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宋十二
到了公元465年,这一年可是不寻常的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往下看。
本年春季,正月初一,南朝宋废帝改年号为永光,然后实行大赦。
紧接着到了初二,北魏也实行了大赦。这算是本年开头南北朝干的第一件事了,也算不错。
到了二月十二日,北魏国主前往楼烦宫。
南朝宋自孝建年间以来,民间便有私自铸造劣质钱币的行为,这就导致商品交易无法正常进行。二十五日,朝廷开始改铸二铢钱,钱币形制更加细小了。官方钱币每次发行,民间就立刻模仿铸造,且铸出的钱币更薄更小,没有轮廓,也不打磨,被称为“耒子”。
三月十一日,北魏国主返回平城。
到了夏季,五月十一日,北魏高宗(文成帝)去世。当初,北魏世祖(太武帝)四处征战,导致国家财力损耗严重,再加上内部变乱,导致朝野上下困苦不堪。高宗继位后,顺应时势调整政策,以静制动安抚天下,团结内外人心,百姓才重新安定下来。十二日,太子拓跋弘即位,是为显祖(献文帝),实行大赦,尊奉皇后为皇太后。
显祖当时年仅十二岁,侍中、车骑大将军乙浑独揽朝政大权,他假传圣旨,在宫中杀害了尚书杨保年、平阳公贾爱仁、南阳公张天度。此时,侍中、司徒、平原王陆丽正在代郡温泉养病,乙浑派司卫监穆多侯前去征召他。穆多侯对陆丽说:“乙浑有目无君主之心。如今皇帝刚刚驾崩,朝野上下都不安定,您德高望重,又遭到奸臣忌恨,现在应当暂且停留观察局势变化;等朝廷安定后再入宫,也不算晚。”陆丽说:“哪有听到君父去世的消息,却因顾虑祸患而不去奔丧的道理!”当即疾驰赶往平城。乙浑的许多行为都违背法度,陆丽多次与他争辩。十六日,乙浑又杀害了陆丽和穆多侯。穆多侯是穆寿的弟弟。十七日,北魏任命乙浑为太尉、录尚书事,东安王刘尼为司徒,尚书左仆射代郡人和其奴为司空。殿中尚书顺阳公拓跋郁谋划诛杀乙浑,以安定朝堂,结果被乙浑杀害。
二十日,北魏任命淮南王拓跋它为镇西大将军、仪同三司,镇守凉州。
到了六月,北魏解除酒禁。
二十二日,南朝宋加授柳元景为南豫州刺史,加授颜师伯为丹阳尹。
秋季,七月初三,北魏任命太尉乙浑为丞相,地位在各诸侯王之上;国家大小事务,都由乙浑决断。
南朝宋废帝自幼性情急躁凶暴。即位初期,他还忌惮太后、大臣以及戴法兴等人,不敢肆意妄为。太后去世后,废帝年龄渐长,便想要自主行事,却屡屡遭到戴法兴的压制,戴法兴对他说:“陛下这样做,是想重蹈营阳王(刘义符)的覆辙吗!”废帝心中渐渐不满。他宠信的宦官华愿儿,得到的赏赐不计其数,戴法兴常常加以削减,华愿儿因此开始怨恨他了。废帝派华愿儿出宫打探民间舆论,华愿儿对废帝说:“路上的人都说‘宫里有两个天子:戴法兴是真天子,陛下是假天子。’况且陛下深居宫中,不与外界人物接触,戴法兴与太宰刘义恭、颜师伯、柳元景结为一体,往来的门客常有数百人,朝廷内外的官员百姓没有不畏惧服从他们的。戴法兴是孝武帝(刘骏)的亲信,长期在宫中任职;如今他与别人结成一伙,臣深怕这皇位不再属于陛下了。”废帝于是下诏罢免戴法兴,将他遣返家乡,随后又流放偏远郡县。八月初二,废帝下诏赐死戴法兴,并解除巢尚之的中书舍人职务。
