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太子殿下,晋王朱求桂作为我大明亲王,不但不帮助朝廷体恤爱民,反而在明知八大晋商是在给辽东建奴走私粮食,还将王府的粮食卖给晋商,此举无异于通敌卖国!”
说到这儿,李玉眼神冰冷的瞥了一眼此时跪在地上的晋王朱求桂,继续说道:
“按照皇明祖训,晋王此举应该被剥夺其晋王王爵,押送回京交给大理寺关押!”
听完李玉的说辞,朱慈烺当机立断道:“好,那就按照皇明祖训,罢黜晋王朱求桂之晋王王爵;
其晋王一脉所有嫡系子弟全部押送回京,交给大理寺查办;晋王府的所有田产,金银,粮食等全部充入皇帝陛下内帑!”
“臣 山西按察使 李玉接旨!”负责一省刑狱的李玉,听到朱慈烺的旨意之后,立刻躬身接旨!
听到朱慈烺和李玉的说辞,原本跪在朱慈烺面前痛哭流涕的晋王朱求桂,立刻挣扎着从地上起身,然后歇斯底里的朝着朱慈烺大吼道:
“太子,虽然你是大明储君,但是我晋王的爵位可是太祖爷当年册封的,你没有权利罢黜本王的亲王爵位,即便是陛下想要罢黜本王的爵位,也要想焚香祭祖,向祖宗说明本王的罪状之后才可以...”
“哼哼!朱求桂,你可认识此物?”面对歇斯底里的朱求桂,朱慈烺拿出了离京的时候,崇祯皇帝赐下的尚方宝剑!
朱慈烺手持尚方宝剑对着朱求桂说道:“在本宫离开京师西巡陕西之时,陛下曾赐予本宫尚方宝剑,在西行路途之中,本宫持此尚方宝剑有先斩后奏之权!”
看着象征着皇权的尚方宝剑,晋王朱求桂仿佛浑身的力气在一瞬间都被抽走一般,浑身瘫软的倒在了地上!
“来人啊,传令曹变蛟 李若琏,率领三千营的一个千户骑兵,前往太原,将晋王府给本宫抄了,所有财物 地契 粮食等全部运回大同府;晋王府所有直系子弟全部请来大同,同废晋王朱求桂一同进京!”
伴随着朱慈烺的一声令下,此时后厅内的所有人顿时浑身一个哆嗦;一个承袭了二百多年的亲王爵位,还是封号仅次于‘秦王’的晋王爵位,皇太子殿下说废就给废了?
随后,四名东宫卫进入后厅,将废晋王朱求桂和世子朱审烜押了下去并看押起来;因为其原本晋王的身份,朱慈烺并没有下令将朱求桂父子二人下狱,仅仅是看押起来,这也算是给这个传承二百多年的王爵,最后的一丝体面!
处理完晋王一事之后,锦衣卫的人立即开始着手审讯同为晋商的靳良玉和田生兰!
半个时辰之后,伴随着靳良玉的招供,代王朱鼎渭也步入了晋王的后尘;看着被皇太子殿下的东宫卫如同死狗一般拖出去的代王朱鼎渭,沈王朱效镛不禁长长的呼出一口气!
因为就在刚刚,在田生兰的供词中,已经证明了他沈王以及沈王府,并没有牵扯到此次给建奴走私粮食一事之中。
不过,即便如此,沈王朱效镛仍然没有完全放下心来;毕竟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朱慈烺看着此时仍然噤若寒蝉的神王朱效镛,便将审讯剩余几家晋商的事情交给了李岩以及赵雍等人,他自己则是示宜沈王朱效镛和其出去单独走走!
大同府,府衙的一处花园之中,因为冬天已经来临的原因,此时的花园之中已经尽显一派颓势,枯黄的树叶以及凋零的花瓣铺满了整个花园;
看着眼前一派颓势的花园,沈王朱效镛的心情不禁一阵阴沉;此时他更有些猜不透眼前这位皇太子殿下的意图了!
正当沈王朱效镛有些不知所措的时候,一直走在前面的朱慈烺率先开口说道:“沈王,按照咱们朱家的辈分算算,咱还得称呼您一声王叔祖呢!”
“臣惶恐,臣不敢!”沈王朱效镛立刻非常恭敬的说道!
朱慈烺非常无奈的笑了笑,然后继续说道:“沈王,您看这眼前这这破败花园,像不像咱们大明此时风雨飘摇的江山?”
“这??”沈王顿时被朱慈烺这样的说辞给惊得无话可说,可是他在心里却喃喃道:“眼前的这位好像是崇祯二年才出生吧?算算今年也才七岁而已,可是这个明明只有七岁的孩童怎么会有这么强硬的手段呢?”
朱慈烺见身后的神王并没有吭声,然后便继续说道:“沈王您一定觉得本宫是在夸大其词吧?”
“太子殿下您多虑了 ,眼下我大明虽然北方各省不断地有农民起义军祸乱地方,可是我大明江南的鱼米之乡的根基还在,等过几年北方的旱灾有所缓解,在经过陛下的励精图治,我大明江山定能...”
“唉~!”沈王朱效镛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朱慈烺一声长叹打断,然后朱慈烺继续发表自己的看法说道:
“在这一次的‘晋商案’之中,本宫还是非常欣慰的,至少咱大明的藩王之中,还是有像沈王您这样为我大明朝廷考虑的王爵的;今日本宫叫您出来,希望王爷您在未来山西有旱灾或者蝗灾的时候,能够尽一份微薄之力,尽量的救济一些灾民!”
“请太子殿下放心,救济百姓乃是臣的分内之事,臣定然会谨记太子殿下您的教诲!”
对于沈王的保证,朱慈烺并没有多发表意见,仔细的整理了一番说辞之后,朱慈烺对着沈王问道:“沈王,如果将来朝廷允许藩王们自由经商和参加科举入仕,您感觉如何?”
听着朱慈烺这没头没尾的一句话,沈王朱效镛的脑袋一时并没有跟上朱慈烺的思路;说完这句话的朱慈烺则是朝着沈王善意的一笑,然后出言道:
“沈王,本宫还有事儿,就不和您多聊了,稍后请沈王您将今日之事如实给朝廷上一份奏折吧,本宫今晚将会设宴为沈王以及二位大人接风!”
说完之后,朱慈烺便朝着府衙的方向离开了,留下沈王一个人的身影在秋风之中独自凌乱。
喜欢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