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1951年秋,朝鲜战场的态势发生了显着变化。经过五次大规模战役的激烈较量,交战双方在三八线附近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对峙局面。大规模的运动战和攻坚战难以为继,战争进入了以阵地防御为主的胶着状态。板门店的停战谈判时断时续,进展缓慢,双方在战俘遣返、军事分界线等核心问题上僵持不下,陷入了“谈谈打打,边打边谈”的微妙阶段。
在志司作战室,气氛不再像战役期间那样时刻紧绷,但却多了一种沉闷和压抑。地图上的战线如同一条僵死的巨蟒,盘踞在三八线两侧。彭老总背着手,在地图前踱步,眉头紧锁。邓副司令员和解参谋长等人也面色凝重。这种“不死不活”的僵局,让这些擅长打运动战、歼灭战的将领们感到有些束手束脚。
“他娘的!这么耗下去,不是办法!”彭老总猛地停住脚步,一拳砸在地图上,“美国佬在谈判桌上耍滑头,在前线修地堡、拉铁丝网,想过安生日子?老子看着就来气!”
邓副司令叹了口气:“老总,敌我装备火力差距依然巨大,我军攻坚能力不足,强行进攻代价太大。小规模的战术反击,效果有限,难以改变全局。”
解参谋长补充道:“而且,长期的阵地对峙,部队容易产生松懈和麻痹思想,战斗力会下降。如何保持部队的紧张状态和战斗精神,是个新课题。”
就在这时,作战室的门被推开,邵明珠拿着一份文件快步走了进来。他刚刚完成了对近期前线态势的详细分析报告。看到几位首长愁眉不展的样子,他心中一动,一个酝酿了许久的想法瞬间清晰起来。
“老总,邓司令员,解参谋长。”邵明珠敬礼后,将报告放在桌上,却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目光炯炯地看着三位首长。
“明珠,有事?”彭老总注意到他欲言又止的神情。
“老总,我刚刚分析了近期的战线情况和谈判僵局,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想向首长们汇报一下。”邵明珠的声音带着一丝抑制不住的兴奋。
“哦?什么想法?快说!”彭老总来了兴趣,示意他继续。邓、解二人也投来关注的目光。
邵明珠走到地图前,拿起指挥棒,指向那条绵长的对峙线:“首长们,目前战线相对稳定,大规模进攻条件不成熟,谈判也陷入僵局。美国佬依托火力优势,在前线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显得有恃无恐。 我们如果被动防守,或者进行代价高昂的小规模突击,确实如首长们所说,效果不大,反而可能消耗自己。”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锐利:“但是,这种僵局,对我们来说,未必完全是坏事!这恰恰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一种新的战争形式的机会!”
“新的战争形式?”邓、解二人对视一眼,都有些疑惑。
“对!”邵明珠的指挥棒在地图上划动着,“我们何不利用这段相对稳定的时期,在全军范围内,开展一场大规模的、群众性的、以狙击杀伤和冷炮打击为主要手段的 ‘冷枪冷炮’运动!”
“冷枪冷炮运动?” 彭老总重复了一遍这个词,眼睛微微眯起。
“是的!老总!”邵明珠详细阐述他的构想,语速加快,“所谓‘冷枪’,就是选拔、培训狙击手,配备先进的狙击步枪,如莫辛纳甘配上瞄准镜,隐蔽在前沿阵地,利用地形和工事,采取‘打活靶’的战术, 专门狙杀敌方暴露的军官、观察哨、机枪手、通信兵、后勤人员等有价值目标!‘冷炮’则是利用迫击炮、无后坐力炮甚至部分山炮、野炮, 组建精干的游动炮组,对敌方的固定目标如地堡、火力点、指挥部、物资堆积点等,进行不定时、不定点的精确打击和骚扰射击!”
他越说越激动,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种战法,投入小,风险低,但效果显着! 第一,可以大量杀伤、消耗敌军有生力量,积小胜为大胜,让敌人时时刻刻生活在恐惧之中,不得安宁! 第二,可以极大地打击敌军士气,挫伤其嚣张气焰! 想象一下,美国大兵连上厕所、抽烟都可能被不知从哪里飞来的冷枪干掉,他们的神经能绷多久?第三,可以锻炼部队! 这能极大激发战士们的智慧和杀敌热情,培养出成千上万的狙击英雄和神炮手,提升部队的精确打击能力和步兵战术素养!第四,这也是对谈判的有力支持! 用持续的、零星的但实实在在的流血,告诉美国人,想舒舒服服地赖在朝鲜?没门!不付出代价,就别想安稳!”
邵明珠最后总结道,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好比是‘零敲牛皮糖’!我们一口吃不下美国佬一个师、一个团,但我们每天敲掉他一个班、一个排,长年累月下来,这个消耗,美国能承受多久? 这比发动一次代价高昂的进攻,效果可能更好!”
作战室里一片寂静!只有邵明珠激昂的声音还在回荡。
彭老总的眼睛越来越亮,他死死盯着地图上那条漫长的战线,仿佛看到了无数个神出鬼没的狙击点和游动炮位。突然,他猛地一拍大腿,发出“啪”的一声巨响,震得桌上的茶杯都跳了一下!
“好!好小子!” 彭老总爆发出洪亮的大笑,脸上阴霾一扫而空,充满了兴奋和赞许,“冷枪冷炮!零敲牛皮糖! 哈哈哈!邵明珠,你他娘的真是个天才!这个点子太好了!太绝了!”
他激动地走到邵明珠面前,用力拍着他的肩膀:“你这脑袋瓜子是怎么长的?啊?怎么就能想出这么刁钻又管用的法子?! 这简直是为眼下这僵局量身定做的妙计!”
