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
喷子枪的轰鸣已经远去,但刺鼻的硝烟与血腥味,仿佛还凝固在卧龙谷的空气里。
胜利的代价,是医馆里连过道都躺满了的伤兵。
呻吟声此起彼伏,压过了帐外操练的号子。
卫生队从十五人扩编到了三十人。
负责这一切的,是头发花白,身形却愈发挺拔的老中医张济。
他此刻正坐在医馆最大的那间屋子里。
面前摊开的不是线装医书,而是一叠粗糙坚韧的桑皮纸。
旁边,是文书官用炭笔记录下的厚厚一摞笔记。
“张老,这些便是将军口授的‘急救常识’,还有您整理的外伤方子。”
文书官将笔记推到张济面前。
“将军说,请您务必将这些内容,整合成一本方便士兵携带学习的册子,就叫《军中医要》。”
张济拿起笔记,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李信口授的内容,许多词句对他而言,陌生到了极点。
“消毒。”
“感染。”
“清创。”
“固定。”
这些词汇,在他的医书典籍里,寻不到半点踪迹。
更让他无法轻易接受的,是李信反复强调的核心理念。
伤口溃烂流脓,高烧不退,并非全是“邪毒内侵”或是“气血亏虚”。
很多时候,是因为肉眼看不见的“秽物”进入了伤口。
“秽物?看不见?”
张济捻着自己的山羊胡,自言自语。
他想起最初李信强制推行“沸水煮绷带”与“烈酒擦伤口”时,自己的那些质疑。
可事实是,经此法处理过的伤兵,活下来的确实更多。
“张老,可是遇到难处了?”
李信不知何时走了进来,身上还带着练兵场的尘土气。
张济连忙起身,指着笔记上“消毒”二字。
“将军,此‘消毒’之说,老朽实在……难以用医家术语表述。”
“医书所载,伤后发热化脓,乃风邪、火毒、瘀血所致,当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法治之。”
“这‘秽物致腐’……恐怕难以服众。”
李信没有直接反驳。
他走到墙角的水盆边,舀起一瓢从溪里打来的水。
“张老请看这水。”
水瓢里的液体,看似清澈,在阳光下却能看到无数细微的悬浮物。
“若以此水清洗伤口,这些细微泥沙便会嵌入皮肉,伤口焉能不腐?”
“‘消毒’,便是要清除这些看不见的‘泥沙’。”
“如同我们煮沸清水,让杂质沉淀下去一般。”
“沸水煮布,烈酒擦拭,就是清除伤口‘泥沙’的法子。”
李信放下水瓢,水面晃动。
“我们无法让士兵看见‘秽物’,但可以让他们记住‘清洁’二字!”
“记住沸水煮过的布更安全,记住烈酒擦过的伤口不易烂!”
“这,便是《军中医要》要告诉他们的!”
张济看着那瓢水。
浑浊的液体,在盆底慢慢沉淀出一层细微的泥沙。
他浑浊的眼珠里,闪过一丝明悟。
医道深奥,道理有时却异常浅显。
将军的法子,或许不载于医书,却实实在在救了人命。
他重重点头。
“老朽明白了!”
“将军放心,老朽定当竭尽所能,将这些救命之法,用士兵们能听懂的话写出来!”
接下来的日子,医馆成了张济的战场。
白天,他带着卫生队员处理伤员,辨识草药,熬制金疮药。
晚上,他挑灯夜战,伏案疾书。
他将李信口授的“止血三法”、“骨折固定”、“伤口清创”,结合自己数十年的经验,用最直白的话描述出来。
“伤口见血,首要止血!”
“指压血管上方,布带紧扎伤处近心端,力道适中,莫阻血脉。”
“伤处污秽,必先清理!沸水煮布,晾干备用;烈酒擦拭伤口周遭,驱除秽物……”
“骨断筋折,切勿乱动!寻木板、树枝,长短合宜,布带捆缚固定两端关节……”
《军中医要》的雏形,渐渐清晰。
李信下达了一道命令。
所有士兵,无论军官士卒,必须掌握“止血”、“固定”、“消毒”三项基本战场急救技能。
不合格者,罚!
