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战争往往是一件豪情万丈的事情,似乎只要几个军官和太太们演绎一段你死我活的爱情,然后大家你来我往几回,最后大家一下觉醒了什么思想,部队哗啦一下冲上去,鬼子就被打垮了。
其实,在真正的司令部,战争只意味着三件事。
无聊,繁琐,熬夜。
许粟当上部队长官后,唯一得到的,就是无穷无尽的工作。
济源的战事和剿匪的战火,到了许粟面前,就只剩下了数寸厚的报告。
枪声和鲜血,已经淡出了许粟的视线,他面前的文字,就是他的战场。
剿匪一开始,许粟面前的电报就已经堆积起来了。弹药补充报告,粮草补充报告,衣物补充请求,兵员补充报告,等等一系列要求补充后勤的电报像雪片般飞了过来。
部队还没出营门,已经在嗷嗷待哺了。
等到战斗打响了,城防司令部就更加忙碌了。
谷小麦返回司令部看望送来的小女孩的时候,就被堵在门外十来分钟。
司令部有自己的规矩,要让汇报紧急情况的参谋先进,然后是有正经事情的军官。
谷小麦是请了假,回来探望平民的,自然要排在后面。
好不容易通过路口哨兵的排查,又要接受司令部警卫的盘问。
等到经过重重关卡的检查后,谷小麦来到的地方,也不是许粟所在的指挥部。
他在一个路口,已经被哨兵引导走了,军医院和城防司令部不在一起。
城防司令部分为两个部分,外围一系列的机构在山脚下的一个村子里,这里是普通事务的处理地点,一般的事务就在这里处理了。
像是通行证的发放,各类物资的具体调动,人员的流转,都在这里批示公文后完成。
这些闲杂人等是见不到许粟的。
许粟的指挥部设立在山里的山神庙里,指挥部和外面的机构通过电话线联系。
这既是为了司令部的安全,也是为了推掉各路人马的宴请。
山里已经被警卫营封锁了,入山的道路口又被司令部机构挡住了,鬼子根本确定不了许粟司令部的位置,也就没有办法突袭。
而且剿匪战斗开始后,第一战区来说情的人络绎不绝,许粟已经被他们搞烦了。
这些国家蛀虫,他们难道不知道鬼子十几万大军已经在黄河边上磨刀霍霍了吗?
许粟实在想不通,这么紧张的时候,他们怎么还有闲情逸致搞这一套。
其实这就是许粟太有良心了,对国府这些官员的心思还没摸透。
许粟之所以有紧张感,是他对鬼子进攻很担心,想着要是守不住,鬼子来了,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怎么办。
这是心里有国家,心里还想着百姓,才会有的担忧。
国府官员心里根本没有国家,他们就没有良心,自然不会紧张了。
国家丢了几座城池,百姓又被鬼子杀了多少,对于国府官员来说,真的有关系吗?
有关系的,反而是许粟现在剿灭的这些土匪,以及从各地搜刮上来的大批钱财。
这可都是他们的钱,他们只关心这个。
至于国家荣辱,民众安危,这和他们这些刀笔吏有什么关系。大不了,继续给鬼子继续当维持会长呗。
常说国军部队军纪不好,事实也是这样。
国军烧杀抢掠,屠村灭寨,都是家常便饭。
但是要是和国府的官员一比,国军又显得纪律严明起来。
这些地方上的老爷,往常要是遇见许粟这样搜刮地主财产的人,早就组织人马把人杀了。
只不过许粟现在力量太强大,又占着大义名头,所以才一时半会没有办法,只能托关系不断向许粟施压。
实际上,现在国府内部,已经有议员向光头开始不断抱怨了。
光头当然是软骨头,当天就发电报怒斥许粟,要求他赔偿乡绅钱财。
系统安排的陈氏兄弟这个朋友,也在不断发电报,要求许粟住手。
归根到底,双方的立场就不一样。
许粟抗日,是为国家,为民族打的。亲眼见到鬼子的暴行后,只要能把历史维持在胜利的道路上,许粟是不惜一切代价的。
光头抗日,是为了他的权力。为了这个目的,他抗日就根本不坚定。抗战在他的嘴里,有时是犯罪,有时是荣耀,有时又可以放弃。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他也是不惜一切代价的。
在44年这个明眼人都知道鬼子必定失败的时刻,光头当然是不可能像往年一样去投降,但是他的抗日也是有条件的。
那就是绝不能威胁自己的利益。
这对国府中许粟的朋友来说也是一样的。
即使是系统已经绑定了他们和许粟的好感度,但是陈氏兄弟杀的有好感的人多了,许粟终究不能太过分。
要是许粟真的践行了三民主义,四大家族还怎么维持他们的统治呢。
对于上层的压力,许粟只能一边拿出证据在官面上为自己辩白,一边又打钱财拿出一部分来上下打点。
