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詹晓阳睡得格外沉。没有闹钟的催促,没有盘旋在脑海里的解剖图谱和药理公式,甚至连梦里都只是一片宁静的黑暗。直到窗外透进冬日清亮的天光,他才自然醒来。
睁开眼,一种久违的、饱满的松弛感包裹着全身,仿佛每一个细胞都得到了彻底的休息。
他躺在硬板床上,听着宿舍楼里逐渐响起的、不同于平日的喧闹——那是归心似箭的同学们收拾行李的声响。寒假,真的要开始了。
他慢悠悠地起床、洗漱,感觉精神前所未有的清爽。今天上午学校要开结业大会,之后,偌大的校园很快就会空下来。
去大礼堂的路上,人流如织。学生们提着大包小包,脸上洋溢着解放的喜悦和对回家的憧憬。就在这人潮中,一个熟悉的声音喊住了他:
“晓阳!”
他回头,看见玉雪师姐正笑着朝他走来。师姐今天穿了一件红色的棉服,显得格外精神。
“师姐!”詹晓阳也笑了,“你们啥时候回家?”
“是啊,老乡们约好了,今晚在学校再住一晚,明天一早包车回饶北老家。”玉雪师姐说着,打量了一下詹晓阳和他身边的刘小惠,“你们呢?跟我们一起回吗?现在登机报名。”
詹晓阳摇摇头,语气平静却坚定:“谢谢师姐,我和小惠先不回去了。我们商量好了,留在潮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玉雪师姐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笑着拍了拍他,“行啊,多锻炼锻炼是好事情。不过不要太年底回,不然不好坐车,都跟家里说过了吗?”
“已经跟家里说好了,他们支持。”詹晓阳点点头,随即想起一事,郑重地说,“师姐,正好碰上你,麻烦你个事。帮我通知一下江铃师姐、基思师兄,还有詹清容他们几位老乡,就说我詹晓阳感谢大家入学以来的照顾,想请大家吃个便饭。今晚,就在南春桥头的那家大排档,务必赏光。”
其实师姐和老乡们都不知道詹晓阳一边上学一边在搞副业。
玉雪师姐眼睛一亮,爽快应承:“行啊!没问题!包在我身上!他们肯定高兴!”她又看了看刘小惠,打趣道,“你可得把我小惠妹子照顾好咯,知道没?”
刘小惠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那说定了,晚上见!”玉雪师姐挥挥手,汇入了人流。
结业大会在大礼堂举行,无非是校领导总结学期工作,强调假期安全,叮嘱大家合理安排时间,勿忘学业等等。台下学生们的心思早已飞回了各自的家,会场里充满了嗡嗡的低语和躁动的气息。詹晓阳安静地坐着,思绪却已飘向了接下来的寒假规划:三个摊点的稳定运营、新摊点的开发、年关礼盒的推广、另外他打算把南春桥摊点脱手给陈姨,接下来他只做供货商……大会没多久就结束了,随着一声“放假”,人群如同决堤的洪水,欢呼着涌出礼堂。
校园里瞬间变得更加喧闹,到处都是告别的声音和拖着行李奔赴车站的身影。詹晓阳和刘小惠逆着人流,没有回宿舍,而是准备去牌坊街的邮政储蓄所。詹晓阳的背包里面鼓鼓囊囊的,是这几天三个鹅肉摊的营业款,得有三四万,他特意留到今天才去存。
来到邮政储蓄所,相比之前,詹晓阳更加从容。他将书包递给刘小惠,示意她去柜台。刘小惠接过沉甸甸的书包,走到窗口,熟练地将里面一沓沓整理好的钞票递进去。
“存三万。”她轻声对柜员说。
这次的柜员还是那位年轻男职员,他看到刘小惠再次递出远超寻常的现金,脸上已经没有了最初的惊诧,只是例行公事地确认了一句:“又是营业款?”语气平淡,仿佛见的不是两个存巨款的高中生,而是普通的储户。
“对。”刘小惠点点头。
点钞机哗哗作响,手续很快办妥。看着存折上新增的数字,詹晓阳心里踏实了不少。这笔钱,是他寒假生意扩张的底气。
