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在甄俨和糜竺的意识中,他们来到了一个富丽堂皇的府邸。
这个环境令人惊讶,尽管雕刻精美且有人守卫,却空无一人。
两人的眼神中透露出疑惑与不安,突然他们感觉到一阵风力席卷而来,接着整个身体似乎开始悬浮上升。
他们被带着越飞越高,视野也开始逐渐缩小,直到整个府邸如同指甲盖般微小。
紧接着他们发现自己已飞入云霄之上,白云遮蔽视线但继续上升。
此刻他们看到前方矗立着一座巨大的牌坊,周围环绕着若隐若现的宫殿群。
他们站在牌坊前,背后是俯瞰的大地,感到迷茫和无助。
此时一道白衣胜雪的身影出现在眼前,宛若仙人般悬空而立。
他们顿时惊慌,并纳头拜倒。
白衣身影示意他们抬起头来,他们抬头一看发现竟然是靖王!他们的惊讶无以言表,眼前的身影与民间祭奠的靖王画像几乎一模一样。
白衣身影确认了自己的身份是靖王刘胜。
他告诉甄俨和糜竺,这次将他们征召到此处是为了向他们解释如何打赢这场经济战。
得知 ** 后,甄俨和糜竺内心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他们终于确认了传闻的真实性,并且第一次近距离目睹了靖王的威严和神秘力量。
最后靖王对他们说:“这次将你们征召而来,只为商讨一件重要之事。”
刘胜提出了一项经济策略计划,意图针对曹操的豫州进行经济打击。
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经济战的例子,如北宋与西夏的食盐贸易冲突。
北宋时,西夏利用食盐贸易大赚北宋钱财,导致北宋朝廷采取多种措施应对。
包括降低盐价,联合其他势力不买西夏的青白盐,停止售卖紧缺物资茶叶和衣物等,形势逆转后双方达成协议,史称庆历协议。
现在,刘胜发给糜竺和甄俨两份经济作战计划表。
在现实里,刘备在等待他们看完计划表后醒来,最终等到他们醒来后并未责备他们并准备了饭菜酒招待。
秋意浓时,树叶枯黄,秋风骤起。
邺城之中,一间府邸的偏殿内,糜竺与甄俨坐于首位,下方聚集了众多商贾,其中更有刚从幽州而来的大商苏双、张世平。
此时已是现场人物汇聚,商贾界的代表人物几乎齐聚。
甄俨环顾众人后,开口直言:“此次聚会之目的已然清晰,我也不再赘言。
我们所面临的,是一场关乎商贾群体未来地位的战斗。
自商鞅变法以来,商贾在社会中的地位一直低迷尘埃。
但今日,我们背靠朝廷与皇叔,定要用手中的钱资扬名天下!”
话语间,偏殿内众多商贾的眼神坚定无比,他们决心在此次机会中,向天下人证明自己的价值。
糜竺转向苏双和张世平,询问幽州商贾的参战意愿。
苏双斩钉截铁地回应道有八成商贾愿意并肩作战,但仍有二成因风险而犹豫。
糜竺对此表示理解,并从商本就是以利益性命为先,不敢冒险也在情理之中。
众多商贾看向甄俨,期待他指示开始行动。
甄俨身为朝廷商业司的司长,虽无法左右朝廷局势,但在商贾中已属高位令人羡慕。
此时他承担起了领导之责,需决定何时开始这场改变商贾地位的战斗。
副司长糜竺亦表态支持,并鼓励所有人富贵险中求,个人魄力将决定成败。
曹操召集众人下达命令:“明日启程,全员南下兖州。”
接着指示:“到达兖州后,第二天立即开始,命令军队大量收购邻豫州的粮食、布匹等战略物资。
五天内,要让豫州境内一粒粮米也看不到,尤其要重视对颍川郡的收刮。”
秋高气爽,晴空万里。
颍川与许昌落叶泛黄,一片秋意。
在府邸里,程昱向曹操报告最新情况:“主公,近期豫州的许多商贾集体迁移到兖州。”
曹操虽对商贾群体不以为意,但对程昱的提醒留了一个心眼。
商贾重视利益而忽视忠诚。
而近期从豫州迁移到兖州的商贾可能意味着某种不寻常的现象。
曹操说:“商贾追求利益,这是常态。”
当程昱再次提醒有兖州将士接应这些迁移的商贾时,曹操开始重视起来。
“这是否意味着他们已投向刘备?”
曹操思考片刻后命令程昱深入调查此事。
程昱受命离去后,曹操转向荀彧询问:“文若,孙坚和刘表的态度如何?”