邓副司令员也抚掌赞叹,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明珠,这个建议非常有价值!化被动为主动,变消耗为积累,扬长避短,真正把‘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军事思想用活了! 这确实是一种非常适合当前战场实际的新战法!”
解参谋长更是立刻想到了具体操作:“老总,邓副司令,我看明珠这个建议完全可行!我们可以立即下发指示,在全军推广! 要制定详细的训练大纲、奖励标准,组织狙击手和炮手培训,开展杀敌竞赛!要把这场‘冷枪冷炮’运动,搞成一场群众性的杀敌立功运动!”
“对!就这么干!”彭老总一锤定音,豪气干云地命令道,“解参谋长,你立刻牵头,以志司名义起草一个关于开展‘冷枪冷炮’运动的指示文件!要快!要具体!要把邵明珠刚才说的那些好处、方法,都写进去! 告诉各兵团、各军,给老子把神枪手、神炮手都组织起来!把美国鬼子当活靶子打!要打得他们白天不敢露头,晚上不敢睡觉!要让他们时时刻刻提心吊胆,为他们在朝鲜赖着不走付出鲜血的代价!”
他转向邵明珠,目光中充满了无限的嘉许和期望:“明珠啊!你又立了一大功!这个‘冷枪冷炮’运动搞起来,比歼灭敌人一个团还有战略意义! 它不仅能杀伤敌人,更能锻炼部队,保持士气,配合谈判!好!很好!”
邵明珠看到自己的建议得到首长们如此高度的认可和迅速采纳,心中充满了激动和成就感。他知道,一场席卷整个朝鲜前线、让“联合国军”寝食难安的狩猎之战,即将拉开序幕!而这,正是他对美军傲慢姿态最直接、最解气的回击!他要让美国佬知道,志愿军不仅有钢铁的意志,更有无穷的智慧!想舒服地待在谈判桌对面?先问问阵地上的冷枪冷炮答不答应!还有就是公报私仇,老子差点被你们美国鬼子的飞机炸死两次,这口气,他必须要出!
志愿军司令部关于在全军广泛开展 “冷枪冷炮运动” 的指示,如同一声号角,迅速传达到了每一个前沿连队、每一个炮兵阵地。这条看似沉寂的战线,瞬间被注入了一种全新的、充满韧性与智慧的活力。一场以“零敲牛皮糖”为指导思想,以狙击和游动炮击为主要手段的、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与心理战,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在绵延起伏的山脊、在密布弹坑的丘陵、在杂草丛生的谷地,志愿军的神枪手们(很多是从战斗骨干中选拔、并经过短期针对性训练的战士)如同蛰伏的猎豹,悄然进入了预设的狙击阵地。他们装备着加装瞄准镜的莫辛-纳甘步枪,或精度更高的水连珠步枪,潜伏在精心伪装的单人掩体、石缝甚至废弃的坦克残骸里。
这一运动,涌现出大量英雄人物。例如,第E军Y团的一个战士,在冷枪运动中创下毙敌214名的惊人记录!他常常在百米甚至更远的距离上,一枪毙敌,弹无虚发。像他这样的神枪手,在各部队比比皆是。
狙击手们优先狙杀价值高的目标:军官(通过望远镜、指挥手势识别)、机枪手、炮手、无线电员、后勤补给人员。有时,一个暴露的敌军士兵在阵地上抽烟、打盹、甚至解手,都可能被不知从何处飞来的子弹夺去性命。
今天毙敌一个,明天伤敌两名。看似零星的战果,累积起来却是一个天文数字。据不完全统计,在冷枪运动的高潮期,志愿军平均每天通过冷枪毙伤敌军可达数百人!整个运动期间,冷枪歼敌总数数以万计!
前线美军士兵陷入了极大的恐惧之中。他们给志愿军狙击手起了各种外号:“幽灵射手”、“看不见的死神”。士兵们再也不敢在白天轻易暴露身体,甚至连观察哨都只能通过潜望镜进行。阵地上死寂一片,说话、走动都变得小心翼翼。
这种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死亡威胁,极大地摧残着美军的神经。许多士兵患上了战场心理疾病,战斗力明显下降。一封家书中写道:“这里没有前线后方之分,任何一个角落都可能飞来子弹。我们像老鼠一样躲在洞里,不知道下一秒会不会死。”
美军被迫加强工事构筑,修建更坚固的掩体和交通壕,增加了潜望镜、沙袋等防护设施。士兵的活动时间也尽量集中在夜间,白天几乎龟缩不出。
前线的战报雪片般飞向志司。彭老总看着统计数字,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畅快的笑容:“好!打得好!这才叫打仗!用最小的代价,换最大的战果!邵明珠这个‘冷枪冷炮’的点子,真是点到了美国佬的死穴!”
而在对面阵地上,美军士兵们则生活在无尽的恐惧和压抑之中。一名美国战地记者在报道中写道:“在这条静止的战线上,中国士兵的步枪和迫击炮,使得‘联合国军’的阵地成了世界上危险的地方之一。死亡随时可能从任何方向降临,我们占领的,不是土地,而是一座巨大的、露天的坟墓。”
“冷枪冷炮运动”的成功,是志愿军官兵智慧和勇气的结晶,也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光辉实践。它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即使装备处于劣势,一支有信仰、有智慧、有牺牲精神的军队,依然可以找到克敌制胜的法宝,让强大的对手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这场运动,如同一把无形的锉刀,日夜不停地锉削着“联合国军”的战争意志,为最终实现停战,奠定了重要的军事和心理基础。
《亮剑世界之那个年代的美丽故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书河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书河书屋!
喜欢亮剑世界之那个年代的美丽故事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亮剑世界之那个年代的美丽故事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