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姓同襄,绘大秦五年生机卷
咸阳的冬阳刚漫过阿房宫的玄鸟殿顶,巧成城的工匠已踩着木制火车运来最后一批“扩音木筒”;
润疆城的农夫代表背着新麦种,在互助社农妇的护送下往咸阳赶;
就连西域四城的混血孩童,都攥着简体字课本,跟着部落代表踏上驰道——整个大秦,
都在为这场“第一个五年计划总结大会”奔忙,
阿房宫的每一片琉璃瓦,都映着“务实、创新、民心归”的大秦气象。
一、阿房宫:改造成“大秦议事中枢”,处处藏着“变化”
赢欣带着扶苏、胡亥亲自督工,用一月时间将阿房宫从“帝王宫阙”变成“全民议事场”,每个殿宇的布置都透着“五年之变”:
- 主殿玄鸟殿:280个席位铺着天驷城的细毛毡(五年前只有皇室能用),
殿中悬挂“大秦五年拓疆全图”——红笔标注的“西至安息、北抵呼伦贝尔”,比五年前的版图扩了近三倍;
台前设“发言台”,配着巧成城新造的“铜制扩音筒”(声音能传至殿尾),
台侧摆着“成果展示架”,已提前放上润疆的耐寒麦、天驷的杂交马鬃、巧成的连弩零件。
- 分殿各司其职,满是“民生温度”:
- 农殿:墙上挂着“全国亩产增长曲线”(五年前关中亩产2石,如今润疆达5石),
地面搭着“井渠灌溉模型”(润疆老农亲手拼的),角落堆着呼伦贝尔的牧草样本、关中的新粟种,
甚至有南阳郡农妇送来的“堆肥手册”(用简体字写着“麦糠+牛羊粪=肥田宝”)。
- 工殿:最显眼的是“火炉与暖炕展区”——巧成城工匠摆着五年前的土灶(烧柴多、烟大)和如今的“改良火炉”(煤柴混用、省3成燃料),
旁边是“预制暖炕模块”(拼好就能用,比现场砌快2倍),工匠代表正给帮忙布置的菜鸟营士兵演示:
“这炕冬天烧一次,能暖一夜,比北境军屯的营房还舒服!”
- 商殿:吕雉商队的人正挂“丝路全图”,用金线标着“定远—安息—罗马”的商路(五年前只有关中到西疆的短途商道),
展柜里放着“大秦商票”(可在30国兑换)、罗马的亚麻布、安息的香料,
账册上用阿拉伯数字记着“五年贸易额2亿钱”,比五年前翻了200倍。
- 百家殿:诸子百家的代表们提前来布置,儒家的案上摆着《民生课本》(不再讲“礼”,而是教“如何识粮、算田租”),
墨家的展架放着“蒸汽水车图纸”,农家的桌上堆着“新作物图谱”,连道家都带了“养生图谱”(结合赢欣的五禽戏改编),
再不见往日“空谈争鸣”的模样。
- 民间殿:专门留给养殖业、小发明、商业散户代表,
已摆上牧民送来的“杂交羊模型”、民间工匠造的“简易织布机”、小商贩用的“公平秤”,
甚至有老妇人带来的“彩布样本”(用王大娘的染法染的,比五年前的素麻布艳十倍)。
二、各路人马备“实料”:带的不是汇报,是大秦的“五年变”
从三十六郡到西域四城,从诸子百家到民间散户,每个代表的行囊里都装着“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藏着大秦五年的沧桑之变:
1. 大秦三十六郡代表:带“特产+账本”,说百姓的“好日子”
- 润疆郡代表是种了五年耐盐麦的张老汉,背着半袋新麦(亩产5石,颗粒饱满),
还带了“迁民账本”:“五年前俺是流民,现在有砖房3间、牛1头、田10亩,娃在学堂认全了100个简体字!”
账本上贴着儿子画的“咱家的暖炕”,歪歪扭扭却满是欢喜。
- 南阳郡代表是造了三年砖的赵窑头,扛着块“抗压砖”(能承受300斤重量,五年前的土砖一压就碎),
还带了“砖房统计表”:“五年建了12万户砖房,去年冬雪压塌的土房,比五年前少了9成!”
- 辽东郡代表是守长城的老卒,带了块“长城新砖”(巧成城的铸铁砖,比旧砖耐冻),
笑着说:“以前守长城怕冬雪缺粮,现在有杂交马送粮、暖炕御寒,匈奴三年没敢来犯!”
2. 西域四城代表:带“融合之证”,说“我是大秦人”
- 润疆城(西域四城之首)的代表是混血儿嬴疆的父亲阿木(前匈奴奴隶),
带了儿子的“算术作业本”(上面写着“1+1=2,大秦=家”),
还带了“秦胡混纺布”(妻子阿依莎织的,秦式花纹+西域羊毛):“五年前俺怕秦兵,现在俺是秦籍农官,教部落人种耐盐麦!”
- 天驷城(西域四城之一)的牧人代表牵着一头“杂交耐寒羊”(天驷城改良的,年产毛30斤,是旧羊的2倍),
用流利的秦话说:“以前冬天羊冻死一半,现在学大秦的‘青贮法’,去年只死了5只!”