当前曹操与刘表、孙坚结成联盟。
曹操的豫州与刘备的兖州、徐州接壤,形势紧张。
曹操打算向孙坚和刘表求援,但二者各有私心,不会轻易支援。
荀彧告知曹操,有人在豫州大肆收购粮米,怀疑是要提供给刘备。
曹操得知后非常生气,命令程昱调查此事。
风暴在颍川郡内悄然蔓延,许昌为中心,四周的粮米告急。
家中之人询问粮食采购情况。
城中粮食短缺引发恐慌,父子二人焦虑不已。
以往安稳的许昌,如今粮米售罄,百姓忧心忡忡。
父亲决定前往西城寻找粮食,尽管价格高昂,但为生活所迫,百姓只得接受。
然而,掌柜的强硬态度及粮食短缺情况令人绝望。
豫州各地粮食价格飙升,甚至出现有钱难买的情况。
布匹市场也受到冲击。
曹操得知消息后愤怒异常,询问荀彧缘由,得知大量收购导致物资紧缺。
秋季已至,冬日的脚步愈发临近。
若民众缺乏粮米和冬衣支撑,必将难以度过这个严冬。
届时,各地必将陷入混乱。
当前许昌城内,虽有粮米布匹商铺,但价格高涨,一石粮米竟需千钱方能购得,此情形前所未有,情势愈发严峻。
颍川的情况最为严重,需从其他郡县调运粮米布匹以作支援,否 ** 愤难平。
曹操闻讯后大怒,对粮米布匹的流向展开调查。
程昱禀报,追查过程中发现粮米布匹似乎被焚烧殆尽。
曹操震怒,这些商贾难道不知粮米和冬衣是诸侯与百姓的过冬必备物资吗?他们的行为无异于两败俱伤。
商贾虽损失了钱财、人力和物力,但曹操的豫州也失去了重要物资。
曹操皱眉斥道,此事恐怕不简单,背后或有更大的动作。
程昱也认同,粮米布匹只是开始。
曹操在殿内来回踱步思考对策,后吩咐荀彧先从豫州其他郡县调粮米布匹以稳定人心,再遣使者至江东、荆州向刘表、孙坚借粮米和冬衣。
他认为唇亡齿寒的道理刘表、孙坚两人必然懂得。
荀彧领命离去。
曹操目光转向程昱,命令道:“仲德,调动所有暗卫,将这些暗中收购战略物资的商贾一网打尽。”
曹操刚掌控豫州不久,此次事件让他愤怒。
他明白,若是外地商贾所为,定有本地人相助。
程昱拱手领命。
在兖州陈留郡的尉氏县,距离豫州仅二十里之遥。
某府邸的大殿内,气氛凝重。
甄俨、糜竺、苏双、张世平等人齐聚一堂,脸上均带着凝重的神色。
张世平将收到的消息告知众人,他们所收购的粮米已全数被焚烧,但曹操已从汝南一带调粮以补充颍川郡的粮米供需。
苏双表示手底下的伙计行动迟缓,没料到豫州的官吏和军士反应如此迅速。
甄俨叹气,提及刘备出发前的嘱咐,指出曹操极难对付。
他们虽然行动迅猛,但最终结果未能如愿。
之前收购的粮米虽成功将价格拉高,引发豫州百姓的民怨,但后续跟进环节出错,导致物资无法运出豫州,只能焚毁。
糜竺提及曹操手底下也有情报机构,名为暗卫。
多次战乱中,曹操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这也启发了甄俨。
“物资被焚,实为无奈之举。”
对方有暗卫相助,使得粮米、冬衣等物资难以隐藏。
“他们利用汝南等郡的物资弥补市场空缺,我们应如何应对?”
众人向甄俨寻求策略。
甄俨沉思片刻,结合当前局势,他已有对策。
一声“不”
,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甄俨道:“正因曹操调集其他郡县物资来弥补颍川市场,我们才有机会。”
他继续分析:“粮米、冬衣是民生的关键,关乎稳定。
若民食不足、衣着不暖,必生乱局。”
甄俨的话让众人陷入深思。
大殿内气氛紧张,甄俨继续:“此战刚刚开始,若曹操无反应,那将无趣。”
豫州商贾损失惨重,但甄俨鼓励他们:“投资难免有风险。
本轮计划,我们必将盈利。”
他坚定地说:“在经商方面,我们皆翘楚之才,何惧之有?”
这番话让众人重燃信心,振奋起来。
甄俨最后强调:“接下来,我们要速战速决,一战定乾坤!”
甄俨正与众商贾讨论下一步行动计划。
他解释称,要将所有资金征调到尉氏县,进入兖州并非难事,关键在于解决民生问题。
他提出之前豫州粮食和冬衣供应不足的原因并非计划问题,而是执行不力。
甄俨决定亲自前往豫州坐镇。
虽然有人提醒主公曾命令他们以性命为重,不得轻易进入豫州地界,但甄俨认为只有亲自到场才能提高效率。
针对如何对付豫州的暗卫,他表示会联系锦衣卫协助。
同时,他也提出改变现有的士农工商排位,提高商贾地位。
即便刘备极力提升商贾地位,但商贾在社会中依然饱受轻视,被视为贪婪与背信弃义的象征。
读书人因其治国能力而获得地位,商贾们渴望证明自己,表明商业与经济手段亦能决定国运。
甄俨激励众多商贾,拿出地图逐一分配任务,决定亲自坐镇颍川郡许昌。
各路商贾纷纷响应并准备行动。
甄俨与糜竺分工合作,糜竺负责留守兖州联系各郡消息。
甄俨独自一人之际,突然见到靖王现身赐予逃遁符篆。
刘胜的手一挥,闪烁着星芒的符篆便落入甄俨手中,告诉他性命攸关之时可捏碎以保自身安全。
甄俨未及道谢,靖王已不见身影,手中的符篆真实存在。
他仔细端详符篆上的文字。
喜欢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