,‘新星’项目组全体成员,从明天开始,强制休假一周。”
休假?
张勤愣住了。
现在正是项目最关键的时候,怎么能休假?
“我不需要休息。”她立刻反驳。
“这不是请求,是命令。”周正的表情很严肃,“你们这群孩子,连续高强度工作了三个多月,身体都到了极限!必须休息!”
“可是……”
“没有可是。”周正打断她,“而且,考虑到保密条例,休假期间,任何人不得离开基地。”
不能离开基地?那算什么休假?
张勤更不解了。
周正似乎看穿了她的想法,指了指窗外。
夜色中,几辆军用卡车正悄无声息地驶入基地,停在另一栋独立的实验楼前。
车上跳下来一群穿着白大褂的人,他们行色匆匆,开始往下搬运各种贴着“精密仪器”和“生物危险品”标签的箱子。
那些人的气质,和王院士他们这些化学专家截然不同。
更加安静,也更加……锐利。
周正的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容。
“给你们放假,也是为了让他们有时间完成入驻和设备调试。”
“他们是谁?”张勤敏锐地问。
“中科院生物所和农科院动物营养研究中心的专家。”
周正看着张勤,目光灼灼。
“你的化肥项目,解决了人‘吃饱’的问题。”
“现在,该轮到你那份报告里的另一半了。”
“你的下一个战场,已经准备好了。”
喜欢国运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兴邦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国运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兴邦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