员外散骑侍郎东海人奚显度,也深受孝武帝宠信。他常年负责工程劳役,监督苛刻暴虐,鞭打人时手段极其残忍,百姓都深受其苦。废帝曾开玩笑说:“奚显度是百姓的祸患,不久就该除掉他。”身边的人趁机附和,当即宣旨将奚显度处死。
尚书右仆射、领卫尉卿、丹阳尹颜师伯长期掌权,天下人纷纷依附他,他骄奢淫逸,为士大夫所痛恨。废帝想要亲自处理朝政,十一日,任命颜师伯为尚书左仆射,解除他的卫尉卿、丹阳尹职务,任命吏部尚书王彧为右仆射,分割他的权力。颜师伯这才感到恐惧。
当初,孝武帝猜忌心很重,王公大臣都吓得蹑足屏息,不敢擅自往来。孝武帝去世后,太宰刘义恭等人都相互庆贺说:“如今终于能免于横死了!”孝武帝的陵墓刚修好,刘义恭就与柳元景、颜师伯等人日夜饮酒作乐,歌舞不停;废帝心中十分不满。诛杀戴法兴后,各位大臣无不震惊恐惧,人人自危;于是柳元景、颜师伯密谋废黜废帝,拥立刘义恭为帝,他们日夜聚集商议,却犹豫不决。柳元景将密谋告知沈庆之;沈庆之素来与刘义恭关系不睦,又加上颜师伯常常独断朝政,不与沈庆之商议,还对令史说:“沈庆之不过是个武将,怎么能参与朝政!”沈庆之心中怨恨不已,于是告发了他们的密谋。
十四日,废帝亲自率领羽林兵讨伐刘义恭,并将他杀死,连同他的四个儿子。废帝还残忍地割裂刘义恭的肢体,挖出肠胃,挑出眼睛,并用蜂蜜浸泡,称之为“鬼目粽”。另派使者假传圣旨召见柳元景,派兵跟随其后。柳元景的部下急忙报告“来者兵器反常”。柳元景知道灾祸已经降临了,便入宫向母亲辞别,整理朝服乘车应召。他的弟弟车骑司马柳叔仁身着军装,率领手下壮士想要抗命,柳元景苦苦劝阻。刚出巷口,就有大批禁军赶到了。柳元景下车受死,神色平静;他的八个儿子、六个弟弟以及众多侄子一同被杀。颜师伯在途中被抓获处死,连同他的六个儿子。废帝又杀死廷尉刘德愿。改年号为景和,文武官员都晋升两级。并派遣使者诛杀湘州刺史江夏王世子刘伯禽。从此以后,公卿以下官员,都像奴隶一样被随意鞭打拖拽。
当初,废帝在东宫时,有很多过失,孝武帝想要废黜他,改立新安王刘子鸾为太子,侍中袁觊极力称赞“太子好学,有日新月异的进步”,孝武帝才打消了这个念头;废帝因此感激袁觊。诛杀众大臣后,废帝想要提拔袁觊,让他掌管朝政,升任他为吏部尚书,袁觊与尚书左丞徐爰都因诛杀刘义恭等人的功劳,被赐予县子爵位。
徐爰为人善于逢迎、会讨人欢心,且博览诗书典籍。自元嘉初年起,他就入宫侍奉皇帝,参与顾问咨询;他既擅长附和迎合君主心意,又能用典雅的文辞修饰言行,因此受到宋太祖的信任重用。到了大明年间,太祖对他的托付更是深重。当时宫中旧臣大多被诛杀或驱逐,唯有徐爰因善于逢迎周旋,始终没触犯君主,家族才得以保全;废帝对他愈发优厚,群臣无人能及。废帝每次外出,常常与沈庆之、山阴公主同乘一车,徐爰也能随行。