五万!刘小惠捧着存折,还特意亲了一口。可心里还是一抖一抖的,要不是这个“老乡好”,她咋会见过这么多个零。
刘小惠的哥哥在省城上中专,她也上中专,其实家里负担还挺重的,要不是在深圳的舅舅平日里的关照,家里别提有多难了。
而如今,光“老乡好”发的“利是钱”得有两千多,她准备回家时给哥哥贴布用。
存完钱,已是中午。两人在开元寺附近找了家干净的小店吃了午饭。饭后,詹晓阳并没有急着回去,而是对刘小惠说:“走,小惠,我们逛逛,给师兄师姐们买点东西。”
开元一带是潮城的老城区,商铺林立,不乏售卖潮城特产的老字号。詹晓阳细心挑选着:给玉雪师姐和江铃师姐买了上等的潮州三宝(老香黄、老药桔、黄皮鼓),滋阴润肺,适合女孩子;给基思师兄选了一盒品质不错的凤凰单丛茶,知道他喜欢品茶;给詹清容和其他几位老乡则买了些特色的潮汕点心,如腐乳饼、绿豆饼等。他挑选得很认真,既要体现心意,又要实用实惠。
“师兄师姐们刚入学时帮了我很多,这点心意不算什么。”詹晓阳一边付钱,一边对刘小惠说。刘小惠看着他,心里觉得,这个在生意场上精明果决的少年,其实有着非常细腻和感恩的一面。
买完特产,大包小包的,两人回到了卫校。宿舍楼里比上午空荡了许多,不少房间已经大门紧锁。詹晓阳感到一阵深深的疲惫袭来,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长期紧绷后的骤然放松。他对刘小惠说:“我实在撑不住了,得睡一会儿。你也回宿舍休息一下吧,傍晚我们再去南春桥。”
刘小惠看着他眼下的乌青,心疼地点点头:“好,你好好睡。”
詹晓阳回到自己那间已经有一半床铺空了的宿舍,倒头就睡。这一觉,睡得天昏地暗,连梦都没有。如果不是心里还惦记着晚上请客的事,他恐怕能睡到第二天天亮。直到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将房间染成橘黄色,他才悠悠转醒。这一觉补足了精神,他感觉整个人都活了过来。
他起身洗了把脸,叫上刘小惠,两人先去了南春桥市场的鹅肉摊。黄爸爸已经按照约定,把今天三个摊点的账都代收了。摊位上,陈姨正在做最后的清扫。
“黄叔,辛苦了。”詹晓阳接过黄爸爸递过来的布包,里面是今天的营业款。他快速地和刘小惠一起核对了一下账目,然后将鹅肉的成本款结算给黄爸爸,又给陈姨发了当天的提成,再给黄爸爸和陈舅舅发了“利是包。”
“晓阳,明天开始怎么安排?”黄爸爸问。
“明天照常,陈桥店和新桥摊那边,您按时送货就行。南春桥这边,陈舅舅盯着。我明天主要跑跑年关礼盒的事。”詹晓阳简单交代了几句。
账目两清,黄爸爸和陈舅舅结伴回家去了。詹晓阳和刘小惠则提着那几大包沉甸甸的潮城特产,来到了南春桥头那家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的大排档。
天色已暗,大排档的灯泡发出暖黄色的光,灶火熊熊,锅铲碰撞,食物的香气混合着烟火气,营造出热闹非凡的市井氛围。詹晓阳熟门熟路地找了一张靠河边的空桌,和刘小惠一起把特产放在旁边的空椅子上。
他拿起油腻腻的菜单,开始点菜:卤水拼盘、白灼虾、清蒸鱼、炒芥蓝、椒盐鱿鱼、芋头烙……都是潮汕地区家常又体面的菜式,当然,少不了他带来的招牌狮头鹅。他点得很用心,既要够分量,又要味道好,务求让师兄师姐们吃得满意。
点完菜,让老板先上了几碟花生、咸菜之类的开胃小菜和一壶热茶。詹晓阳和刘小惠便坐了下来,望着桥下黝黑河面上倒映的点点灯火,安静地等待着。
忙碌喧嚣的一天即将结束,这个夜晚,是属于感恩和欢聚的。寒假的序幕,就在这充满人情味和食物香气的等待中,正式拉开了。
喜欢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