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着远超预期的巨款,麻松山、牛晓云和于振军三人再次踏上了前往望海屯的路途。这一次的心境与初次看海时的新奇探索截然不同,更不同于后来为筹集船资而深入老林的搏命冒险。他们的脚步沉稳而有力,目标明确,眼神里充满了实干家审视评估的锐利光芒,以及一种即将实现梦想的、压抑不住的兴奋。那鼓鼓囊囊的背包里,不仅装着厚厚的人民币,更承载着整个团队的期望和一份对未来的沉重承诺。
重返望海屯,渔村似乎还是那个渔村,咸腥的海风,低矮的渔舍,修补渔网的老人。但村民们看他们的眼神却有了微妙的变化。“青榔头市”上天价卖出百年老参的消息,早已通过跑买卖的人传了回来,与之前他们救助玳瑁、勇闯深海的事迹叠加在一起,让这群“山里人”在渔民们眼中蒙上了一层传奇般的色彩。敬佩、羡慕、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
王老汉早早就在村口等着了,见到他们,脸上笑开了花,用力拍着麻松山的肩膀:“好小子!真让你办成了!俺就知道你们不是一般人!快,家里去,酒菜都备好了!”
然而,麻松山此刻却无心饮酒。寒暄过后,他直接说明了来意:“王大爷,酒先不忙喝。咱们这次来,就是专程为买船来的。钱备足了,就等着您老给掌掌眼,挑条好船!”
王老汉见他们如此雷厉风行,也收起了笑容,神色认真起来:“中!买船是大事,是得抓紧!俺早就帮你们打听了一圈了!眼下正好有几条船要出手,有两条是邻村的老伙计年纪大了干不动了,船况还行;还有一条是公社淘汰下来的旧机帆船,毛病可能多点,但底子好,收拾收拾能用;最近还有条新船……就是贵得吓人。”
“走!现在就去看看!”麻松山一刻也不想等。
于是,在王老汉的带领下,他们开始了密集的“看船之旅”。这个过程,远比他们想象中要复杂和考验眼力。
看的第一条船是邻村一位老渔民的木壳渔船,有些年头了,保养得却还算精心,船板厚实,但柴油机老化严重,跑起来黑烟滚滚,噪音震耳欲聋。于振军仔细查看了船舱和轮机,摇了摇头,低声道:“机器磨损太厉害,后续维修成本高,怕是经不起大风浪折腾。”
第二条是公社淘汰的那条机帆船,吨位稍大,有简单的船舱,但问题更多。船底附着着厚厚的海蛎子,需要彻底清理保养;木质部分有几处明显的腐朽痕迹;帆具也破旧不堪。王老汉坦诚地说:“这船得下大力气收拾,买起来便宜,后续扔进去的钱和时间少不了。”
牛晓云绕着船走了一圈,用手指敲击了几处船板,又钻进机舱看了看,出来后面无表情地说了两个字:“太破。”
连续看了两条都不满意,气氛有些沉闷。王老汉搓着手:“要不……去看看那条新的?就是价格……”
“看!”麻松山毫不犹豫。买船是长久之计,宁可贵点,也要买个踏实。
那条新船停靠在稍远一点的避风坞里,是一条八成新的铁壳机动渔船!约莫二十吨左右的排水量,船身刷着蓝白相间的油漆,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台崭新的柴油机矗立在机舱里,散发着机油和钢铁的气息。驾驶室虽然简陋,但仪表齐全,甚至还带着一台老式的无线电通话器。甲板宽敞平整,适合作业。
一看这船,三人的眼睛都亮了!这才是他们想象中的船!
船主是个精瘦的中年汉子,穿着沾满油污的工作服,正拿着工具在调试机器。见王老汉带人来看船,便介绍起来。这船是他亲戚从大连那边弄过来的,原本想着自己用,结果家里出了事急用钱,才不得不转手。机器刚大修过,船体结构完好,各项手续齐全。
麻松山强压下心中的激动,看向牛晓云和于振军。牛晓云不用招呼,已经利落地跳上船,这里敲敲,那里摸摸,重点检查了船壳有无锈蚀、焊缝是否牢固,又启动了一下柴油机,倾听运转的声音,查看排烟颜色。于振军则更关注船舱的密封性、电路安全以及各种证件手续是否合法有效。
船主看着牛晓云那专业无比的检查动作,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态度也更加认真起来。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仔细查验,牛晓云跳下船,对麻松山微微点了点头,低声道:“船况不错,机器有劲,值这个价。”于振军也查验完了手续,确认无误。
麻松山心里有了底,开始和船主谈价。船主开口就要价五千五百块,远远超出了他们最初的预算。但面对这条几乎满足他们所有期望的船,麻松山实在不愿错过。
于是,一场艰苦的拉锯战开始了。麻松山充分发挥了山里人特有的韧性和精明,既表现出强烈的购买意愿,又毫不让步地砍价。他指着船身几处细微的划痕,说着机器运转时一丝几乎听不见的杂音,又强调一次性付现款的便利。于振军在一旁适时补充,计算着后续添置网具、缴纳费用的成本。牛晓云虽然不说话,但抱着胳膊站在一旁,那冷冽的气场本身就给人一种不容欺瞒的压力。
王老汉也在一旁帮着敲边鼓,说着麻松山他们的实在和信誉。
船主原本奇货可居的心理在这轮番攻势下渐渐动摇。最终,经过近两个小时的磨牙,价格最终定在了五千一百五十块,并附带船上现有的一些缆绳和两个旧渔筐。
这个价格,几乎掏空了麻松山他们带来的所有现金,但看着这条崭新的、即将属于他们的铁壳船,每个人都觉得值!
签下一式两份简单的协议,点清厚厚几沓钞票,船主仔细验过后,脸上露出了笑容,将一串沉甸甸的钥匙交到了麻松山手中:“哥们儿,爽快!船是你们的了!祝你们以后出入平安,鱼虾满仓!”
握着那冰凉的、象征着所有权力的钥匙,麻松山的手心因为激动而微微出汗。他深吸了一口带着海腥味的空气,感受着钥匙沉甸甸的分量,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情。
于振军仔细地将各种证件收好。牛晓云则再次登上船,抚摸着冰冷的舵轮,眼神专注,仿佛已经在规划着未来的航线。
王老汉看着这一幕,感慨道:“好啊!真好!咱们望海屯,又添一条好船!还是你们这帮山里娃娃有魄力!”
拥有了船,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麻松山让于振军立刻带着手续返回林场,一是报喜,二是将留在家里的大部分资金带来,用于后续添置网具、雇佣人手以及必要的维修保养。他和牛晓云则留了下来,开始熟悉这条新船。
他们给船起了个名字,叫“兴安号”,寓意着来自兴安岭的祝福,也象征着山林与海洋的联结。名字请村里写字最好的老先生用红漆精心描绘在船头两侧,格外醒目。
接下来的几天,麻松山和牛晓云几乎泡在了“兴安号”上。跟着王老汉和原来的船主学习驾驶技巧、熟悉机器性能、了解各种仪表的用法。麻松山学得极其认真,每一个按钮、每一个阀门都要问清楚作用。牛晓云则对机械部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天赋,很快就能处理一些简单的小故障。
望着停泊在港湾里、属于他们的“兴安号”,麻松山知道,梦想的蓝图,已经绘下了最坚实的一笔。接下来的,就是如何驾驭它,在这片广阔的蓝色疆场上,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喜欢重生八三拒接班:扛枪猎熊震林场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重生八三拒接班:扛枪猎熊震林场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