操练场上,一场特殊的考核正在进行。
“不合格!”
卫生队的考官板着脸。
“慌乱无序!未指压近心端!包扎松散未压住伤口!下一个!”
一个名叫赵铁柱的壮实汉子,满脸涨红,低着头退到一边。
考核继续。
有人表现尚可,有人手忙脚乱。
这时,轮到了一名叫孙小虎的年轻士兵。
他抽到的题目最是棘手。
“腹部被矛刺穿,肠子外露。”
一个用猪下水与红布条模拟的“伤口”,摆在扮演伤员的士兵肚子上,看起来触目惊心。
围观的人群发出一阵低低的惊呼。
这种伤,在战场上就等于一张死亡通知书。
孙小虎蹲下身,强迫自己冷静。
他记得《军中医要》的草稿里,有一页画着类似的图,旁边写着处理要点。
“别慌,兄弟,按步骤来。”
他对扮演伤员的士兵说,动作却异常沉稳。
第一步,他没有急着去塞那堆“肠子”。
他迅速解下自己的水囊,里面装的是煮沸后晾凉的清水。
他小心翼翼地冲洗“伤口”周围大片的“血迹”。
然后用一块煮沸过的干净绷带,蘸着烈酒,仔细擦拭伤口边缘的皮肤。
“他在干嘛?不先止血吗?”
人群里有人不解地问。
“消毒!他在做消毒!”
一个卫生队员脱口而出,对着身边的张济说。
“张老,他记得步骤!先清理秽物!”
张济紧紧盯着孙小虎的每一个动作,缓缓点头。
孙小虎接着拿出一只干净的陶碗,碗也是用沸水煮过的。
他将碗倒扣在“伤口”上,完整地罩住了那些外露的“肠子”。
最后,他用宽大的布带,将陶碗连同腹部一起包扎固定,打结的位置避开了伤口正上方。
整个处理过程虽然缓慢,但条理清晰,步骤完整。
“时间到!”
考官喊道。
孙小虎抹了一把额头的汗,退到一旁。
张济走上前,亲自检查了孙小虎的处理。
他拿开布带,看了看陶碗固定的位置。
又看了看覆盖在“肠子”上那块干净的绷带。
他转过身,面向李信与所有在场的士兵,原本平静的脸上满是激动。
“好!”
“好一个孙小虎!”
“你方才所为,已深得《军中医要》之精髓!”
“优先洁净,避免秽物再侵;压迫止血,稳住伤情;固定保护,减少挪动损伤!”
“此等处置,思路清晰,胆大心细!”
他顿了顿,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感慨与自豪的腔调宣布。
“莫说寻常士卒,便是古之名军医,面对此等重伤,处置也未必能比你更妥当!”
“你今日所为,当得起‘胜过古军医’五字!”
“胜过古军医!”
这句话如同巨石砸入平静的湖面,在士兵们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连张老神医都如此评价?
那个平时在队伍里不显山不露水的孙小虎?
孙小虎自己也愣住了,随即一张脸孔激动得通红,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李信适时上前,拍了拍孙小虎的肩膀。
他扫过全场。
“都听见了?”
“这便是学习《军中医要》的意义!”
“它不能让你刀枪不入,但它能在你或是你的兄弟受伤时,抢回一条命!”
“今天孙小虎能做到,你们,一样能做到!”
“继续练!”
“练到像他一样,把书里的东西,变成你们手上的本事!”
他转向张济。
“张老,《军中医要》编成之日,当为今日所有通过考核之士兵,以及像孙小虎这样学以致用、表现出众者,设立‘赤色十字’勋章。”
“这是对救死扶伤者的最高荣耀!”
“赤色十字……”
张济咀嚼着这个新词,眼中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喜欢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