山阴公主是废帝的姐姐,嫁给了驸马都尉何戢(何戢是何偃的儿子)。公主格外淫乱放纵,曾对废帝说:“我与陛下,虽说男女有别,但同样是先帝所生。陛下后宫妃嫔数以万计,而我却只有驸马一人,这事太不公平了。”废帝于是为公主挑选了三十名容貌俊美的男子作为侍从(面首),将她晋封为会稽郡长公主,俸禄与郡王相同。吏部郎褚渊相貌英俊,公主向废帝请求让褚渊侍奉自己,废帝答应了。褚渊侍奉公主十天,屡次遭受逼迫,只好以死立誓,这才得以脱身。褚渊是褚湛之的儿子。
废帝下令在太庙另外绘制先祖的画像,他进入太庙后,指着宋高祖的画像说:“他是大英雄,活捉了好几位天子。”指着宋太祖的画像说:“他也不错,只是晚年免不了被儿子砍了头。”指着宋世祖的画像说:“他是个大酒糟鼻,画像上怎么不画出来?”当即召来画工,命令给世祖的画像添上酒糟鼻。
废帝任命建安王刘休仁为雍州刺史,湘东王刘彧为南豫州刺史,却都把他们留在京城,不派他们赴任。
十五日,任命司徒、扬州刺史、豫章王刘子尚兼任尚书令。十六日,任命始兴公沈庆之为侍中、太尉;沈庆之坚决推辞。征召青、冀二州刺史王玄谟为领军将军。
这时,北魏将文成帝安葬在金陵,庙号高宗。
九月初四,废帝前往湖熟;初九,返回建康。
新安王刘子鸾深受宋世祖宠爱,废帝因此对他心怀忌恨。十二日,派遣使者赐刘子鸾死,又杀死他的同母弟弟南海王刘子师以及同母妹妹,挖开殷贵妃的陵墓;还想挖掘景宁陵(世祖陵寝),太史认为这样做对废帝不利,这才作罢。
当初,金紫光禄大夫谢庄为殷贵妃撰写悼文,其中有“赞轨尧门”一句(将殷贵妃比作尧的妻子)。废帝认为谢庄把殷贵妃比作钩弋夫人,便想要杀他。有人劝说废帝:“死亡是人人都会经历的,一时的痛苦不足以让人困扰。谢庄生长在富贵之家,如今把他关押在尚方署(掌管宫廷手工业的机构),让他尝尝天下最苦的滋味,然后再杀他也不晚。”废帝听从了这个建议。
徐州刺史义阳王刘昶,素来被宋世祖厌恶,民间常常流传谣言说刘昶要谋反;这一年,谣言尤其厉害。废帝常对身边的人说:“我即位以来,还从没实行过戒严,真让人不痛快!”刘昶派典签蘧法生前往建康呈递奏表,请求入朝觐见,废帝对蘧法生说:“义阳王和太宰(刘义恭)谋反,我正打算讨伐他。如今他知道请求回来,很好!”又屡次责问蘧法生:“义阳王谋反,你为什么不禀报?”蘧法生害怕丢了小命,便急忙逃回了彭城;废帝趁机出兵讨伐刘昶。二十日,下诏讨伐刘昶,朝廷内外实行戒严。废帝亲自率军渡过长江,命令沈庆之统领各路军队担任先锋。
蘧法生回到彭城后,刘昶立即聚集军队谋反;他向管辖范围内的各郡发布檄文,各郡都拒不从命,还斩杀了刘昶的使者,手下的文武官员也都心怀异心。刘昶知道谋反之事无法成功,便抛弃母亲、妻子,带着宠妾,连夜与数十名骑兵打开北门逃往北魏。刘昶涉猎过不少典籍,擅长写文章。北魏人很器重他,让他娶公主为妻,任命他为侍中、征南将军、驸马都尉,赐爵丹阳王。
吏部尚书袁觊,起初受到废帝的宠信重用,不久后违背了废帝的心意,待遇顿时变差,废帝还让有关部门弹劾他的罪行,让他以平民身份留任职务。袁觊害怕被杀,便用虚假的理由请求外调。二十五日,任命袁觊为督雍、梁等四州诸军事、雍州刺史。袁觊的舅舅蔡兴宗对他说:“襄阳的星象不吉利,怎么能去呢?”袁觊说:“‘白刃当前,不必顾虑流箭。’这次出行,只希望能逃出虎口罢了。况且天道遥远,未必都会应验!”