然后,许粟在洛阳地区全面戒严,把多嘴上报的乡绅都投进大牢了。
妈的,光头打不到,这种杂碎也敢捣乱。
许粟又不是搞慈善的,七十二般酷刑都给他们上了一遍,看他们还会不会多嘴了。
当然了,这只能管用一两个月,事情到底还是会被捅破的。
不过,许粟已经没有时间了。要不是没有办法,许粟也不想在现阶段抓的这么紧。
随着四处情报逐渐汇集而来,洛阳的防御部署也在不断加强。
直接的结果就是,许粟口袋已经空了,缺钱缺到两眼冒绿光了,只能借洛阳地区地主的钱财一用了。
要知道,一发普通山炮炮弹的价钱就顶一个中农一年的收入。
现在许粟需要的炮弹一万发都打不住。
更不要说,许粟已经探查到,鬼子的战车第三、第六师团频频调动。
要用步兵扛着装甲冲锋,战防炮就必不可少。
战防炮现阶段,只有美军可以供给,这可就又要一大笔钱。
而且洛阳环城工事上,加固要用的木材、地雷、铁丝网、混凝土,都要花销。
这些可不是部队编制表上的物资,都是要许粟真金白银买来的。
而且光是把物资买下也不行,还有运输、安置、调配等等一系列工作要民夫来完成。
许粟的这八万部队,补给的后尾沿着铁路线,一直能延伸到关中的西安。
这条补给线上到处都要花钱,按照最低标准算,五个民夫保障一个战士来算,四十万后勤人员,每天也要花四万大洋来维持。
这还是许粟按照国府征集民夫的办法,极尽苛待之能事,才能把钱省到这个地步。
打仗,就是烧钱,不是一般的烧钱,是拿真钱当纸钱烧。
洛阳的枪声还没响,金山银山就烧掉了。
不过好消息是,情报方面有了意外收获。
随着拉网剿匪的节节胜利,最大的走私商队也被围死在了渡口。
虽然走私商队火力实在强大,清一色的美军装备,都是汤恩伯从远征军手里走私来的好东西。
要是撞见普通的国军杂牌团,说不定还会被反推。
但是他们撞见许粟的部队,就没有救了。
十几轮迫击炮如雨点般倾泻而下,走私商队的防线迅速崩溃。他们惊恐地四处逃窜,试图躲避这致命的炮火。
然而,这只是开始,紧接着是几轮波次的冲锋。
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走私商队。走私商队的成员们虽然拼命抵抗,但在正规军的强大攻势面前,他们的抵抗显得苍白无力。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走私商队中的日军顾问也没能逃脱,但面对如此强大的攻击,他们也无法逃脱被消灭的命运。
最终,这支夹杂着日军顾问的走私商队,在黄河渡口的废墟里被彻底消灭。
这次战斗,加上侦察营对济源县城的不断围攻,鬼子部队终于被调动了。
走私商队不只是鬼子和汤恩伯两方的盈利渠道,也是鬼子插向第一战区深处的楔子。
历史上,这些走私商队带进来的鬼子,可是把国军的河防防线搅得大乱,最终,国军经营了几年的防线轻易被打穿了。
鬼子为了救这支走私商队,调动了他们的河防部队来救援。
只不过孟津一带的河防部队已经被许粟专门加强过了,依托河防工事,缠住鬼子河防部队一两天还是没有问题的。
而走私商队抵抗了一天,就被剿灭了。
鬼子的河防部队只能无功而返。
走私商队没有救到,济源那里又出了问题。
搜索营会同八路军区主力连续攻击,打得城里的鬼子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求救。
鬼子要增援济源,只有三个方向的部队可以动用。
太原方向的鬼子主力,鬼子的河防部队,以及集结在黄河边上始终找不到的鬼子要参加一号作战的部队。
河防部队已经被调走了,鬼子只能集结太原方向的部队来增援。
但当他们走到一半的时候,386旅从太行山里窜了出来,给鬼子布了个口袋阵。
鬼子以为围攻济源的是八路主力部队,路上警惕心稍弱了一些。
结果一个大意,被老八路打了个正着。
这个时间点,鬼子野战已经打不过八路了,何况是伏击战。
鬼子增援不成反而丢盔弃甲的逃了回去。
万般无奈之下,鬼子的部队终于动了。
“司令。”参谋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把电报递给许粟:“调出来了,调出来了。”
喜欢抗战:后勤充足,以血入局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抗战:后勤充足,以血入局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