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生生辰这日,天刚蒙蒙亮,义庄里就没了往日的清净。蓝盈早早守在厨房,灶台上的大锅冒着热气,里面炖着的鸡汤咕嘟作响,鲜香的味道顺着窗户缝飘出去,引得刚醒的文才围着厨房转圈圈。红嫣则拿着昨日染好的红绳,在石桌上编着小小的平安结,打算给秋生当生辰小礼物,阿瑶坐在一旁帮忙理线,小菊妖趴在桌边,手里攥着个没吃完的糖人,时不时抬头看一眼忙碌的众人,眼里满是好奇。
萧承晨起时,正见墨龙在院外劈好的柴堆旁整理木料——昨日订的家具虽没到,但墨龙想着给秋生搭个小架子,放他平日里练道法用的桃木剑和符纸。墨羽从空中落下,爪子上抓着一束带着露珠的野菊,化成人形后递到萧承面前:“大人,黑羽让小妖们在森林里摘的,说生辰日子,摆着好看。”
萧承接过野菊,指尖的温和尸气轻轻扫过花瓣,沾在上面的露珠瞬间变得温润,没了凉意。“拿去插在石桌旁的陶罐里,”他对墨羽道,又看向刚从东厢房出来的九叔,“任府那边,我昨日已经让人递了话,韩书娟该快到了。”
九叔刚把桃木剑挂回墙上,闻言点头:“有你这句话,任老爷定然不会为难她。秋生这孩子,年年生辰都盼着他姑妈来,就是怕任府活计紧,抽不开身。”话音刚落,就见秋生揉着眼睛出来,身上还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青色短打,看到院里的动静,眼神瞬间亮了——石桌上摆着红绳,灶房飘着香味,连院角都多了几束新鲜的野菊,显然是为他的生辰准备的。
“师傅,师叔,”秋生走上前,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好意思,“其实不用这么麻烦的。”
“傻孩子,生辰是大事,哪能马虎况且你也十六了?”九叔拍了拍他的肩膀,刚要再说些什么,就听到义庄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伴随着一个温和的女声:“秋生,姑妈来了!”
众人转头看去,只见门口站着个穿着素色布裙的妇人,手里提着个布包,脸上带着些许赶路的薄汗,正是秋生的姑妈韩书娟。秋生眼睛一亮,立刻跑了过去:“姑妈!你怎么真的来了?任府的活计不忙了吗?”
韩书娟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把布包递给他:“有你师叔呢,昨日任老爷特意找我,说给我放了假,还额外给了五两银子,让我好好陪你过生辰。”说着,她抬头看向萧承,恭敬地行了一礼,“多谢萧道长了,若不是你,我今日怕是真的来不了。”
萧承颔首,语气平和:“秋生是九叔的徒弟,也是我师侄,他的生辰,该有人陪着。快进来坐,蓝盈在炖鸡汤,很快就能开饭。”
韩书娟跟着众人走进院里,目光扫过四周,忍不住有些惊讶——往日冷清的义庄,今日竟格外热闹,不仅有秋生、文才,还有两个穿着道袍的年轻人(阿星、小月),以及几个容貌秀丽的男女(墨龙、墨羽、红嫣、蓝盈),连石桌上都摆着新奇的风车和糖人,角落里还坐着个抱着小妖灵的女子(阿瑶),一派温馨和睦的景象,半点没有传闻中义庄的阴森。
“这位是?”韩书娟看向九叔,眼神里带着几分疑惑。
“这是我的大徒弟阿星,二徒弟小月,”九叔指着阿星和小月介绍道,又指了指墨龙等人,“这些都是萧承的朋友,也是义庄的,你不用拘束。”
阿星和小月立刻起身,对着韩书娟拱了拱手:“韩姑妈好。”墨龙和墨羽也跟着点头示意,红嫣则把刚编好的平安结递过去:“韩姑妈,这是给你的,不值钱,当个念想。”
韩书娟连忙接过平安结,心里暖暖的:“多谢姑娘,麻烦你们费心了。”她打开手里的布包,里面是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青色长衫,“秋生,姑妈给你做的新衣服,你试试合不合身,往后练道法,也能穿得整齐些。”
秋生接过长衫,指尖碰到布料,只觉得软软的,心里一阵发烫。他连忙走到东厢房,换上新衣服出来——长衫的尺寸刚刚好,衬得他比平日里精神了不少,文才凑过来,笑着打趣:“师哥,你穿这件衣服真好看,比之前那件旧的强多了!”
小菊妖看到秋生的新衣服,也从阿瑶怀里伸出小手,咿呀地叫着,像是在夸赞。阿瑶笑着晃了晃手里的铃铛,清脆的铃声响起,像是在为秋生庆贺。
这时,蓝盈从厨房走出来,擦了擦手:“可以开饭啦!鸡汤炖好了,还有炒青菜和红烧肉,都是秋生爱吃的。”
众人立刻围到石桌旁,墨龙主动去厨房帮忙端菜,他力气大,一手端着一个大碗,稳稳当当的,没洒出半点汤汁。阿星则帮忙摆碗筷,小月坐在韩书娟身边,陪着她说话,问起酒泉镇和任家镇的近况,韩书娟一一应答,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
萧承把之前从省城买的折扇拿出来,递给秋生:“生辰礼,之前忘了给你,今日正好。扇面上的山水,是省城有名的画师画的,扇骨也结实,你练道法累了,还能用来扇风。”
秋生双手接过折扇,打开一看,扇面上的山水栩栩如生,风一吹,还能闻到淡淡的竹香,他连忙道谢:“多谢师叔,我很喜欢!”