- 巧成城(西域四城之一)的西域工匠代表,带了自己造的“迷你连弩”(按巧成城图纸做的,射程150步):
“五年前俺只会打弯刀,现在能造大秦的连弩,曹参大人说俺是‘好匠师’!”
3. 军团\/武将\/菜鸟代表:带“拓疆之证”,说大秦的“硬气”
- 第一军团代表是跟着英布打安息的老兵,带了块“安息青铜剑”(战利品),还带了“拓疆路线图”:
“五年前咱只到葱岭,现在往西推了500里,安息使者见了咱都要低头!”
- 后备队代表是赵括(前菜鸟),带了“粮道损耗账册”:
“五年前护粮损耗2%,现在用木制火车+象队,损耗0.05%,没让一粒粮浪费!”
- 菜鸟营代表是16岁的楚地少年(五年前是流民),带了自己的“训练手册”:“以前俺吃不饱,
现在在菜鸟营学打铁、练五禽戏,将来要去西域立军功!”
4. 诸子百家代表:带“务实之策”,说“百家为大秦”
- 儒家代表不再带《论语》,而是带了《郡县学堂课本》:
“五年前咱只讲‘礼’,现在教百姓认粮、算田租,润疆有8000娃跟着咱学简体字!”
- 墨家代表带了“蒸汽锻锤图纸”:“以前咱藏着机关术,
现在教巧成城工匠造新器,蒸汽锤一天能锻铁1000斤,比50个壮汉还快!”
- 农家代表带了“全国新作物图谱”:“五年前咱只种粟麦,现在有耐盐麦、西域粟、呼伦贝尔牧草,百姓再不怕饿肚子!”
5. 工匠\/民间代表:带“生活之变”,说“大秦的暖”
- 工匠代表是造暖炕的李木匠,带了“暖炕改良模型”(五年前的土炕漏烟,
现在的预制炕模块不漏烟、更保暖):“润疆有3万户用俺造的炕,去年冬天没人冻着腿!”
- 养殖业代表是呼伦贝尔的匈奴老牧人,带了“杂交羊毛样本”:“五年前俺的羊一年只剪10斤毛,现在的大秦羊能剪30斤,织的布能给全家做新袄!”
- 小发明代表是关中的张寡妇,带了“简易织布机”(自己改的,一天能织5尺布,比旧机快2倍)
:“芍药姑娘教俺互助社的法子,现在俺雇了3个姐妹,日子比男人还过得好!”
6. 小赢泽的“特殊准备”:画里藏着大秦的“未来”
四岁的赢泽跟着蒙嫣忙前忙后,用木笔在新纸上画了“润疆麦浪图”(金红色的麦子,旁边画着歪歪扭扭的“5石”)、
“天驷马群图”(杂交马身上画着玄鸟旗),还非要把自己的“阿拉伯数字牌”(1到10)塞进农殿的展示架:“要让爷爷(嬴政)和叔叔伯伯们,知道俺也懂大秦的成果!”
三、筹备尾声:阿房宫外忙声沸,盛会开篇待鼓响
大会前一日,咸阳城外的驰道上还满是赶路的代表:润疆的张老汉背着新麦,跟西域的阿木比划着“种麦的法子”;
墨家的工匠和巧成城的铁匠,蹲在路边讨论“蒸汽水车的改进”;
儒家的先生正教匈奴牧人认“大秦”两个简体字,引得路过的孩童跟着念。
阿房宫的玄鸟殿里,赢欣正和扶苏核对“代表名录”:“三十六郡96人、西域四城8人、军团\/武将20人、诸子百家12人、菜鸟\/工匠\/民间代表144人,共280人,
一个不少!”胡亥则带着监察队检查各殿的“公平秤”:“谁要是敢虚报成果,俺第一个查他!”
嬴政也悄悄来巡查,见农殿里的老牧人正摸着耐盐麦感叹“这麦比草原的草还壮”,见工殿里的工匠在给菜鸟演示暖炕搭建,
见民间殿的张寡妇在教宫女织彩布,忍不住对赢欣笑道:“你这‘民之代表’的法子,比朕开十次朝会都管用——大秦的好,
不在章台殿的奏报里,在这些人的手里、眼里、心里。”
暮色降临时,阿房宫的灯全亮了,琉璃瓦映着暖黄的光,与远处咸阳城的灯火连成一片。
各代表住进民生坊的砖房,暖炕烧得正热,桌上摆着润疆的麦饼、天驷的马奶酒。张老汉摸着暖炕,
对阿木说:“明天俺要在玄鸟殿说,大秦的五年,比俺前半辈子过得都好!”
阿木点头,把儿子的课本放在枕边:“俺要让百官知道,西域人也是大秦人!”
筹备的忙声渐渐歇了,只剩巧成城的蒸汽水车还在阿房宫的水道旁轻转,像在为明日的盛会敲着前奏。
赢欣站在玄鸟殿的台阶上,望着漫天星辰,知道这场盛会,不只是总结五年的成果,
更是为大秦的未来埋下“民心”的种子——而这颗种子,终将在第二个五年、第三个五年里,长成支撑大秦万里江山的栋梁。
明日,阿房宫的钟声一响,大秦的五年之变,将从这里,传遍四海。
喜欢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