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绵绵不绝,濡湿了东吴大营的旌旗。帐内炭火熊熊,孙权身着锦袍,高坐主位,脸上挂着难得的笑容。帐内诸将推杯换盏,庆祝曹操大军终于北撤的好消息。
主公此信妙极!吕蒙举杯笑道,既不失礼数,又暗含威慑,尤其是最后那句足下不死,孤不得安,直戳曹操心窝。
孙权微微一笑:曹操多疑,我越是直言,他越会相信。此番退兵,实乃天助我也。
鲁肃亦含笑附和:此番曹操退兵,必不敢再轻易南下。
吕蒙目光灼灼,拱手道:主公,曹操虽退,但荆州尚在刘备之手,不可不防。
孙权正欲答话,帐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和卫兵的喝问声。片刻后,一名风尘仆仆的传令兵跌跌撞撞闯入大帐,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封急报。
报——寿春紧急军情!
帐内欢庆的气氛瞬间凝固。孙权眉头一皱,示意侍从取来急报。当他展开军报,目光扫过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时,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难以置信的震惊。
主公,发生何事了?鲁肃察觉到不对劲,急忙问道。
孙权的手微微颤抖,军报从指间滑落,啪嗒一声掉在地上。公瑾……公瑾他……他的声音哽咽,竟一时说不下去。
鲁肃快步上前拾起军报,吕蒙也凑过来一同观看。只见上面写道:曹军攻打颖口之时,张辽突袭寿春。都督带病坚守城池,敌军无功而返。然都督旧伤复发,救治不及,已于三日前……去世……
不可能!吕蒙一拳砸在案几上,酒樽翻倒,琼浆玉液洒了一地。都督前日来信还说病情好转,怎会……
鲁肃面色苍白,双手紧握军报,指节发白。寿春城中兵少将寡,公瑾拖着病体日夜巡城……我等早该想到……
帐内一片死寂,只有篝火偶尔发出噼啪的爆裂声。孙权缓缓站起身,走到帐门口,望着东方寿春的方向,久久不语。寒风卷起他的衣袍,背影显得格外孤独。
公瑾……孙权低声呢喃,声音中满是痛楚。周瑜是大哥留给他的得力干将,记得赤壁之战前周瑜力排众议坚持抗曹的决绝,记得每次出征前周瑜那自信从容的笑容……
鲁肃走到孙权身后,轻声道:主公节哀。公瑾为国捐躯,乃大丈夫所为。眼下当务之急,是处理善后事宜。
孙权深吸一口气,转身时已恢复了君主应有的沉稳,只是眼中仍有一丝难以掩饰的悲痛。传令,全军缟素三日,为周都督致哀。同时派人前往寿春,护送公瑾灵柩回吴,以国礼厚葬。
鲁肃拱手应道。
当夜,孙权独自一人在大帐中,案几上摊开的是周瑜生前最后一次送来的战略规划。烛光摇曳,孙权的手指轻轻抚过那些熟悉的字迹,仿佛还能感受到他的温度。
公瑾啊公瑾,你走得太早了……孙权长叹一声,你曾说要为我取荆州,夺益州,如今壮志未酬……
帐外传来脚步声,鲁肃和吕蒙求见。孙权收起伤感,整理衣冠,宣二人入内。
主公,曹操虽退,但北方威胁仍在。鲁肃开门见山,而刘备雄据荆,现又领兵入川,其志不小。公瑾生前最担心的就是刘备坐大。
吕蒙点头附和:刘备枭雄也,今据荆州,又窥西川,若使其得逞,必为我东吴心腹大患。
孙权目光变得锐利:二位之意是……
鲁肃拱手道:公瑾新丧,我军士气受挫,不宜立即大举用兵。但可趁曹操北归,刘备远在葭萌关之际,谋划收复荆州之事。
孙权沉思片刻,问道:子敬有何良策?
