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皇子行宫正堂内,暖炉里的松木炭燃得正旺,淡淡的松香在雕花窗棂间漫开。
南宫浅月一身红装,坐在六皇子下首,她端着茶杯浅啜了一口,看着六皇子说道:“每年寒冬,冻死的百姓不计其数。
现今,无双有所举动。翊霄,你应该在太子前头行动起来。别怕拾人牙慧,你堂堂正正为民做好事,怕什么?”
六皇子尬笑道:“倒不是怕什么,就是不知每家每户送多少粮才合适?送少了吃不了几天。送多了,城内也未能买到那么多余粮呀。”
南宫浅月笑道:“不一定要大米,像小麦、黍米、粟米这些粗粮,只要能填饱肚子,百姓们素来不挑。
你若觉得采买不便,还可联合城郊的粮商,以低于市价的价格批量收购,既解了粮商的囤粮之忧,也能为你省下不少银钱。”
六皇子微微颔首,“我这就下令去采办。”说着,他看向南宫浅月,试探着说道:“大哥搞了个‘极味鲜’的买卖挺挣钱,咱们没有额外收入,好多事情都不好办呢。”
南宫浅月掩嘴一笑,“你贵为皇子还愁没钱花吗?”
六皇子正色道:“小来来去的钱,自然是有的。但往后,咱们花钱的地方太多了,若不未雨绸缪,怕是捉襟见肘呀。”
南宫浅月微微一笑,“我给你一个炼酒的方子,炼出的酒无色透明,名为白酒,这种酒入口却又带着醇厚的香气,若是装在精致的瓷瓶里售卖,定能卖个好价钱,不比你大哥的‘极味鲜’差。”
六皇子开心至极,忍不住拍掌叫好。
南宫浅月接着说道:“你再去开一家印刷厂,把泥模改成铅模,我写书你来刊印,发到全大禹去,既能赚些书银,还能为你博一个‘好文重儒’的名声”
“好好好!我这就去安排。”六皇子激动的站起来,南宫浅月终于开始发力了。
当晚,三郎包下“玉壶春”二楼,等待着无双公主一行人归来。
不多时,楼梯处传来一阵脚步声,无双公主带着一群官家子女走了进来。
三郎望去,不由得微微一怔——往日里这些官家子女,要么带着几分傲气,要么显得有些轻浮。
可今日却个个面带谦虚的笑容,言行举止都变得温雅有礼,仿佛心灵被什么东西洗涤过一般,每个人的双眼都格外明亮,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澄澈。
尤其是无双公主,连说话的语气都变得平缓之极,完全没了往日的刁钻起伏。
她坐在三郎左侧,眼眶发红,“先生,我打小就从书本里知道‘家徒四壁’‘衣不蔽体’这两个词的含义。
可直到今天,我亲眼看到那些百姓的生活,才真正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家徒四壁,什么是真正的衣不蔽体!
他们实在太苦了,以前我总觉得,他们穷是因为不够努力,是因为懒,可今日一看才知道,他们比谁都肯吃苦,比谁都卖力。
有一个五岁的小女娃,眼睛好大,长的好可爱,只穿着一件单薄的麻衣麻裤,光着两只小脚,脚底板冻得通红,连脚趾头都肿了。
我找了一套最厚最漂亮的红棉袄帮她穿上。她抱着我的脖子说,姐姐你真漂亮!并亲了一下我这里。”
说着转过面颊指了指左脸,“那一刻,我意识到我在做多么重要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一件旧棉袄可能救了小女孩一命,也可能改变她一生。她叫小草,她送了我这个。”
说着无双公主打开荷包,毛帕里包裹着枚绿油油的鸟蛋,“这是她最珍贵的东西了,她一定要送给我。”说完一脸自豪。
她喝了一口茶,站起来大声说道:“我和师母商量好了,我们这里的姐妹兄弟们,往后都去师母的学堂教书,教那些孩子识字算数。对不对?”
