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拖着麻木的双腿,挪到角落杂物间。
何雨水蜷坐在小板凳上,小手捧着粗瓷碗,碗里是热气腾腾、浮着几点油花葱末的阳春面,正小口啜吸着。旁边还放着一小块暄软的白面馒头。
见哥哥满脸煤灰、汗渍斑驳、疲惫不堪地走来,雨水立刻放下碗,迈着小短腿扑过来,小手心疼地擦拭哥哥的脸颊:“哥,累不累?李伯伯给我面吃!还有馒头!可香啦!”小脸上洋溢着单纯的满足与快乐。
何雨柱心头一暖,抱起妹妹。他心知肚明,这定是师傅李存义的吩咐。
鸿宾楼后厨,最不缺的就是一口热饭。剩菜剩饭或特意多做的员工餐,养活一个小姑娘绰绰有余。李师傅与他爹何大清交情深厚,对他兄妹自然多有照拂。
“哥不累。雨水吃饱就好。”何雨柱揉揉妹妹的头发,抱着她坐下。饥饿感也猛烈袭来。
很快,负责伙食的帮厨老张端来一个大碗——满满当当的杂烩菜,白菜豆腐间夹杂着几片油亮的肉,还有两个大馒头。
“柱子,累坏了吧?快趁热吃!李师傅特意让多给你盛肉!”老张憨笑着递过碗。
“谢张叔!谢师傅!”何雨柱连忙接过,真诚道谢。后厨的大锅饭油水足、分量实,在这年月已是难得。他抓起馒头,就着热乎乎的杂烩菜狼吞虎咽起来。
食物的热力迅速驱散了疲惫与寒意。
「家徒四壁是真,但在这鸿宾楼后厨,只要肯卖力气,师傅至少不会亏待他和雨水的一日三餐。」这份安定,让他对师父的感激更深。
意念沉入空间,锁定菜畦里那几根顶花带刺、鲜嫩欲滴的小黄瓜中最细的一根!
「摄取!」
精神消耗感略强于摄取水汽,但尚可承受。
一根不足巴掌长、却水灵鲜嫩的小黄瓜悄然落入破棉袄内兜,清新的气息隐隐透出。
何雨柱不动声色地快速吃完饭菜,抱着雨水挪到杂物间更暗的角落,避开旁人视线。他取出黄瓜,利落切下小半截,又飞快片成薄片。
“雨水,看哥给你带什么了?”他笑着藏好剩余的黄瓜,将几片翠绿晶莹、清香诱人的瓜片放入妹妹手心。
“呀!黄瓜!”雨水惊喜低呼,大眼睛亮得惊人,“哥,冬天怎么有黄瓜呀?”四合院长大的孩子,深知冬日鲜菜的稀罕。
“嘘…”何雨柱做了个噤声手势,神秘眨眼,“哥有点门路,一点点,给雨水尝鲜。快吃,别叫人瞧见。”
“嗯嗯!”雨水用力点头,小心翼翼拈起一片薄瓜,送入小嘴。
“咔嚓”
一声轻响,清甜汁液瞬间在口中迸溅!那属于盛夏的浓郁鲜爽,在凛冬里显得无比珍贵!雨水幸福地眯起眼,小脸写满陶醉。
看着妹妹的满足,何雨柱也笑了。这方寸灵田的微薄产出,成了寒冬里改善生活、补充养分、点亮幸福的小秘密。
恰在此时,后厨深处传来李存义沉稳的吩咐:“小马,把吊汤的老母鸡捞出来控油,我瞧瞧火候。”
学徒应声,从大砂锅中捞出几只炖煮了近两个时辰、油脂丰厚的母鸡,端上托盘。这是为明日几道需高汤打底的精品菜(如开水白菜、清炖狮子头)准备的汤胆。
李存义执筷戳了戳鸡身,又舀起一勺浓白高汤凑近鼻端,眉头几不可察地一蹙。汤色浓白馥郁,但细品之下,油脂的腻感似乎重了些,隐约压住了清鲜本味。
何雨柱正抱着雨水在不远处喝水歇息。
目光掠过托盘里的肥鸡与那勺略显凝滞的汤,一种镌刻在血脉深处的本能,让他一句低语近乎无意识地滑出唇边:
“秋后老母鸡油厚,吊汤撇浮油得勤……尤其汤将沸未沸、起蟹眼泡(指细密均匀的小气泡)时撇,油花聚得最齐整,撇得最干净…不然汤头浓白够香,却易被腻味压鲜,后味发浑,失了清汤的本意…”
声音不高,更像疲惫后的呓语。但在稍显安静的备菜间隙,却清晰地钻入刚放下汤勺的李存义耳中!
李存义执勺的手,倏然凝定!
他缓缓侧首,目光带着洞悉与更深沉的探究,直直落在何雨柱身上。
“蟹眼泡”、“撇油时机”、“油厚压鲜”、“后味浑”、“清汤本意”…… 字字精准,直指这锅汤最细微的症结!这绝非寻常学徒的眼力见识!
「李存义心中豁然雪亮!」 老何(何大清)那家伙,家传的可是正根儿的鲁菜谭家菜!讲究的就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尤其对吊汤的火候、清鲜、去脂有着近乎苛刻的规矩!
柱子是他亲儿子,从小耳濡目染,懂这些门道,再正常不过!
真正让李存义意外甚至惊喜的,不是何雨柱懂(他早知何大清会教),而是这番话里透出的「理解深度」与「精准表述」!
这绝非死背菜谱可得,分明是吃透了其中三昧,且能敏锐洞察问题!这份悟性与味觉天赋,在年轻后生里,凤毛麟角!
“嗯。”李存义面上波澜不惊,只淡淡应了一声,仿佛听了个寻常学徒的闲话。但他接下来的动作,却昭示了听者有心。
他重执细网漏勺,并未立刻动手,而是凝神静观锅中翻腾的汤水。
待汤面由大滚转为细密均匀的“蟹眼泡”时,手腕方猛地一沉、一旋、一撇!动作精准利落,带着一种韵律!
一大片黄亮亮、聚拢得异常齐整的鸡油被迅速捞出!
随着这一撇,锅中汤水仿佛瞬间清亮了几分,一股更加纯粹、更加醇厚的鲜香袅袅升腾!那丝恼人的油腻感,似被悄然剥离!
李存义看着撇出的油脂与锅中更显澄澈的汤色,眼底精光微闪。
他再次瞥向角落里的何雨柱,依旧未置一词,但眼神中那份“孺子可教”的赞许,以及“果然虎父无犬子”的感慨,已浓得化不开。
心中对这个踏实肯干又身负灵性家学的徒弟,评价又悄然拔高了一截。
鸿宾楼后厨,炉火炽烈,锅勺铿锵。
李存义心知,何雨柱的家学底蕴比他预想的更深厚、更通透。而何雨柱的学徒生涯,也因这无意间流露的、源于深厚家学的点睛之语,悄然拐上了一条可能通向更高处的幽径。
他开始期待,这个踏实又灵透的徒弟,未来还能给他带来多少意外之喜?
喜欢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