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盛京,格物院的书库里弥漫着墨香。林川正在与几位学者校注《满文老档》,窗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
大帅,南京来使到了。吴秀才快步进来,面色凝重,是钱谦益的门生,带着弘光朝廷的册封诏书。
林川放下手中的毛笔:让他们在议事厅等候。
议事厅内,来自南京的使者顾盼自雄。为首的官员四十余岁,身着绯袍,正是钱谦益的得意门生吕大器。
林将军,吕大器微微拱手,陛下念你镇守北疆有功,特封你为辽东郡王,世袭罔替。
随从展开明黄诏书,厅内众将脸色顿变。赵铁柱当场就要发作,被徐承烈按住。
林川平静地问:请问吕大人,这诏书上的陛下,是哪位陛下?
吕大器神色一僵:自然是当今弘光皇帝。
林川端起茶盏,那崇祯皇帝呢?
先帝...已经驾崩。
可有遗诏?陵寝在何处?殉国大臣有哪些?林川连珠炮似地发问。
吕大器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林川放下茶盏:连先帝生死都不明,这诏书,恕难从命。
林将军!吕大器提高声调,你可知道抗旨不遵的后果?
我只知道,林川站起身,大明只有一个皇帝。若是弘光帝愿意归藩,我可保他富贵终身。
谈判不欢而散。但吕大器并未立即离开,而是在盛京住了下来,暗中活动。
三日后,孙小眼来报:大帅,吕大器在暗中接触范景文的旧部,还去了几个旗主府邸。
让他去。林川不以为意,正好看看,还有哪些人心怀二志。
果然,吕大器的活动很快见到了效果。一些对改制不满的官员开始暗中串联,甚至有人提议拥立林川称帝。
大帅,这是他们拟的劝进表。吴秀才呈上一份文书,为首的是原户部侍郎周奎。
林川看都没看,直接扔进火盆:告诉周奎,再敢妄议,以谋逆论处。
这个态度让很多人不解。连徐承烈都私下询问:大帅,如今北方已定,为何不...
为何不称帝?林川接过他的话,因为我要的不是一个皇位,而是一个强大的大明。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消息传来:吕大器秘密会见索伦部使者,许诺若索伦部支持弘光朝廷,可许其自立为国。
终于露出真面目了。林川冷笑,准备一下,我要再见见这位吕大人。
第二次会面在格物院进行。林川特意让吕大器参观了蒸汽机、新式火炮和正在校注的《满文老档》。
吕大人觉得这些如何?林川问。
奇技淫巧,不足为道。吕大器不屑一顾。
是吗?林川指向窗外,就是这些奇技淫巧,让我们收复了辽东,让各族百姓安居乐业。而你们在南京,除了争权夺利,还做了什么?
吕大器脸色铁青:林将军,你这是在侮辱朝廷!
朝廷?林川直视着他,一个连先帝生死都不关心的朝廷,也配叫朝廷?
就在这时,阿林保匆匆进来:大帅,查清楚了。吕大器来之前,先去见了岳托。
这句话如同惊雷。吕大器顿时面色惨白。
好一个弘光朝廷的使者!林川拍案而起,竟然与满清余孽勾结!
吕大器还想辩解,林川已经下令:拿下!彻查他与岳托的关系!
审讯结果令人震惊:吕大器确实是弘光朝廷所派,但私下与岳托达成了协议——若能让林川与南京朝廷对抗,岳托愿助弘光帝削藩。
好一出螳螂捕蝉。林川看着供词,可惜,他们找错了人。
他立即做出一系列决定:
第一,将吕大器及其罪证送往南京,公开弘光朝廷与满清余孽勾结的事实;
第二,加强边境防务,防止岳托趁机作乱;
第三,继续推进辽东的各项改革,不受外界干扰。
这些举措赢得了军民的一致拥护。连原本对林川持观望态度的人,也开始真心支持。
一个月后,南京传来消息:弘光朝廷迫于压力,将吕大器革职查办。但更让人意外的是,郑芝龙派来了密使。
林将军,郑芝龙的使者说,我家主公愿意拥护北京正朔,但希望开放海禁,准许通商。
可以。林川爽快答应,但必须接受朝廷管辖。
这个协议开启了南北和解的进程。而辽东的各项改革,也在稳步推进。
这日,林川巡视新建的学堂,看到旗人孩子和汉人孩子在一起读书游戏,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
大帅,顾炎武不知何时来到身边,如今北方渐定,是否该考虑南下了?
不急。林川望着嬉戏的孩子们,等这些孩子长大,他们会建立一个真正的大同世界。
但他们都明白,南方的割据势力不会坐视北方壮大。新的风暴,正在酝酿。
喜欢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