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让心中愤懑难平,却碍于朝堂威严,只得强压怒火。但这更添其心头之恨。
刘宏难以置信:王仲行伍出身,怎会...莫非泰山未降大雪?
未等臣子回应,皇帝又自我否定:断无可能!北海、琅玡等地尽遭雪灾,岂会独漏泰山?
众臣议论纷纷:
必是谎报灾情,隐瞒实况!
这般暴雪竟无伤亡,简直荒谬!
此乃陛下登基以来最大雪灾,怎会无人殒命?
这厮,为求功名竟如此不择手段!
... ...
卢植却肃然行礼,沉声道:陛下!泰山郡非但降雪,且雪势之盛不逊于各州郡!
刘宏讶异:那为何...
卢植从怀中取出一封锦帛:陛下阅此信便知,为何唯有泰山郡能免于雪患!
刘宏挥手:呈上来!
小黄门接过信笺奉予天子。
满朝文珷仍困惑不解。
在他们看来,天灾终究是天命。
人力岂能抗天?纵是王仲又如何?便是天子亦难逃天谴!
只见皇帝目光急扫帛书,骤然显露惊容,深吸凉气凝视卢植:爱卿所言...当真?
卢植斩钉截铁:千真万确!臣尚携有王仲呈献其岳丈蔡邎的手炉貂裘,确是御寒圣品!
皇帝兴致盎然:蔡邕竟是王仲岳丈?
卢植答道:正是!蔡邕言天子犹罹寒苦,为臣者岂敢独享珍物,故珍藏未用。
皇帝微微颔首:蔡卿忠心...朕确许久未见蔡卿了。
张让暗自愕然:蔡邕这老儿拍马功夫倒愈发精妙,这些年闲居倒没白费!
袁隗等人大惑不解,从未听闻蔡邕有此言论,与往日清高形象大相径庭。
实则!
此语非蔡邕所言,乃卢植与其叙谈时,有意曲解其意。
那日蔡邕执蔡琰家书,不住喃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蔡琰曾听王仲提起过这番话,便在信中记录下来,辗转送达洛阳城中的父亲手中。
蔡邕原是为天下贫寒学子着想,才执意拒绝使用暖手炉与貂裘御寒!
然而......
卢植这老狐狸竟暗中偷换概念,将天下寒士悄然替换成了!
不过王仲这次确实又立下奇功,而且是足以彪炳史册、流芳百世的创举。政治人物向来擅长借势发力,何况王仲还是蔡邕的乘龙快婿,这现成的东风不借白不借!
卢植轻轻击掌,侍从立即捧着暖手炉和貂裘步入大殿。
那黄铜暖炉呈椭圆造型,约三寸高,恰好能拢在掌心。炉身錾刻着繁复的缠枝纹,顶盖布满蜂巢状的透气孔,配着便携提环,做工极为考究。
不仅天子,满朝文珷都被这精巧物件吸引,目光齐刷刷聚焦过来。皇帝更是亲自步下御阶,绕着暖炉左右端详,眼中尽是赞叹之色。
卢卿,这暖炉该如何使用?天子饶有兴致地问道。
臣为您演示。卢植边说边打开炉盖,倒入烧红的炭块,先放入银霜炭,再合上盖子......
妙极!皇帝频频颔首,看得入神。
请陛 ** 验。卢植将暖炉呈上,试试这温度可还合宜?
皇帝迫不及待接过来,双手交叠覆在炉上。暖流立刻顺着掌心涌向四肢百骸,让他舒服得眯起眼睛。殿内寒气逼人,愈发衬得这暖炉珍贵难舍。
好个巧物!天子龙颜大悦,想不到王仲一介珷夫,竟有这般巧思!快把那貂裘也呈上来!
卢植抖开貂裘时,整张雪白毛皮在殿中熠熠生辉。这裘衣不像军中粗犷款式,江南绣娘用金线在领口袖间刺出云纹,尽显雍容华贵。单是看着就让人觉得暖意融融。
谁说老祖宗不懂潮流!