当时,临海王刘子顼担任都督荆、湘等八州诸军事、荆州刺史,朝廷任命蔡兴宗为刘子顼的长史、南郡太守,代理府、州事务,蔡兴宗推辞不去。袁觊劝说蔡兴宗:“朝廷的形势,人人都看得清楚。留在京城的大臣,朝不保夕,舅舅如今外出驻守陕西,担任八州代理长官,我在襄、沔一带,地势优越、兵力强盛,距离江陵近在咫尺,水陆交通便利。如果朝廷发生变故,我们可以共同建立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功业,难道不比受凶暴君主控制、面临难以预料的灾祸更好吗?如今能趁机离开却不走,以后再想请求外调,还能行吗!”蔡兴宗说:“我出身寒门,凭借平顺的仕途升迁,与主上关系疏远,应该不会有祸患。宫廷内外,人人都无法自保,想必会有变故发生。如果内部的灾祸能够消除,外部的战乱未必可以估量。你想在外寻求机会保全,我想在朝中避免灾祸,各自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不也很好吗!”
袁觊于是狼狈地上路了,还担心被追杀,走到寻阳时,高兴地说:“如今终于安全了。”邓琬担任晋安王刘子勋的镇军长史、寻阳内史,代理江州事务。袁觊与他交往亲密超过寻常,每当清闲时,必定日夜相聚。袁觊与邓琬的出身、地位本就悬殊,看到他们如此亲近的人,都知道袁觊有了异心。不久后,朝廷又任命蔡兴宗为吏部尚书。
二十九日,朝廷解除戒严。废帝趁机从白下渡过长江,到达瓜步。
沈庆之再次上奏请求允许百姓私自铸造钱币,从此钱币制度混乱败坏。一千枚钱连三寸长都不到,大小与此相称,被称为“鹅眼钱”;比这更劣质的,被称为“綖环钱”(用线串起来的环形薄钱);用线串起这些钱,放入水中不会下沉,随手就能捏碎。集市上不再按数量计数,十万钱还装不满一捧,一斗米价格高达一万钱,商品交易无法正常进行。
冬季,十月初七,废帝返回建康。
废帝的舅舅、东阳太守王藻娶了宋世祖的女儿临川长公主。公主生性嫉妒,在废帝面前诬陷王藻。二十日,王藻被关进监狱处死。
会稽太守孔灵符,在所到之处都有政绩;但因得罪了亲近的大臣,这些大臣诬陷他,废帝派遣使者将孔灵符鞭打致死,还诛杀了他的两个儿子。
宁朔将军何迈,是何瑀的儿子,娶了废帝的姑姑新蔡长公主。废帝将新蔡长公主纳入后宫,封为谢贵嫔;没过多久,就谎称公主去世,又杀死一名宫女,送给何迈等人安葬,还举行了丧礼。二十一日,册封谢贵嫔为夫人,赐予她鸾车、龙旗,出入时实行警戒清道(如同帝王待遇)。何迈素来豪爽侠义,收养了许多敢死之士。他谋划趁废帝外出游玩时,废黜废帝,拥立晋安王刘子勋为帝。事情泄露,十一月初三,废帝亲自率军诛杀了何迈。
当初,沈庆之告发了颜师伯、柳元景的密谋后,便主动亲近废帝,多次直言劝谏,废帝渐渐感到不悦。沈庆之害怕招来祸患,便闭门不出,不接待宾客。他曾派身边的人范羡前往吏部尚书蔡兴宗的住所,蔡兴宗派范羡对沈庆之说:“您闭门拒绝宾客,是为了躲避那些纷纷扰扰的请托之人罢了。像我蔡兴宗,并不是有求于您的人,为什么要拒绝见面呢!”沈庆之让范羡邀请蔡兴宗前来。
