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比宋玖想象中要规律得多。周一到周五住校上课,周六回家陪爸妈吃顿饭,周日收拾收拾又该回学校了。她学的师范专业,课程不算太难,但杂事不少,教案设计、微格教学、教育心理学,每一样都得花时间。
宋玖的书架上,教育类的课本和摄影教程挤在一起。晚上宿舍熄灯后,她常打着小台灯看会儿摄影书。同宿舍的姑娘有时会打趣她:“小玖,以后是要当摄影老师啊?”
宋玖只是笑笑,不多解释。
她爸妈倒是挺支持这个新爱好。每次回家,宋父总会问一句:“小玖,最近又拍什么好照片了?”宋母则更实际些:“领导都喜欢多才多艺的老师。多学点不吃亏。”
宋玖嗯嗯应着,心里却有点不是滋味。好像她做什么,最终都要和“当老师”扯上关系。没人问过她是不是真想当老师,包括她自己。
那个横店遇到的傅诗淇,偶尔会从她脑子里冒出来。不是那种念念不忘的想,更像是某种参照物——人家为了演戏能那么拼,她呢?
寒假一到,北京城彻底冷了。宋玖家住在回龙观,老小区没电梯,但家里暖和,暖气烧得足。她刚安生没两天,赵佳就找上门来了。
“小玖!陈晓在横店拍戏呢!陪我去呗?”赵佳裹着羽绒服,鼻子冻得通红,眼睛却亮得吓人。
宋玖正在修之前拍的照片,头都没抬:“大冬天的,跑横店?”
“室内戏!而且横店没北京冷!”赵佳凑过来看她的屏幕,“哟,这图修得可以啊!比上次又强了!”
确实强了点。宋玖这学期没少下功夫,图书馆的摄影杂志借了个遍,网上教程也看了不少。给赵佳偶像拍的那组图,在粉丝群里还真有点小轰动,还有人花钱要约图。
最后宋玖还是被赵佳说动了。 一是因为赵佳答应包食宿,另一个是因为...她自己也有点想去。
再到横店,已是银装素裹。南方的雪下得秀气,不像北京那样劈头盖脸,但湿冷湿冷的,往骨头缝里钻。
赵佳轻车熟路地摸到一个拍摄棚外,哈着白气说:“就这儿!今天有室内戏,咱们能蹭着看。”
宋玖没说话,只是检查相机参数。低温对相机电池是个考验,她特意多备了两块。
拍摄棚里确实暖和些,但也没好到哪去。一大帮子人挤在里面,灯光烤着还好,一熄灯就冷得人哆嗦。
赵佳的偶像还没到场,宋玖百无聊赖地四处张望。然后她就看见了傅诗淇。
他站在棚子角落,穿着一身单薄的古装戏服,正在和工作人员对流程。这么冷的天,戏服里显然塞不下羽绒服,他冻得鼻尖发红,偶尔跺跺脚取暖。
宋玖下意识举起相机。镜头拉近,她能看清傅诗淇呵出的白气,和冻得有些发青的嘴唇。
“action!”一声令下,傅诗淇立刻进入状态。刚才还冷得哆嗦的人,一下子挺直了腰板,眼神也变得锐利起来。他演的是个小侍卫,台词不多,但身姿仪态都很到位,一场戏下来,导演居然没喊卡。
赵佳碰碰宋玖:“你拍谁呢?那不是你上次拍的那个...”
“嗯。”宋玖轻轻应了一声,镜头还跟着傅诗淇。拍完戏的他立刻又变回冻得哆嗦的模样,小跑着去穿外套。
“他演技可以啊,”赵佳难得夸一句不是她偶像的人,“这么冷的天,穿那么少还能演得那么稳。”
宋玖没接话,只是又按了几下快门。雪中的傅诗淇,和夏天那次见到的感觉不同,但那份专注劲儿一模一样。
中场休息时,演员们都能暖和一会儿。宋玖看见傅诗淇接过助理递的热饮,一边喝一边还盯着主演那边看,学习人家的表演。
赵佳的偶像终于来了,她立刻进入战斗状态,拉着宋玖往前挤。宋玖配合地拍了几张,心思却有点飘。
活动结束,赵佳心满意足地翻看照片,“小玖你真是越来越靠谱了!这图绝对能打!”
回酒店的路上,宋玖一直没怎么说话。晚上赵佳忙着发图刷评论,她则一个人坐在窗前整理照片。
傅诗淇在雪中呵着白气的样子定格在屏幕上。宋玖看了好久,最终没有修这张图,而是直接保存了起来。
睡前赵佳突然说:“哎,你说那个小演员,叫什么来着?傅...傅什么?”
“傅诗淇。”宋玖轻声说。
“对!傅诗淇。我看他挺认真的,说不定哪天能红呢。”赵佳翻了个身,“不过这行难啊,多少人挤破头都出不来。人还是踏踏实实的好。”
宋玖不说话了。她想起白天傅诗淇冻得发抖却依然认真演戏的样子,又想起自己爸妈说起“当老师稳定”时的表情。
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有的看起来光鲜,有的看起来稳妥。但重要的是,那得是自己想走的路。
第二天,宋玖和赵佳就要回北京了。临走前,她又去了上次那家打印店,把傅诗淇雪中的照片打印了出来。
照片上的年轻人呵着白气,眼神却清亮坚定。宋玖把照片夹进笔记本,和夏天那张放在一起。
回北京的高铁上,赵佳睡得东倒西歪。宋玖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风景,突然打开手机,搜了搜“摄影专业”的关键词。
搜索记录很快被清空,但有些东西,一旦种下了种子,就会悄悄生根发芽。
宋玖摸了摸背包里的笔记本,感觉到那两张照片的厚度。也许她成不了傅诗淇那样为了梦想拼搏的人,但她可以一点点地,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挪动。
喜欢靠近你多一点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靠近你多一点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