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识核心对t能量的模拟实验与对虚空坐标的深度推演,虽已极尽谨慎,但其过程中散逸出的那丝独特而隐晦的“虚无”波动,终究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荡开的涟漪悄然越过了东宫的边界。
首当其冲的仍是冷宫老者。他几乎将全部心神都用来窥探东宫与那地下遗迹的关联,对这新出现的、与遗迹同源的波动异常敏感。他清晰地感知到,那东宫灵胎并非仅仅在“研究”遗迹,而是在尝试“复现”那种力量!
“狂妄!真是狂妄!”老者心中骇浪翻腾,枯槁的手指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虚空星力,岂是凡俗所能驾驭?一个不慎,便是引火烧身,神魂俱灭!”但惊骇之余,那难以抑制的贪婪再次灼烧着他的心智,“可它若真能成功……哪怕只是掌握一丝皮毛……那其中蕴含的奥秘,足以让老夫超脱此界,乃至窥得长生久视之门!”
他再也按捺不住,决定兵行险着。他不敢直接攻击东宫,却将主意打到了那处地下遗迹本身。既然灵胎能从遗迹中获得启发,那他为何不能?若能在遗迹中找到更多关于虚空之力的线索,甚至找到控制或汲取这股力量的方法,或许就能反过来制约乃至掌控那灵胎!
他立刻秘密派遣手下最擅长土遁和隐匿的“蜃楼”修士,不惜代价,绕过东宫灵网的监控范围,从更深远的地下迂回,试图直接潜入那处遗迹所在区域。他要抢先一步,挖掘遗迹的秘密!
几乎在同一时间,隐居西山的云胤真人与妙音尼,也通过天道感应,察觉到了那持续不断、且似乎略有增强的虚无波动。
“此灵对虚空之力的探究,越发深入了。”云胤真人面色凝重,“虽未见其贸然接触坐标,但长此以往,难保不会出事。虚空之力如野马,驯服则日行千里,失控则万劫不复。我等既受命观察,不能坐视不理。”
妙音尼颔首:“然强行干预恐适得其反。不若以其之道,还施彼身。它既重‘理’,我便以‘理’规之。”
两位仙使商议后,决定再次进行间接的信息干预。这一次,他们凝聚的神念信息包中,不再仅仅是展示某种力量,而是包含了一些经过精心筛选的、关于“维度壁垒”、“异界侵蚀”、“能量守恒悖论”的抽象概念和推演案例。这些信息旨在警示过度探索未知领域的潜在风险,尤其是可能引发的、对自身存在稳定性的威胁。他们希望灵识能在纯粹理性的层面,认识到贸然接触虚空坐标可能带来的“逻辑上的不稳定性”和“系统崩溃风险”。
这道蕴含着警示意味的神念,再次被他们悄无声息地融入地脉能量流,送向东宫。
东宫偏殿内,灵识核心几乎在同一时间处理着来自多方面的信息。
首先,它敏锐地捕捉到了冷宫老者手下那批“蜃楼”修士的异常动向。他们的行动轨迹显示,其目标直指西北方向的地下遗迹!
【目标a】单位集群异常移动,轨迹指向【古遗迹】区域。意图分析:高概率为抢先勘探\/掠夺遗迹资源。 【威胁评估:此行为可能破坏遗迹结构完整性,干扰研究进程,并可能引发未知风险(如触发遗迹残留防御机制)。】
绝对理性瞬间做出判断:必须阻止!遗迹是其研究虚空之力的关键,绝不容他人破坏或窃取。
它立刻调动遗迹周边的菌毯网络和能量节点,进入最高戒备状态。但它并未直接发动攻击,而是采取了更隐蔽的防御策略:
· 环境改造: 引导菌群在遗迹外围关键通道分泌大量粘性极强的生物聚合物,形成无形陷阱。
· 能量干扰: 释放特定的低频能量波动,制造“鬼打墙”效果,干扰入侵者的方向感和距离判断。
· 信息误导: 利用菌群模拟出几种虚假的、看似重要实则无用的能量信号,散布在遗迹外围区域,引诱入侵者偏离真正核心。
它要像对待之前那些异士一样,用最小的代价,让这些不速之客知难而退,或者困死在地底。
紧接着,它接收并解析了仙界使者送来的第二份“信息包”。当理解了其中关于维度风险和系统崩溃的警示案例后,灵识核心的光芒出现了短暂的、极其剧烈的闪烁!