蔡兴宗前往拜见沈庆之,趁机劝说他:“主上近来的所作所为,已经违背了人伦之道;指望他遵循道德、改正过错,已经没有希望了。如今主上所忌惮的,只有您一人;百姓们翘首以盼、所依赖的,也只有您一人而已。您威名素来显着,天下人都信服您。如今满朝上下人心惶惶,人人心怀恐惧。只要您一声令下,谁会不响应!如果您犹豫不决,想要坐观成败,不仅早晚都会招致祸患,天下人也会把重任归咎于您!我承蒙您的特殊眷顾,所以才敢直言相告,希望您仔细考虑这个计划。”沈庆之说:“我确实知道如今的忧患危险,连自己都难以保全,但我只能尽忠报国,始终如一,至于成败,就听天由命吧。加上我年老退休在家,兵力匮乏,即使想有所作为,也不可能成功。”蔡兴宗说:“如今心怀谋略、想要奋起反抗的人,并不是为了谋求功劳富贵,只是为了摆脱眼前的死亡威胁罢了!宫中的将帅,只等待外面的消息,只要有一人带头,局势立刻就能平定。况且您历经多朝统领军队,旧日的部下遍布宫廷和官府,受过您恩惠的人很多,沈修之等人都是您的宗族子弟,还担心他们不听从您的命令吗!而且您的门徒、亲信,都是三吴地区的勇士。殿中将军陆攸之,是您的同乡,如今前往东部讨伐盗贼,拥有大量铠甲兵器,还在青溪没有出发。您可以夺取他的兵器装备来配备自己的部下,让陆攸之率领军队作为先锋,我在尚书省,自然会率领百官按照前代的旧例,另选贤明之人来辅佐社稷,天下大事就能立刻平定。另外,朝廷的各种所作所为,民间都在传言您全都参与其中。您如今不做决断,必定会有先于您起事的人,到时候您也免不了被牵连的祸患。听说主上屡次驾临您的府第,酣醉停留;还听说他会屏退左右,独自进入您的内室;这是万世难逢的时机,不能错过啊!”沈庆之说:“感谢您的肺腑之言。但这是大事,不是我能做到的;如果灾祸降临,我只能以死尽忠罢了。”
青州刺史沈文秀,是沈庆之的侄子,即将前往镇所任职,率领部下驻扎在白下,也劝说沈庆之:“主上如此狂暴,祸乱不久就会发生,而我们一家深受他的宠信重用,天下人都认为我们与他同心。况且此人爱憎无常,猜忌残忍至极,无论我们进退,都难免遭遇不测之祸。如今凭借这支军队的力量,图谋除掉他易如反掌。机会难得,不可错失啊。”沈文秀反复劝说,甚至流下眼泪,沈庆之始终没有听从。沈文秀只好动身赴任。
废帝诛杀何迈后,预料沈庆之必定会入宫劝谏,便事先关闭了青溪的各座桥梁,阻止他入宫。沈庆之得知何迈被杀的消息后,果然前往宫中劝谏,因桥梁被断无法进入,只好返回。废帝于是派沈庆之的堂侄、直阁将军沈攸之赐给沈庆之毒药。沈庆之不肯饮用,沈攸之用被子将他闷死,当时沈庆之八十岁。沈庆之的儿子、侍中沈文叔想要逃亡,又担心像太宰刘义恭那样被肢解,便对弟弟中书郎沈文季说:“我能为父亲而死,你能为我们报仇。”于是喝下沈庆之剩下的毒药而死。弟弟秘书郎沈昭明也上吊自杀。沈文季挥刀骑马逃走,追兵不敢逼近,他这才得以幸免。废帝谎称沈庆之因病去世,追赠他为侍中、太尉,谥号忠武公,葬礼十分隆重。
领军将军王玄谟多次流泪劝谏废帝,认为他刑罚杀戮过于严苛,废帝大怒。王玄谟是资深将领,威名远扬,民间传言说他已经被诛杀。蔡兴宗曾经担任东阳太守,王玄谟的典签包法荣的家就在东阳,王玄谟派包法荣前往蔡兴宗处。蔡兴宗对包法荣说:“领军将军实在应当忧虑恐惧。”包法荣说:“领军将军近来几乎吃不下饭,夜里也睡不着觉,常常说逮捕他的人已经在门外,随时可能丧命。”蔡兴宗说:“领军将军既然忧虑恐惧,就应当谋划对策,怎么能坐以待毙呢!”于是派包法荣劝说王玄谟起兵反抗。王玄谟让包法荣推辞说:“这事也不容易办成,我一定会不泄露您的话。”
右卫将军刘道隆,受到废帝的宠信重用,专门掌管禁军。蔡兴宗曾经与他一起跟随废帝夜间外出,刘道隆从蔡兴宗的车后经过,蔡兴宗说:“刘君!近来想找个机会和你私下谈谈。”刘道隆明白他的意思,捏了捏蔡兴宗的手说:“蔡公不要多言!”
