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热浪席卷着京华,四海集团总部内,不同部门的议题如同不同频率的声波,交织碰撞。
当吴伟带着他那雄心勃勃却又重若千钧的“全国24小时物流网”构想离开后,技术副总裁刘健,这位平日里大多沉默地沉浸在代码世界中的极客,脸上带着罕见的凝重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敲响了云游办公室的门。
刘健是云游高薪从海外挖回来的技术大牛,不善言辞,但对技术有着近乎偏执的专注和热爱。
他负责着四海集团最核心也最烧钱的技术板块,包括“叮叮”和“视觉”的底层架构、算法优化,以及最为艰深的——
四海手机操作系统的研发。
“云总。”刘健的声音有些沙哑,眼中有血丝,显然又经历了连续的熬夜。
“刘总,坐。
看你脸色不太好,是手机系统那边遇到难题了?”云游示意他坐下,直接问道。
他对刘健的风格很了解,不是遇到真正的坎,他不会轻易露出这种表情。
刘健重重地坐下,没有寒暄,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调出复杂的代码界面和性能测试图表:“云总,我们自主研发的‘逐浪’操作系统,在最新的原型机上测试,遇到了严重的瓶颈。”
他的语气带着技术人员的直白和焦虑。
主要是系统流畅度和稳定性。尤其是在多任务切换、大型应用加载和长时间运行时,卡顿、掉帧、甚至死机的情况比预期要多得多。
我们尝试了各种底层优化,但效果都不理想。
他指着一条波动剧烈的性能曲线。
更深层的问题是应用生态。
除了我们自家勉强适配的几个应用,几乎没有任何主流第三方应用为我们的系统做优化。
开发者不愿意为一个用户量未知的新系统投入额外成本。
没有应用,手机就是块砖头。
而要吸引开发者,又必须先有足够的用户……
这几乎是个死循环。
刘健叹了口气,脸上写满了挫败感,我们投入了巨大的研发力量,但谷歌的Android和苹果的ioS生态壁垒太高了。
他们的系统经过多年迭代,有海量开发者支撑,有成熟的开发工具链。
我们从头做起,太难了……
短期内根本看不到追上的希望。
我甚至怀疑,我们坚持自研系统这条路,是不是一开始就错了?”他甚至提到了竞争对手,“就像曼芯科技的苏总说的,我们是不是真的只是在做‘组装’和表面的‘模式创新’,缺乏核心技术的突破?”
办公室内陷入了沉默,只有服务器机柜隐隐传来的嗡鸣声。
云游能感受到刘健话语里的沉重压力和无助感。
巨大的投入看不到产出,技术前景一片迷茫,这对于一个技术领军者来说,是最大的煎熬。
云游没有立刻回答,他起身给刘健倒了杯水,然后走到窗前,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
他理解刘健的挫折,但也看得更远。
他知道移动操作系统是智能生态的绝对核心,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否则未来必将受制于人。
他转回身,目光平静却充满力量地看着刘健。
刘总,首先,我要明确告诉你,自研系统的战略方向,绝对没有错。
现在受制于人,未来就会被人扼住喉咙。这一点,无论多难,都必须坚持。
他的话先给刘健吃了一颗定心丸。
“但是,”云游话锋一转,“坚持不代表要钻牛角尖,一条路走到黑。
遇到瓶颈,我们可以调整策略和战术。
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笔。
第一,心态上,不要怕失败。
操作系统是软件领域皇冠上的明珠,研发过程注定充满挫折。
现在的每一次失败,都是在为最终的成功积累经验。
我希望看到的是持续改进的测试数据,而不是一次完美的成功。”
“第二,技术上,可以考虑更开放的思路。”云游写下了一个关键词“开源”。
“我们是否可能,不是完全从零开始闭门造车,而是基于某种开源的底层内核,进行深度定制和优化?这样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集中精力解决更上层的用户体验和应用框架问题,而不是重复发明轮子。”
刘健眼睛微微一亮,似乎被点醒了什么。
“第三,生态上,必须打破死循环。”云游又写下“合作”二字。
我们是否可以尝试兼容?
比如,在‘逐浪’系统上内置一个高质量的Android运行时环境?
让Android应用能够无缝在我们的手机上运行?
先解决‘有无’问题,让用户拿到手机就能用上所有主流应用。
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完善我们自己的原生应用生态,吸引开发者。
他看向刘健,眼神锐利,这可能需要解决复杂的兼容性和性能问题,技术挑战很大。
但比起凭空创造一个生态,这是否是一条更可行的路径?
甚至,未来我们是否可以将自己的某些核心能力,比如账户体系、支付、推送服务,打包成开发工具,反向提供给Android和ioS的开发者,先让他们习惯我们的服务?
刘健彻底陷入了沉思,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敲打着代码节奏。
云游的建议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他从自我怀疑和技术死胡同里跳了出来。
“开源……兼容……渐进式生态……
他喃喃自语,眼中的迷茫逐渐被新的思考光芒所取代,“是的,这样……技术上虽然依旧复杂,但路径清晰了很多!我们可以先保证用户体验不落后,再图谋长远!”
云游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要有太大压力。我给你时间,也会持续投入。
你的任务不是立刻拿出一个完美超越Android和ioS的系统,而是带领团队,找到一条可行的、可持续的演进路径,一步步朝着自主可控的目标前进。
下次汇报,我希望看到的是基于新思路的技术方案和路线图,而不是性能焦虑。
刘健猛地站起来,脸上的疲惫被一种重新燃起的斗志所取代。
“明白了,云总!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我立刻回去召集团队,重新评估技术路线!”
他抱着电脑,几乎是小跑着离开了办公室,仿佛迫不及待地要回到他的技术战场。
看着刘健离开的背影,云游轻轻呼出一口气。
技术攻坚,尤其是操作系统这样的底层核心,是一场漫长而痛苦的马拉松,比拼的不仅是技术实力,更是战略耐心和信念。
他知道,自己刚才指出的方向,在技术上同样充满了未知的挑战。
但至少,这给了刘健和他的团队一个可以发力、可以看到希望的目标。
喜欢学渣开局,身价万亿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学渣开局,身价万亿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