文才坐在一旁,手里把玩着之前萧承给的玉佩,见秋生得了新礼物,也不羡慕,反而笑着说:“师哥,你有折扇,我有玉佩,咱们都有师叔给的礼物!”
韩书娟看着这一幕,心里满是欣慰——秋生父母走得早,一直跟着九叔,以前日子过得清苦,生辰也只是简单过过,如今有萧承的体恤,有九叔的疼爱,还有这么多朋友陪着,显然是过得很好。她从怀里摸出一个小小的布包,递给秋生:“姑妈没什么好东西,这是攒的一点碎银子,你拿着,想买点什么就买,别委屈了自己。”
秋生连忙摆手:“姑妈,我不要,你在任府做工不容易,银子你自己留着用。”
“让你拿着你就拿着,”韩书娟把布包塞进他手里,“这是姑妈的心意,你要是不收,姑妈该不高兴了。”
九叔在一旁笑着劝道:“秋生,就收下吧,这是你姑妈的心意。”秋生这才收下布包,小心翼翼地放进怀里。
蓝盈端上最后一碗长寿面,上面卧着一个荷包蛋,撒着葱花:“秋生,快吃长寿面,吃了长命百岁,往后道法越来越厉害!”
秋生接过面条,拿起筷子,先夹了一口,温热的面条滑进嘴里,带着鸡汤的鲜香,还有家的暖意。他眼眶微微发热,看向众人:“谢谢师傅,谢谢师叔,谢谢姑妈,谢谢大家……”
“谢什么,快吃吧,面要凉了,”九叔笑着说,众人也拿起碗筷,一边吃着饭,一边聊着天,气氛格外热闹。
文才吃着红烧肉,含糊不清地说:“师哥,明年你生辰,我们还这么过好不好?到时候我给你编个更大的草蚱蜢!”
阿星笑着接话:“明年我和小月也来,到时候教你新的道法,算是给你的生辰礼。”
红嫣也说:“明年我给你编个更好看的平安结,再用我的火苗给你烤些果子吃。”
蓝盈点头:“我给你做你爱吃的红烧肉,炖更鲜的鸡汤!”
秋生听着众人的话,用力点头,嘴里的面条也变得更加香甜。他知道,往后的生辰,再也不会只有一碗简单的面条,他有了师傅,有了师叔,有了姑妈,有了这么多家人和朋友,再也不是孤单一人了。
萧承坐在一旁,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指尖的尸气愈发柔和。墨龙坐在他身边,安静地吃着饭,偶尔帮蓝盈递个碗碟;墨羽则拿着一个糖人,慢慢喂给小菊妖,怕小家伙吃得太快噎着;阿瑶坐在角落,轻轻晃着铃铛,铃声和众人的笑声混在一起,格外悦耳。
没过多久,黑羽妖王带着两个小妖,从森林里过来了,手里还提着几只新鲜的野兔:“大人,九叔,听闻秋生小友过生辰,我让小妖们抓了些野兔,给大家添个菜。”
萧承点头:“有心了,让蓝盈拿去处理吧。”
黑羽妖王应着,把野兔递给蓝盈,又对着秋生拱了拱手:“秋生小友,生辰快乐,往后若是有小妖敢在任家镇附近捣乱,你尽管找我,我定帮你收拾它们!”
秋生连忙起身道谢:“多谢黑羽妖王。”
韩书娟看着黑羽妖王,又看了看一旁的墨龙、墨羽,心里虽有些惊讶(看出他们并非凡人),但见众人都习以为常,也没多问——她知道,萧承和九叔都是有本事的人,他们的朋友,自然也不是普通人,只要这些人对秋生好,对义庄好,就足够了。
夕阳西下时,生辰宴才渐渐散去。韩书娟要回任府,秋生送她到义庄门口,反复叮嘱她注意身体,别太累了。阿星和小月则打算留在义庄住一晚,明日再回酒泉镇,顺便和九叔请教些道法问题。
萧承坐在石桌旁,看着秋生送完姑妈回来,脸上还带着笑意,心里也多了几分暖意。九叔走过来,递给她一杯茶:“今日倒是热闹,秋生这孩子,总算过了个像样的生辰。”
“嗯,”萧承接过茶,指尖碰了碰茶杯,茶水微微泛暖,“往后,义庄会一直这么热闹下去的。”
院角的野菊在夕阳下绽放,灶房里还残留着鸡汤的香味,小菊妖趴在阿瑶怀里,已经睡着了,手里还攥着一小块糖渣。墨龙和墨羽在整理碗筷,红嫣和蓝盈在清洗盘子,阿星和小月则在和秋生、文才讨论道法,偶尔传来几声笑声。
喜欢灵僵护道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灵僵护道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