二十二日,废帝立路氏为皇后,路皇后是太皇太后弟弟路道庆的女儿。
废帝畏惧各位叔父,担心他们在外作乱,便将他们全都聚集到建康,拘禁在宫殿内,对他们随意殴打拖拽,这种行为简直毫无人性。湘东王刘彧、建安王刘休仁、山阳王刘休佑都身材肥壮,废帝做了竹笼,把他们装在里面称重。因为刘彧最胖,便称他为“猪王”;称刘休仁为“杀王”,刘休佑为“贼王”。由于这三位亲王年纪稍长,废帝尤其厌恶他们,常常把他们带在身边,寸步不离。东海王刘祎性情平庸低劣,被称为“驴王”;桂阳王刘休范、巴陵王刘休若年纪尚小,所以得以从容度日。废帝曾经用木槽盛放饭菜,里面混杂着杂物,在地上挖一个坑,灌满泥水,把刘彧脱光衣服放进坑里,让他用嘴就着木槽吃饭,以此取乐。前后有十多次想要杀死这三位亲王,刘休仁足智多谋,每次都用谈笑和谄媚的话语取悦废帝,这才得以拖延。
少府刘曚的妾即将临产,废帝把她接入后宫,打算等她生下男孩后,立为太子。刘彧曾经违背废帝的旨意,废帝把他脱光衣服,捆绑住手脚,用一根木棍贯穿身体,让人抬去交给太官,说:“今天杀猪!”刘休仁笑着说:“这头猪还不该死。”废帝问他原因,刘休仁说:“等皇太子出生后,再杀猪取它的肝肺做祭品。”废帝的怒气才消解,说:“暂且交给廷尉关押。”过了一夜,就把刘彧释放了。二十七日,刘曚的妾生下一个男孩,废帝称他为“皇子”,为此实行大赦,赐给身为父亲继承人的人爵位一级。
废帝又因为宋太祖、宋世祖在兄弟中都排行第三,而江州刺史晋安王刘子勋也排行第三,所以非常厌恶他。借着何迈谋反的事情,派身边的人朱景云送毒药赐刘子勋死。朱景云到达湓口后,就停止前进,不再前行了。刘子勋的典签谢道迈、主帅潘欣之、侍书褚灵嗣得知消息后,急忙报告给长史邓琬,哭着请求对策。邓琬说:“我本是南方的寒门士人,承蒙先帝的特殊恩宠,把爱子托付给我,我怎么能顾惜自家百口人的性命,必定以死报效先帝。年幼的君主昏庸残暴,国家危在旦夕,他虽然名义上是天子,实际上与独夫民贼无异。如今我就率领文武官员,径直前往京城,与各位公卿大臣一起,废黜昏君,拥立明君。”二十八日,邓琬宣称奉刘子勋的命令,下令所管辖的地区实行戒严。刘子勋身着军装走出处理政务的厅堂,召集僚属,让潘欣之口头宣布旨意。在座的人还没来得及回应,录事参军陶亮首先请求担任先锋,为国效命,众人都表示服从命令。于是任命陶亮为咨议参军,兼任中兵参军,总管军事;功曹张沈为咨议参军,负责建造战船;南阳太守沈怀宝、岷山太守薛常宝、彭泽令陈绍宗等人都担任将帅。起初,废帝命令荆州押解前军长史、荆州行事张悦到湓口,邓琬宣称奉刘子勋的命令,解开张悦的枷锁,用自己的车迎接他,任命他为司马。张悦是张畅的弟弟。邓琬和张悦两人共同掌管内外事务,派遣将军俞伯奇率领五百人驻守大雷,禁止商旅和公私使者通行。又派人向各郡征调民丁,收缴武器器械;十天之内,召集到铠甲士兵五千人,出兵驻守大雷,在长江两岸修筑营垒。又任命巴东、建平二郡太守孙冲之为咨议参军,兼任中兵参军,与陶亮一起统领前锋部队,向远近各地发布檄文。
