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秋雨连绵不绝,将山道浇得一片泥泞。溃退的灰色(东北军)潮水并未停歇,反而因后续消息的不断证实而愈发汹涌。独立一团营地外围临时设立的几个哨卡,此刻成了混乱漩涡的边缘。
一面临时用床单赶制、墨迹尚未全干的白布横幅,被两根长竹竿高高挑起,在凄风苦雨中猎猎抖动,上面一行遒劲的大字如同火炬,灼烧着每一个路过溃兵的眼睛:
“收容抗日弟兄,共报国仇家恨!”
横幅下,铁柱带着一营的战士,如同磐石般立在泥水中,竭力维持着秩序。他们的眼神复杂,既有对同胞溃败的痛心,也有对不明身份者的警惕,更有一种“我辈仍在”的坚毅。
“愿意留下来打鬼子的弟兄,到这边登记!有伤的先治伤,饿了的先吃饭!”铁柱的嗓门洪亮,压过了雨声和嘈杂。
溃兵的反应各异。
一些双眼赤红、军装破碎但依旧紧握着手中步枪的士兵,几乎是毫不犹豫地走向登记处。他们大多是从沈阳、长春等前沿溃退下来的,亲眼目睹了同袍的牺牲和日军的暴行,胸中憋着一股无处发泄的悲愤之火。
“老子跟鬼子拼了!狗娘养的不抵抗命令!”一个满脸硝烟痕迹的汉子嘶吼着,将一把打光了子弹的步枪重重顿在地上。
更多的则是神情麻木、目光呆滞,仿佛灵魂已经留在了那片沦陷的土地上。他们机械地随着人流移动,对铁柱的呼喊充耳不闻,只想尽快逃离这片噩梦。还有一些人,眼神闪烁,身上带着与普通士兵不同的流气,他们打量着独立一团战士身上相对整齐的装备和营地秩序,窃窃私语。
“这伙人什么来头?看着不像正经东北军……”
“管他呢,有吃的就行……”
“妈的,当官的都跑了,咱们还卖什么命……”
混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几个兵痞模样的溃兵,趁着登记时的忙乱,试图抢夺后勤处刚抬出来的一筐玉米饼子,与维持秩序的战士推搡起来。
“干什么!抢什么!”一个年轻战士厉声呵斥。
“小子,横什么?爷们儿打鬼子的时候你还穿开裆裤呢!”一个满脸横肉的溃兵阴阳怪气,伸手就去推搡。
“砰!”铁柱一步跨前,蒲扇般的大手直接攥住了那溃兵的手腕,力道之大让对方瞬间变了脸色。
“想吃饭,登记,守规矩!”铁柱眼神冰冷,声音如同铁锤砸在铁砧上,“想闹事,滚回溃兵堆里去!老子这里,不收孬种,更不收祸害!”
那溃兵被他眼中的杀气所慑,悻悻地甩开手,骂骂咧咧地缩回了人群。冲突被暂时压制,但一种无形的隔阂与紧张感,已经在营地弥漫开来。原独立一团的战士们看着这些军纪涣散、成分复杂的溃兵,眼神中不免带上了一丝审视和担忧。
就在这混乱与对峙中,一个与众不同的身影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那是一个高大的中年军官,军衔标识显示他是个上尉连长。他的军装同样沾满泥浆,甚至有几处破损,但他走路的姿态却依旧挺拔,眼神虽然布满血丝,却异常清醒和坚定。最引人注目的是,他身后跟着两个同样疲惫不堪的士兵,三人小心翼翼地护卫着一门扛着的、用油布严密包裹的长条形物件,以及一个看起来异常沉重的木箱。
他们径直走向登记处,无视周围的嘈杂。
“姓名,原部队番号。”负责登记的文书头也不抬。
“赵大海,原东北军第七旅炮兵连,上尉连长。”军官的声音沙哑,却带着金属般的质感。
文书抬起头,打量了他一眼,目光落在他身后那被严密保护的物件上:“那是……?”
赵大海没有回答,而是缓缓地、极其郑重地,亲手解开了油布。一门保养得极好、闪着幽蓝烤蓝光泽的八二式迫击炮炮管,露了出来。他又示意士兵打开木箱,里面是两枚同样擦拭得锃亮、引信完好的迫击炮弹。
整个登记处附近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那门炮和那两发炮弹上。在这溃退的洪流中,武器被随意丢弃,而这个人,却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着这门沉重的火炮和仅存的两发炮弹!
赵大海抬起头,目光越过文书,直接看向闻讯走来的杨帆和陈明。他的眼神中没有乞求,只有一种沉重的托付和决绝。
“长官,”他对杨帆说道,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炮,我带出来了。炮弹,只剩这两发。第七旅没了,但炮还在。我不会让它落在鬼子手里,更不会让它变成废铁。”他顿了顿,喉结滚动了一下,“我,和我的炮,请求入列。打鬼子,报销国仇!”
雨水顺着他刚毅的脸颊流下,与那门冰冷的炮管形成一种悲壮的映照。
杨帆凝视着赵大海,凝视着那门在溃潮中奇迹般保存下来的火炮,心中波澜起伏。他看到了忠诚,看到了专业,更看到了一颗在国难面前未曾泯灭的军魂。
他上前一步,没有多余的言语,只是郑重地向赵大海敬了一个军礼。然后,他转向周围所有或观望、或迟疑、或悲愤的溃兵,声音穿透雨幕:
“都看到了吗?!这才是中国军人!武器丢了可以再夺,阵地丢了可以再抢!但只要抵抗的意志不丢,咱们中国,就亡不了!”
他指着赵大海和他守护的火炮:“从现在起,赵大海连长,就是我独立一团炮兵连的连长!所有愿意留下来,真心打鬼子的弟兄,无论你以前是哪部分的,都是我杨帆的兄弟!咱们拧成一股绳,就在这白山黑水之间,跟鬼子干到底!”
赵大海挺直了胸膛,眼中闪过一丝泪光,随即化为更坚定的光芒。一些原本犹豫的溃兵,看着那门炮,看着杨帆,眼神也开始发生了变化。
收容,不仅仅是接纳人员,更是收拢那溃散的军心与国魂。这条路注定布满荆棘,但第一颗重要的种子,已经在这凄风苦雨中,扎下了根。
喜欢烽火涅盘抗日血泪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烽火涅盘抗日血泪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