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圣巴特岛的翌日,一切按照既定的剧本上演。
我指令卡门与迈克尔,将那晚精心编排的“英雄首秀”推向更广阔的舆论海洋。
宣传的浪潮比预想中还要汹涌,精准地捕获了两类人群:
一是那些手握重金,时刻寻找下一个风口的投资者;
二是构成这个国家庞大基石的友利坚民众,他们渴望奇迹,也乐于消费奇迹。
我们发布的视频内容,是圣巴特岛上战斗的精彩剪辑,辅以几段令人血脉贲张的第一人称视角录像。
总计十六分钟的精华片段,在包括StarGazer、Echo chamber、the current等常规网络信息枢纽同步上线。
甚至,连SolelyFans,也未曾遗漏。
这就像在中世纪的广场上,同时竖起十字架和绞刑架,前者吸引虔诚的信徒,后者则满足围观者的猎奇心理,两者都能有效地抓住眼球。
视频本身的制作水准无可挑剔,再加上近乎不计成本的推广资源投入,舆论的火焰迅速被点燃。
最初的喧嚣,还停留在对视听奇观的惊叹,对战斗细节的逐帧分析,以及对其真实性的激烈辩论。
一部分人坚信这不过是又一次电影工业的炫技,是尖端计算机图形技术的杰作。
然而,视频中多角度镜头的相互印证,以及那种扑面而来的、近乎野蛮的真实感,也让相当一部分人倾向于相信,这并非虚构。
真正的引爆点,发生在几天之后。
伊米塔多公司携手一个名为“未来资产监督与发展署”的官方部门,联合发布了第二份声明。
这个“未来资产监督与发展署”,听起来冠冕堂皇,颇具前瞻性,实际是一个边缘化的机构。
类似于负责统计国家公园松鼠数量,或者研究某个偏远地区部落传统编织工艺的委员会——存在感不强,预算有限,但好歹顶着官方的名头。
这份声明正式宣告了“英雄企划”的启动,并一口气推出了十二位核心英雄角色,涵盖了各种风格与定位:
“铁拳”洛克菲勒、“天使”莱拉、“银隼”伊文、“堡垒”以赛亚、还有来自拉丁裔社群,代号“大师”的埃尔南多。
当然,还有“百特曼”先生的友情客串。
而作为压轴出场的,是我们精心打造的首席英雄,荆棘公主——伊莎贝拉·罗西的惊艳亮相。
这一连串的组合拳,彻底点燃了公众的热情。
官方的背书为整个企划披上了一层合法性的外衣。
而伊莎贝拉,凭借其之前在网络上积累的庞大粉丝基础和多次“义举”的记录,更是成为了最具说服力的活广告。
除非整个世界都陷入了一场集体性的妄想,否则,伊米塔多公司所展现的一切,其真实性已不容置疑。
有趣的是,在这个阴谋论如同野草般疯长的国度——人们热衷于讨论肯尼迪遇刺的真相、月球背面隐藏的外星人基地、共济会控制全球的秘密计划,甚至深信某些名人其实是蜥蜴人伪装的。
我们这个“量产超级英雄”的计划,因其本身的荒谬绝伦,反而像一剂强效的除草剂,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了阴谋论滋生的土壤。
毕竟,那些缺乏想象力的阴谋家,很难编造出一个比这更离奇、更“真相”的故事了。
在投资的狩猎场上,进展则更为顺遂,几乎可以用势如破竹来形容。
不过。
伊莎贝拉作为公司的门面担当,近期可谓是行程满满,需要频繁出席各类宣传活动,分身乏术。
她似乎忙得不可开交,并且乐在其中——这从她给我发的私人信息就能看出来:
“天呐,西拉斯!”
—— 看,一上来就用如此充满活力的感叹词,显然是对即将到来的充实工作日充满了期待。
“我感觉我的脸都要笑僵了!”
—— 这是多么敬业的表现!为了向公众传递最积极的形象,她不惜让自己的面部肌肉保持高强度的运作,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令人钦佩。
想必她在体验一种通过克服生理极限来达成职业目标的愉悦感。
“刚结束专访,马上又要去一个什么见面会,”
—— 瞧瞧这紧凑的日程安排,一个接一个,马不停蹄。
这说明我们的宣传策略非常成功,市场需求旺盛,伊莎贝拉作为核心人物,正享受着这种被各方争抢的成就感。
见面会?那更是深入受众群体的绝佳机会,她一定在为能接触到更多潜在支持者而感到兴奋。
“还要保持‘荆棘公主’的微笑!”