皇帝刘宏瞪圆了眼,下巴都快惊掉了!
卢植麻利地给圣上裹上大氅,系紧领口示范道:“陛下若出宫,只需将兜帽这么一戴——”话音未落,柔软的貂毛已贴上天子耳廓。刘宏眯眼叹道:“蔡卿有心了!这貂裘当真妙极!”
文珷百官盯着那件华贵裘衣,眼红得能滴出血来。五更天的朝堂寒气刺骨,大臣们冻得像群鹌鹑,膝盖抖得咔咔响。皇帝越夸,他们越是抓心挠肝想摸上一把。
卢植全然不顾同僚目光,又献上件稀罕物:“此乃王仲所制耳罩,若嫌戴帽闷热,用这个护耳也是极好的。”刘宏将两团棉絮往耳畔一按,暖意霎时窜上天灵盖,抚掌大笑:“奇巧!当真是奇巧!”
“王仲还说寒气最毒脚底,特意做了御寒的踏雪靴。”卢植说着掏出四只皮靴,“高的护膝,矮的束踝,各备两双替换。此子思虑周全,孝心可鉴呐!”
刘宏摩挲着靴筒感慨:“得婿如此,蔡卿好造化!”忽又正色道:“难怪泰山郡无雪灾,若百姓皆得此物,莫说三日的雪,便是三年又何惧?”
“陛下谬矣!”卢植连忙摆手,“貂裘岂是寻常人家穿得起的?百姓多用羊毛袄,倒是这踏雪靴普及些。可夜里才是最难熬的——总不能让百姓裹着衣裳睡成腌菜吧?”
皇帝急得拍腿:“那他们如何过夜?”
卢植嘴角微扬,心中暗想:总算等到你这条大鱼咬钩了。
他立即恭敬行礼:皇上,王仲仅用三个月就将泰山郡的房屋改造完毕,还安装了一种叫地暖的装置,正是凭借此物,让泰山郡的百姓在寒冬也能温暖如春。
皇帝面露诧异:地暖?这是何物?
卢植显然有备而来。
他迅速从怀中取出一幅绢布,上面详细绘制了地暖系统的构造图,展示了如何让房间化身暖阁、将床榻变成暖炕的奥秘。
不仅宦官张让惊讶,就连大将军何进、太尉袁隗等满朝文珷都明白了卢植的真实意图——这个老家伙是要把王仲再往上推,助他登上刺史之位!
简直岂有此理!
这下不单是张让、何进不满意,连袁隗等人都看不下去了。有好事不先告知众人,现在要升官了反倒要大家支持?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便宜事?
这纯粹就是 ** 裸的嫉妒在作祟!
但此刻的卢植根本无暇顾及这些闲言碎语。他决心要为天下苍生谋福祉——将王仲发明的地暖推广到全国各地,真正实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宏伟理想!
什么 ** 的官场算计!
走自己的正道,让那些眼红的小人嚼舌根去吧!
没错!
现在的卢植就是这般洒脱!
陛下容禀,这个坑洞名为工作坑......
卢植被甲执锐般仔细向皇帝解释,生怕遗漏任何关键细节。
若得不到皇帝首肯,所有计划都将化为泡影。
虽然皇帝刘宏时而似懂非懂。
但卢植始终保持着极大耐心反复讲解。
不多时,皇帝便完全掌握了地暖系统的工作原理。
稍等,我正在根据您的要求
大殿之上,卢植正向天子阐述着地暖构造,众臣皆侧耳聆听。杨彪、袁隗这般聪慧之人,早已参透其中奥妙。
越是明白,便越是震惊!
那王竖子确有过人之处,这般奇思妙想,当真令人目眩神迷!
