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公子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天生的威仪,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他缓步走来,人群不由自主地为他让开一条通道。他面容俊朗,神色平静,目光扫过那几名衙役时,却让那为首的班头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林小满心中惊疑不定。这位“赵公子”她之前远远见过一次,感觉身份不凡,但没想到他会在此刻出现,并且似乎……是站在自己这一边?
那班头显然也认得赵公子,脸上嚣张的气焰顿时收敛了不少,挤出一丝谄媚的笑容,躬身道:“原、原来是赵公子!小的们正在例行公事,这林家铺子被人举报,小的也是按规矩办事……”
“规矩?”赵公子轻轻摇着折扇,语气平淡却带着压力,“按《大赵律疏》,商户纠纷,需有苦主状纸、人证物证俱全,方可传唤。你空口白牙,便要拿人封铺,还要十两保证金?这规矩,本公子倒是头一回听说。莫非是开封府新立的章程?”
班头额头瞬间冒汗,支支吾吾道:“这……这个……是、是有人匿名举报,说吃坏了肚子……小的也是怕真出了事,所以、所以先来问问……”
“匿名举报,无凭无据,便可随意刁难良善商户?”赵公子眉头微蹙,声音冷了几分,“若都如此,这汴京商肆岂不人人自危?尔等是奉了哪位大人的钧旨?还是……有人假借官府之名,行敲诈勒索之实?”
最后一句,已是毫不留情的质问。班头和他身后的衙役吓得脸色发白,连连摆手:“不敢不敢!赵公子明鉴!小的们绝无此意!绝无此意!可能……可能是小人误信了谣言!误会!都是误会!”
班头一边擦汗,一边狠狠瞪了对面张记方向一眼,心里把指使他来的张记掌柜骂了个狗血淋头。他哪里想得到,这小小的林家铺子,竟然有赵公子这样的人物出头!这位爷虽然平日低调,但背景深不可测,绝不是他一个小小班头能惹得起的。
“既然是误会,”赵公子收起折扇,淡淡道,“那便散了吧。莫要扰了商家经营,也阻了百姓购买吃食。”
“是是是!小的们这就走!这就走!”班头如蒙大赦,点头哈腰,带着手下衙役灰溜溜地挤开人群跑了,连头都不敢回。
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竟被这位赵公子三言两语化解于无形。
围观的人群爆发出小声的议论,看向赵公子的眼神充满了敬畏,再看林小满时,也多了几分惊奇和猜测。这林家闺女,什么时候结识了这样一位贵人?
林老实更是激动得老泪纵横,就要上前给赵公子磕头道谢,被林小满悄悄拉住。
林小满心中充满了感激,但也夹杂着更深的疑惑。她走上前,对着赵公子深深一福,语气真诚:“多谢赵公子出手相助。”
赵公子微微颔首,目光落在林小满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举手之劳。林姑娘的包子与豆浆,滋味甚佳,在汴京倒是头一回尝到。”
他这话说得平常,却让林小满心中一动。他尝过?什么时候?她仔细回想,似乎前两日忙碌时,确实有位衣着不俗的公子买过包子,但因人太多,并未特别注意。难道就是他?
“公子过奖了。”林小满保持谦逊,趁机试探道,“若非公子仗义执言,今日小店恐难逃一劫。只是不知……公子为何……”
为何要帮我们?这句话她没有问出口,但意思很明显。
赵公子唇角微扬,露出一抹极淡的笑意,避重就轻:“美食难得,不应被俗务所扰。况且,路见不平罢了。”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略显凌乱的铺面,又道,“生意虽好,但品类略显单一。汴京居,大不易,若想长久,还需有些旁人难以企及的‘镇店之宝’才是。”
镇店之宝?!
这句话如同惊雷,瞬间击中了林小满的心事!她这两天也正在思考这个问题!“神仙包”和“琉璃豆浆”虽然火爆,但终究是基础早餐,容易被模仿(尽管她有系统优势),而且利润有限。想要真正站稳脚跟,偿还债务,乃至发展壮大,必须要有独一无二、能引发轰动效应的产品!
这位赵公子,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却精准地点出了她目前发展的瓶颈和未来的方向!他绝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富家公子!
林小满压下心中的震惊,再次福身:“多谢公子指点,小女子受教了。”
赵公子点了点头,不再多言,转身便欲离开,姿态从容,仿佛真的只是路过,顺手解了个围。
“公子请留步!”林小满连忙唤道,“公子大恩,无以为报。若不嫌弃,请让小女子奉上几份新做的点心,聊表谢意。”她想着,无论如何,要表达一下感激,同时也想借此机会,与这位神秘的贵人建立一丝微弱的联系。
赵公子脚步一顿,回身看了林小满一眼,见她眼神清澈,态度诚恳,便微微颔首:“也好。”
林小满心中一喜,连忙让父亲包好几种今天做的、品相最好的包子和豆浆,用干净的荷叶细心包好,递给赵公子身后的随从(一位沉默寡言、眼神锐利的中年男子)。
赵公子接过随从递上的一个小巧食盒,并未立刻离开,而是看似随意地走到铺子旁边一棵老槐树下,那里摆着两张供客人歇脚的简陋条凳。他竟拂衣坐下,打开食盒,拿起一个微温的“神仙包”,优雅地品尝起来。
他吃得很慢,很仔细,仿佛在品味一件艺术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俊朗的侧脸和月白色的锦袍上,与这嘈杂简陋的市井环境格格不入,却又奇异地融合在一起。
周围的人群渐渐散去,生意恢复如常,但不少人的目光仍不时瞟向槐树下那位气度非凡的公子。林小满一边忙碌,一边用眼角余光关注着他,心中思绪万千。这位赵公子,究竟是何方神圣?他的出现,是福是祸?