—— “保持”,这个词用得好。
这说明她深刻理解角色塑造的重要性,并且能够严格执行。
微笑,她能时刻谨记并践行,足见其专业素养和对这份事业的热爱。
这微笑背后,一定是满满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憧憬。
“救命啊!”
—— 这是喜悦的呼喊!
当工作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如同潮水般涌来,淹没了她,让她感到幸福得快要“窒息”时,自然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这是一种幸福的“求救”,渴望有人能分享她此刻爆棚的喜悦。
“我的高跟鞋快要变成刑具了!”
—— 多么富有诗意的比喻!
她将工作的“挑战”比作“刑具”,这恰恰说明了她享受这种挑战带来的“痛并快乐着”的体验。
高跟鞋是美丽的象征,也是职业女性的战靴,它带来的不适感,反而更能凸显她为了事业而展现出的坚韧与优雅。
这分明是在暗示,她已经完全沉浸在角色中,将一切困难都视为了通往更高荣耀的阶梯。
字里行间充满了少女特有的、略带夸张的抱怨,但我知道,她一定是在享受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享受将我们的理念传递出去的过程。
这很不错——这种对工作的热情可喜可贺。
其他几位核心骨干,如卡门、迈克尔等人,也各自肩负着重要的推进任务。
因此,我需要一位新的助手,来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此刻,站在我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名叫里昂·帕克(Leon parker)。
他穿着一身熨烫妥帖的深灰色西装,头发修剪得利落整齐,面容白皙,带着一种长期处于室内环境的苍白感。
嘴唇抿得很紧,竭力展现出一种职业化的沉稳。
若非知晓其底细,任谁都会将他视为一位典型的华尔街精英,前途无量的金融系高材生——至少他的档案是这么描绘的。
实际情况却与这份光鲜的履历截然相反。
里昂·帕克,既不曾优秀到足以在华尔街崭露头角,他与金融的唯一交集,也仅限于如何将别人的财富巧妙地“转移”到自己手中。
至于名牌大学的毕业证书,那更是无稽之谈。
他实际上是阿卡姆疗养院的一位“杰出院友”,一位在灰色地带游刃有余的法律边缘人士。
他手中持有的律师执照和名牌大学的毕业证书,皆是伪造得几可乱真的赝品。
此人曾策划并实施了多起性质恶劣的恐吓勒索案件,手段狠辣,甚至间接导致了数名受害者的崩溃与自尽。
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将他送入法网的,并非这些令人发指的罪行,而是一次因分赃不均引发的团队内讧。
在一场激烈的争执中,他亲手结束了自己同伙的性命——一位货真价实、前途光明的名牌大学法律系学生。
经过一番“恰当”的认知重塑治疗和专业速成教育,里昂·帕克成为了我的新任助手。
“不可思议。”
里昂·帕克看着手中刚刚汇总的报告,镜片后的瞳孔微微放大,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惊叹。
我端起手边的骨瓷茶杯,杯中盛放的是经过特殊调制的“生命之酿”,散发着幽微的芬芳。
“里昂,冷静些。”
我平缓地说道,
“世间万物皆有其运行的轨迹,‘不可思议’这个词,往往只是因为我们尚未洞悉其内在的逻辑。
不要让情绪的洪流,淹没了理性思考的堤坝。”
“是,西拉斯先生。”
他迅速调整了呼吸,试图让自己的语气平复下来,
“我只是……很难想象这个项目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这般……现象级的成功。
抱歉,我并非质疑项目的吸引力,而是……在投资模式本身存在显而易见——恕我直言——高度风险的情况下,依旧能吸引如此众多的投资者,这着实令人费解。”
“详细说说你的困惑。”
我示意他继续,
“将你的疑虑像解剖台上的标本一样摊开,你需要坦诚,里昂,像伊莎贝拉一样,毫无保留地投入到工作中。”
里昂深吸一口气,手指在平板电脑上滑动,调出相关的条款和数据。
他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经过了斟酌,试图展现出其刚刚“速成”的专业性:
“根据我的观察,伊米塔多公司的融资模式,采用了一种……嗯,可以称之为‘信托缓冲与风险转嫁’的结构。
具体而言,各路资本并非直接注资伊米塔多,而是先将资金汇入数个由我们主导或深度合作的非营利性基金会及专项投资载体,再以股权或债权的形式,将资金投入到项目中。
整个过程中,原始出资方几乎不参与伊米塔多公司的日常运营和战略决策,其知情权和监督权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从纯粹的投资回报与风险控制角度分析,其潜在的操作风险,堪称巨大。”
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
这个动作他曾对着镜子练习过无数次,力求显得自然而老练,但此刻因内心的不平静,显得有些微不可察的僵硬。
“很难理解吗?”