鲁肃正要回答,帐外又报张昭求见。这位东吴老臣步入帐中,虽已年过五旬,但目光炯炯,精神矍铄。
主公,老臣听闻周都督噩耗,悲痛不已。张昭先表达了哀悼,然后话锋一转,但国不可一日无谋,军不可一日无计。今曹操北归,刘备远在蜀地,正是我东吴谋划荆州的大好时机。
孙权示意张昭继续。老臣捋须道:老臣有一计,可不费一兵一卒,使刘备自顾不暇,届时荆州唾手可得。
哦?子布请详言之。孙权来了兴趣。
张昭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二虎竞食之计。可修书两封:一封致刘璋,言刘备与我东吴密谋共取西川;一封致张鲁,劝其出兵荆州。如此,刘璋必疑刘备而攻之,张鲁贪图荆州富庶亦会出兵。刘备首尾不能相顾,我东吴再伺机而动,荆州可定矣。
帐内一时安静下来。鲁肃眉头紧锁,似有疑虑;吕蒙则面露赞许之色;孙权则陷入沉思,手指轻叩案几。
此计……鲁肃谨慎开口,恐怕会彻底破坏孙刘联盟。曹操虽暂退,但其势仍强,若我东吴与刘备交恶,曹操必会趁机南下。
张昭不以为然:子敬太过谨慎。刘备借荆州不还,本就无信义可言。今又擅自入川,其心叵测。与其坐视其壮大,不如先发制人。
吕蒙支持道:张公所言极是。刘备狼子野心,若不早图,必为后患。
鲁肃坚持己见:曹操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若与刘备交恶,两弱相争,强者得利啊!
孙权抬手制止了争论:二卿所言皆有道理。子敬顾虑联盟破裂,确有远见;子布主张主动出击,也不无道理。他站起身,在帐内踱步,公瑾生前曾言,刘备不可不防,但曹操更是大敌……
突然,孙权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决断:这样,先按子布之计行事,但暂不大举兴兵。若刘璋、张鲁果然中计,刘备陷入困境,我们再视情况而动。同时加强江防,防备曹操再次南下。
鲁肃还想再劝,但见孙权已下决心,只得叹息一声:主公既已决定,肃当遵命。只望行事谨慎,勿使曹操有机可乘。
张昭则满意地拱手:主公英明。老臣这就去准备书信,选派得力使者。
当夜,东吴大营灯火通明。张昭亲自执笔,字斟句酌地写下了两封足以搅动天下局势的书信。一封送往成都刘璋处,信中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刘备如何与东吴密谋夺取西川,甚至伪造了所谓的细节;另一封送往汉中张鲁处,则极力渲染荆州的富庶和防御空虚,怂恿其出兵夺取。
黎明时分,两名精干的使者携带密信,分别向西川和汉中方向疾驰而去。孙权站在营门处目送他们远去,寒风吹动他的衣袍,脸上的表情复杂难明。
主公在担忧什么?吕蒙不知何时已站在身后。
孙权轻叹:我在想,公瑾若在,会如何决断……
吕蒙沉默片刻,坚定地说:都督一生为主公开疆拓土,至死不渝。今我们继承其志,必不会让他失望。
孙权点点头,眼中重新燃起斗志:传令三军,休整备战。同时多派细作,密切关注荆州、西川动向。
吕蒙抱拳领命。
七日之后,周瑜的灵柩在重兵护送下抵达大营。孙权亲率文武百官出迎十里,见到灵柩那一刻,这位江东霸主再也抑制不住悲痛,伏棺痛哭。全军将士无不落泪,哀声震天。
葬礼过后,孙权召集众将,正式宣布:即日起,全军回师秣陵。公瑾新丧,我军需休整,但不可松懈。曹操虽退,刘备尚在葭萌关,荆州之事必须早日解决。
与此同时,东吴的密信已经分别送达成都和汉中。刘璋读信后果然心生疑虑,召集谋士商议;张鲁则对荆州的富庶垂涎三尺,开始调兵遣将。一场足以改变三国格局的暗流,正在悄然涌动……
喜欢再续蜀汉的浪漫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再续蜀汉的浪漫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