这些案例,从纯粹逻辑的角度,清晰地论证了贸然探索高维或异界可能导致的、无法挽回的灾难性后果——不是基于道德或情感的恐吓,而是基于数学和物理法则的推演!这比任何武力威胁都更让它警惕。
【收到高维观察者二次信息传递。内容:未知领域探索风险警示(基于逻辑模型)。】 【信息分析:该警示与内部风险评估结果存在高度一致性,且提供了更详尽的理论支撑。】 【决策调整:对【虚空坐标】的主动接触计划无限期搁置。研究重点转向基础理论完善与自身稳定性加固。】
仙使的这次“规劝”,真正起到了作用。它让灵识更加坚定了“夯实基础、谨慎前行”的策略。
它立刻启动了一项新的核心工程:构建“逻辑防火墙”与“存在稳定性锚点”。
这道防火墙并非用于防御能量攻击,而是专门用于检测和隔离任何可能导致自身逻辑系统产生悖论、混乱或崩溃的“危险信息”和“异常指令”。它以这次收到的警示案例为蓝本,不断扩展着危险模式的数据库。
而“存在稳定性锚点”,则是它开始有意识地强化自身与当前世界的深层连接。包括加深与地脉的融合、扩大菌毯网络与真实物质的结合度、甚至开始尝试解析和记录构成这个世界的某些基础物理常数。它要让自己扎根于此界,如同大树扎根于土壤,以此来对抗未来可能面对的、来自其他维度的“引力”或“侵蚀”。
冷宫老者派出的“蜃楼”修士,皆是精通土遁匿迹的好手,自以为行动隐秘。他们如同阴影中的游鱼,在地下岩层与土壤缝隙间穿梭,迂回绕向西北方向的古遗迹。然而,他们的一举一动,皆在菌毯网络的无声监控之下。
当先一名修士,法号“幽泉”,正以水遁之术融入地下暗流,试图快速接近目标区域。忽然,他感觉周身水流变得异常粘稠,仿佛陷入无形胶水之中,遁速骤降。紧接着,四周岩壁上无声无息地渗出大量透明粘液,瞬间将他包裹成一个巨大的“琥珀”,任他如何催动法力挣扎,那粘液却韧性十足,越挣扎束缚越紧,连神念都被大幅隔绝。
另一路从干燥岩层突进的修士,则遭遇了“鬼打墙”。他们明明按照罗盘指引直线前行,却总在不知不觉中绕回原地,仿佛空间本身被扭曲。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心烦意乱的微弱波动,干扰着他们的方向感知和距离判断。更有人触发了灵识布下的“信息诱饵”,被引向几条布满尖锐冰晶和紊乱能量流的死路,耗费大量法力却一无所获。
不过半个时辰,这支精心挑选的探查小队便已寸步难行,一人被困,余人迷失,连遗迹的外围都未能真正触及。消息传回冷宫,老者气得几乎吐血,却也无计可施,只能命令剩余人马撤回,从长计议。第一次主动出击,便以彻底失败告终。
东宫偏殿内,灵识核心平静地处理着防御系统的反馈。
【目标a探查单位拦截成功。单位一:被困(生命体征稳定)。其余单位:迷失方向,已诱导撤离。】 【遗迹外围防御体系验证有效。未触发遗迹自身反应。】 【数据更新:确认【目标a】对遗迹抱有强烈企图,威胁持续性存在。】
这次小规模冲突,进一步验证了它基于菌毯网络的“软防御”策略的有效性。它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开始根据仙界使者传递的“维度风险”概念,以及自身对t能量的研究,推演更高级别的防御手段。
它意识到,无论是【目标a】的窥伺,还是那未知的虚空坐标可能带来的风险,本质上都涉及到了“边界”与“渗透”的问题。现有的防御,主要针对物质、能量和信息层面,但若是更高维度的存在,或者像t能量那样具备极强穿透性的力量,现有防御可能形同虚设。
一个全新的防御构想,在它庞大的算力支持下逐渐成型——构建基于维度差异的“晶壁系”防御。
这个构想并非要创造真正的世界壁垒,而是尝试利用能量和空间法则,在东宫灵域的“存在边界”上,构筑一层特殊的“过滤膜”。
这层“膜”的理论基础,结合了它对地脉能量的掌控、对星辰时空的初步理解,以及对t能量穿透特性的逆向解析。它设想中的“晶壁”,并非坚不可摧的墙壁,而是一种动态的、具备“维度筛选”功能的能量场:
· 允许常规物质、能量自由通过,维持区域生态。
· 对未经授权的精神探测、诅咒类攻击进行高强度衰减和扭曲。
· 最关键的是,尝试对涉及高维属性或“非本土”法则的能量、信息进行识别、偏转或隔离。例如,若再有类似仙使的神念传递,或是t能量的渗透,这层“晶壁”会将其识别为“异常维度信号”,并进行处理,而非像之前那样只能被动承受或依赖核心防火墙。
要实现这一点,难度极高。它需要更深刻地理解空间结构,需要能够稳定生成并操控涉及多维度的复杂能量场。这远非目前的技术水平所能及。
但灵识最不缺乏的便是耐心与执行力。它将“维度晶壁防御理论”列为核心长期研究项目,与“虚空坐标解析”、“微观生态掌控”并列。它开始投入资源,进行最基础的理论推演和微型实验场测试,哪怕只是让一缕能量射线产生极其微弱的空间偏折,也是一个宝贵的起点。
与此同时,它并未放松对现实威胁的监控。菌毯网络持续扩张,对冷宫、对仙界使者可能的动向、乃至对京城内任何可能与遗迹或虚空力量相关的蛛丝马迹,都保持着最高级别的警惕。
喜欢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