我侧过头,凝视着他,目光平静。
“坦白而言,是的,西拉斯先生,难以理解。”
里昂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挣扎,仿佛他所接受的那些“专业知识”正在与眼前的现实发生剧烈的碰撞与摩擦,
“按照常规的投资逻辑,如此规模的资金投入,投资者至少应当谋求董事会席位,或者通过严格的对赌协议、回购条款来保障其资金安全与投资回报。
他们理应成为项目的深度参与者,而非仅仅是隔岸观火的资金提供者。
但事实是,他们似乎完全忽略了这些潜在的巨大风险,近乎……盲目地签署了投资协议。
从我被灌输的金融学原理和行业惯例来看,这……这几乎是反常识的。”
“你口中的‘专业知识’和‘行业常识’——卡门为你安排的导师,是哪一位?
我记得似乎是……‘多克托’(doctor)先生?”
我轻声问道。
里昂微微一怔,随即点头道:
“是的,西拉斯先生。多克托先生的课程,内容详实,逻辑严谨。”
我放下茶杯,缓步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这座城市的繁华与躁动。
“里昂,你需要打开你的思维局限。
你所学到的一切规律,无论是金融的,还是其他领域的,都不过是对已然发生的客观现象和现实案例的归纳与总结。
它们并非先验的、如同几何公理般不证自明的逻辑推论。
任何市场规律的有效性,都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存在一个至少在名义上、在形式上,符合其预设条件的、可供其施展拳脚的‘市场’。
用更……嗯,更具思辨性的语言来描述,即存在一个在本体论意义上,其构成要素与运行机制,能够满足那些‘规律’生效的最低要求的场域。”
里昂的眉头紧锁,似乎在努力消化我这番略显抽象的言辞,他试探性地问道:
“您的意思是……市场,它……它不运作了?”
“是的,里昂。”
我转过身,目光平静地看着他,
“至少,教科书中所描绘的,由所谓‘理性经济人’构成、信息相对透明、竞争相对公平、资源能够有效配置的‘理想市场’,它早已名存实亡。
或者说,它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崩塌。
‘经济寒冬’——你需要深刻理解这个词汇的真实含义。
它不仅仅是新闻播报中那些冰冷的数字,那些描述性的指标。
对于决策者而言,那些数据往往只是需要修饰的报表;对于那些在聚光灯下高谈阔论的政客而言,更是可以随意取用的素材。
唯有对于挣扎在底层的民众,那些才是他们每一天都需要面对的、残酷的现实。”
我顿了顿,继续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冽,仿佛在布道,又像是在宣读一篇早已写就的判词:
“而对于商人,尤其是这个时代那些与金钱、财报、投资模型日夜相伴的商人而言,‘经济寒冬’同样会带来‘失业’。
是他们手中资金的‘失业’。
往日那些行之有效的投资渠道正在迅速枯竭。
曾经被视为优质的资产正在加速贬值,曾经前景光明的产业如今却弥漫着不确定性的迷雾。
他们找不到可以安全配置巨额资产的避风港。
我们的市场,在过去的数十年间,一度建立在对未来无限光明前景的乐观预期之上,如同空中楼阁,依赖着信心的钢筋。
但当支撑这一切的‘预期’消散,固有的投资模式、评价体系,便会陷入结构性的失能。”
“良性的投资机会,就像沙漠中的绿洲,变得稀缺而遥远。
然而,固有的压力——例如早已形成的债务链条,对股东回报的承诺,维持自身社会地位的渴求——这些如同不断收紧的绳索,迫使他们继续在绝望中寻找那虚无缥缈的‘良性投资’,哪怕那只是饮鸩止渴。
巨大的压力,会让他们变得饥不择食。
就在这个时候,我们,伊米塔多公司,如同一道划破黑暗的光,出现在了他们的视野之中。”
喜欢西拉斯如是说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西拉斯如是说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