若此物当真可行,倒真能令天下贫寒之士尽展欢颜。
然总有愚顽之辈跳出来作梗。
只见张让跨步出列,这阉竖虽心机深沉,却偏要与卢植为难。
陛下!老奴以为此物虽是取火之法,但隔着重土,如何能保暖?老臣实在难以信服!
赵忠亦闪身上前,他见不得卢植得意,定要搅乱这局。
张常侍所言极是。况且火乃凶物,若稍有不慎,反成滔天之祸!陛下试想,夜深人静时突遭烈火,岂非比天灾更可怖?
天子闻言挑眉,似是觉得有理。
何进此时也出列道:末将虽不懂这地暖,但战场上火攻之威,足以令三军覆没!
言下之意,若泰山起火,后果不堪设想。
狠毒!当真心肠歹毒!
想当初朱儁举荐孙坚时,卢植等人百般阻挠,如今连何进也来作对,他岂会放过这报复良机!
只见那人一个箭步上前,抱拳行礼道:圣上明鉴,昔日臣与皇甫嵩将军在长社之战中,仅凭一场火攻便歼灭了波才十余万黄巾军。这火攻之术凶险万分,稍有不慎必引火烧身,届时悔之晚矣。
朝堂之上顿时哗然:
此话不假!火势无情,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比雪灾有过之而无不及。
确实如此。雪灾尚能保留全尸,火灾却是玉石俱焚!
王仲此人胆大妄为,竟敢在泰山全境推广地暖。
......
面对群臣的非议,卢植泰然自若。
他早有准备,岂会坐以待毙?
陛下容禀,卢植从容解释道,真正的火源只限于工作坑内,烟道中不过烟雾缭绕,根本不会引燃房屋。
刘宏仔细思量,觉得确有道理。
可群臣岂肯罢休?立即轮番诘难:
水火难测!工作坑中的火苗怎会安分守己?
正是!即便不窜入烟道,若引燃梁柱,房屋必塌无疑。
......
万幸当时尚未讲究什么环保治理。
否则这群人定会拿环境保护做文章,给卢植安上各种罪名。
果然不出所料!
优柔寡断的皇帝又开始举棋不定,这耳根子软的速度简直令人发指!
卢植深吸一口气。
罢了!只能使出 ** 锏!
他郑重行礼,朗声道:陛下明鉴,泰山能安然至今,必有独到之处。这些浅显道理,王仲岂会不知?
皇帝闻言颔首。
卢植趁势进言:既然王仲能未雨绸缪防范雪灾,又怎会疏于防火?
皇帝豁然开朗:此议甚妙!若能兼得,岂非美事一桩?
侍中卢植趁机进谏:陛下不妨遣使亲赴泰山查验,若王仲确有良策,既可惠泽苍生,更能成就千秋美名。
龙颜大悦,着即组建使团前往考察。若地暖确有效用,朕当颁行天下!
中常侍张让疾步出列:老奴愿往一探究竟。
大将军何进拱手道:控火之术关乎军务,臣请随行。
一时间 ** 之声此起彼伏。经卢植谏言,最终钦定张让、卢植、何进、袁隗、毕岚、朱儁六人出使。不料万年公主刘莹执意随行,更被特命为使团主事。
泰山郡守府内,王仲阅罢卢植手书,苦笑着递给幕僚赵普:恩师此番真是给我出了道难题。
赵普快速扫过信函,脸上立刻浮现喜色:主公,圣上派特使前来视察,这可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待主公声名远播之时,圣上龙颜大悦,升官晋爵指日可待!
王仲不以为然地挥手示意,什么加官进爵,此刻他满脑子都是如何壮大泰山根基,为五年后董卓之乱早做准备!
赵普等人何尝不是这般想法?
只是二人思考问题的角度略有不同罢了。
若能获得更 ** 职,王仲就能掌握更多资源,成就一番大业。
赵普郑重抱拳:主公放心,此事交由在下安排,定让视察团宾至如归,尤其要让公主殿下满意!
喜欢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