“对!”在场的官家子女们齐声回答,声音响亮而坚定。
无双公主又道:“有些特别艰难的孩子我们还会持续关注,会定期给她们送粮,送衣物,帮她们父母找活计,让她们过上温饱的生活。”
三郎站起来大声鼓掌:“你们能有这样的想法,就是有了责任心!你们的父母,一定会为你们今日的所作所为感到自豪。这一杯,我敬大家,也敬将来的各位先生们!”
大家都连忙站起,举起了酒杯,三郎又问了一句:“你们不收工钱吧?”
“不收。”大伙儿哄堂大笑。
三郎喝干了杯中酒,继续说道:“我打算印刷一份报纸,类似于朝报的那一种,不论朝政,只说各种新奇见闻。
比如今天的事。也可以写美食美景,写衣服搭配,写珠宝首饰等等,只要有趣的文章都可以署名刊印在报纸上。然后通过快运送到大禹各地。”
大家都露出了疑惑的表情:少师大人做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干嘛?
只听三郎接着说道:这份报纸可不是免费观看的,需要花一两个铜板来买。
而且,刊登在报纸上的文章会得到一笔稿费,稿费的多寡,取决于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名气。
不过,要想把报纸办好,咱们还需要一些审核官,来把关文章的内容,避免刊登不好的东西。所以,我想问问大家,有谁愿意和我一起做这个活?”
无双公主第一个举手,其他人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犹豫不决。
无双公主看到这一幕,脸上笑容淡去,神色不善,皱眉责问:“怎么大家都不愿意?怕麻烦?”
一位身穿黑色铠甲的年轻将领站起来尴尬地说道:“公主,不是我不愿意,我那水平也做不了审核官。跑腿的事,你尽管吩咐,保管随叫随到。”
无双公主挥挥手让他坐下,接着目光扫过,开始点名:“沈勇,洛云湄,林溶月,温书芹,宋凌萱你们五人都是有名的才子才女,你们就来当这个审核官吧。”
五人站起点头答应下来,书生模样的沈勇问道:“公主,我们对这个报纸一头雾水,连它到底是个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您能详细给我们讲讲吗?”
“我也不知道!”无双公主耸耸肩,转头看向三郎,“先生,你来说说呗。”
三郎微笑道:“这报纸的事情,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这样吧,等一下散了席,如果大家没事的话,可以随我回府小聚一下,咱们详细讨论这个问题。”
那些没被点名的人都露出了失望的表情,少师之名如雷贯耳,在座的谁不想和他多接触,在他面前混个脸熟?
吃过饭后,三郎把五人,连同无双公主和李莫愁,一起请到自己的书房。
从书架上抽出一张报纸版式草图摊在案几上,从报纸的大小、栏目设置,讲到文章的字数要求、审核的流程,耐心地给众人讲解着。
随着三郎的讲解,众人脸上的疑惑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惊讶与郑重。
他们慢慢意识到,这份报纸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既不是为了赚钱,更不是为了好玩。
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所刊登的每一篇文章,很可能会影响到大禹各地年轻人的思想,改变他们的审美,甚至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整个大禹的风气。
用少师的话来说,她们是在引领潮流,站在了大禹的最前端。
也正因如此,众人一致决定,将这份报纸取名为《潮流报》,三郎加了个晚字,最后取名为《潮流晚报》。
随后,他们又定下了报社的人员分工:无双公主担任主编,沈勇和李莫愁担任副主编。
洛云湄、林溶月、温书芹、宋凌萱四人担任责任编辑,负责审核文章;三郎则亲自担任美术编辑,负责设计报纸的版式与插图。
报社的办公地点,也暂时定在了三郎书房里。
临走前,三郎叮嘱众人:“回去之后,你们既要自己动笔写稿,也要通过自己的人脉去求稿——可以找京城的文人墨客,也可以找各自己的父母。
一定要让《潮流报》的第一版一炮而红,让全大禹的人都知道这份报纸!”
众人齐声应下,带着满满的干劲离开了三郎府。
喜欢穿越之:相公你醒了!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穿越之:相公你醒了!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