赵公子吃完一个包子,又慢条斯理地喝了几口豆浆,这才用随身的丝帕擦了擦手。他抬眼,正好对上林小满偷偷打量他的目光。
林小满脸一热,连忙低下头假装收拾灶台。
赵公子眼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起身走了过来,将空食盒递给随从,对林小满道:“有劳。味道甚好,尤其是这面皮,蓬松绵软,堪称一绝。”他顿了顿,仿佛随口一提,“听闻江南有道‘蟹黄汤包’,以皮薄、馅大、汤鲜着称,可惜汴京难得一见。若有机会,倒想尝尝林姑娘的手艺。”
说完,他对林小满微微颔首,便带着随从,飘然而去,很快消失在街角。
蟹黄汤包?!
林小满站在原地,心中再次掀起波澜。这绝不是随口一提!这分明是又一次的指点!而且是指点了一条极具挑战性却也充满诱惑力的道路!
蟹黄汤包,灌汤包中的极品!以其极致的工艺和鲜美的味道闻名。皮要薄如蝉翼,韧而不破;馅要鲜嫩多汁,尤其是那口滚烫鲜美的汤汁,是精髓所在。制作工艺极其复杂,对馅料处理、皮冻制作、包捏手法、蒸制火候都有极高要求。在这个没有现代厨具和稳定供应链的时代,想要还原,难度极大!
但一旦成功,其带来的震撼和口碑,绝对是核弹级别的!足以成为真正的“镇店之宝”!
这位赵公子,不仅帮她解了围,还接连点出关键问题,甚至指明了突破方向。他到底想做什么?是纯粹惜才?还是另有深意?
忙碌的一天终于结束。收摊后,林小满帮父亲收拾好铺子,便迫不及待地回到自己小屋,意识沉入【食为天系统】。
光幕上,【灵韵点】已经增长到了15点!看来今天赵公子的解围和后续的指点,虽然间接,但也带来了不少“认可”。而【洞察术】还在冷却中(显示需24小时后才能再次使用)。
她的目光在【灵韵阁】和【已解锁配方】之间徘徊。解锁下一个境界需要100点,遥遥无期。【清心泉水】需要2点,但作用似乎主要是基础优化。她现在最需要的,是能够支撑她挑战“蟹黄汤包”这种高难度产品的知识或技能!
她集中精神,尝试与系统沟通:“系统,能否提供与‘汤包’、‘馅料’、‘高汤’相关的知识或配方?”
没有直接回应。但光幕微微波动了一下,【已解锁配方】列表旁边,出现了一个新的、带着淡淡金边的图标——【灵感触发】!下面有小字说明:消耗一定灵韵点,可根据宿主当前需求和已有条件,随机获得相关厨艺灵感或碎片知识。消耗点数与灵感质量相关。
随机灵感?碎片知识?这听起来有点冒险,但或许是眼下获取针对性帮助的唯一途径!
林小满看着15点灵韵点,咬了咬牙。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她决定尝试一次!
她选择了【灵感触发】,并设定了意念焦点:“蟹黄汤包,皮薄汤鲜,工艺关键。”
【请选择消耗灵韵点:5点 \/ 10点 \/ 15点】
还有不同档次?林小满犹豫了一下,选择了中间档的10点。她需要有价值的灵感,但也不能一下子耗尽家底。
【消耗10点灵韵点,灵感触发中……】
光幕上流光闪烁,几秒钟后,一段信息流涌入林小满的脑海:
* 【汤包皮关键】: 选用河套雪花粉(筋度适中),热水(约70-80度)和面,破坏部分筋性,增加延展性。掺入少量土豆淀粉或绿豆淀粉,可增加透明度与韧性。揉面需“三揉三醒”,极致光滑。
* 【馅心提鲜技巧】: 利用新鲜鱼骨(如鲫鱼)、猪皮、鸡架慢火熬制浓汤,过滤后冷凝成透明皮冻。蟹黄(或替代品如咸蛋黄碾碎+虾仁剁茸模拟)与肉馅混合时,皮冻切碎拌入,比例约为馅料三分之一。
* 【蒸制火候要点】: 旺火足汽,时间精确(通常8-10分钟,视包子大小调整)。蒸笼屉布需湿润,包子间距要足,防止粘连破皮。
信息不算完整,没有给出具体配方比例,更多是工艺要点和思路。但这对于拥有现代厨艺底蕴的林小满来说,已经如同黑暗中的灯塔,指明了清晰的技术路径!
河套雪花粉?土豆淀粉?这些原料汴京有吗?皮冻的制作方法倒是详细!还有模拟蟹黄的想法……虽然替代品可能不如真蟹黄,但在这个内陆汴京,已是难得的思路!
林小满心中激动不已。这10点灵韵点花得值!有了这些灵感,她就有信心去尝试攻克“蟹黄汤包”这座堡垒!
然而,就在她沉浸在获得新知识的喜悦中时,屋外传来父亲林老实略带担忧的声音:“小满啊,刚才……对面张记的掌柜,在街口盯着咱们铺子看了好久,眼神……怪吓人的。”
林小满心中一凛,从兴奋中冷静下来。
赵公子的解围,只是暂时吓退了官面上的麻烦。但张记这个竞争对手,绝不会善罢甘休。明的不行,他们会不会来暗的?
研制“蟹黄汤包”需要时间和精力,也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在这期间,张记会使出什么阴招?而那位神秘莫测的赵公子,他的善意背后,又究竟隐藏着什么?
前路,依然布满荆棘。
喜欢汴京早餐合伙人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汴京早餐合伙人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