二十八日,废帝召集各位妃嫔、公主排列在面前,强迫身边的人侮辱她们。南平王刘铄的妃子江氏不肯顺从,废帝大怒,杀死江氏的三个儿子南平王刘敬猷、庐陵王刘敬先、安南侯刘敬渊,鞭打江氏一百下。
在此之前,民间传言湘中地区会出天子,废帝打算南巡荆、湘二州,以压制这种不祥的预兆。第二天一早,他想先诛杀湘东王刘彧,然后出发。
起初,废帝杀死各位大臣后,担心部下图谋自己,因为直阁将军宗越、谭金、童太一、沈攸之等人勇猛有力,就把他们当作亲信,赏赐给他们美女、金银布帛,让他们的家中财物充盈。宗越等人长期在宫廷任职,众人都畏惧服从他们,他们也都为废帝尽力。废帝依仗他们的勇猛,行事更加无所顾忌,肆意胡作非为,朝廷内外动荡不安。身边的宿卫将士都有反叛之心,只是畏惧宗越等人,所以不敢发动罢了。当时三位亲王被长期囚禁,不知该如何是好。湘东王刘彧的主衣会稽人阮佃夫、内监吴兴人王道隆、学官令临淮人李道儿,与直阁将军柳光世,以及废帝身边的琅邪人淳于文祖等人,密谋刺杀废帝。废帝因为册立皇后的缘故,赐给各位亲王宦官,刘彧身边的钱蓝生也在其中,刘彧秘密让他监视废帝的一举一动。
在此之前,废帝游览华林园竹林堂,让宫女们脱光衣服相互追逐,有一人不肯服从命令,就把她杀了。夜里,废帝梦见在竹林堂,有一位女子骂他说:“你悖逆残暴,行事不合天道,明年就活不到秋收了!”废帝在宫中找到一个与梦中女子相貌相似的人,把她杀了。又梦见被杀死的女子骂他说:“我已经向上帝告状了!”于是巫师说竹林堂有鬼。当天下午,废帝出宫前往华林园,建安王刘休仁、山阳王刘休佑、会稽公主都跟随前往,只有湘东王刘彧被留在秘书省,没有被召见,因此他心中更加忧虑恐惧了。
废帝一向厌恶主衣吴兴人寿寂之,见到他就咬牙切齿。阮佃夫把刺杀废帝的密谋告诉了寿寂之,以及外监典事东阳人朱幼、细铠主南彭城人姜产之、细铠将晋陵人王敬则、中书舍人戴明宝。寿寂之等人听到后,都表示响应。朱幼预先部署好宫廷内外的人手,让钱蓝生秘密报告刘休仁、刘休佑。当时废帝打算南巡,亲信宗越等人都被允许出宫整理行装,只有队主樊僧整驻守华林阁。柳光世与樊僧整是同乡,趁机秘密邀请他加入,樊僧整当即答应。参与密谋的共有十多人。阮佃夫担心人手太少难以成功,想要再召集一些人,寿寂之说:“密谋的人多了可能会泄露计划,所以不用麻烦更多人。”当天晚上,废帝屏退所有侍卫,与一群巫师以及数百名彩女在竹林堂射鬼。事情结束后,就准备奏乐,就在这时,寿寂之突然抽出刀冲上前去,姜产之紧随其后,淳于文祖等人都跟着他们。刘休仁听到急促的脚步声,就对刘休佑说:“事情发动了!”随即,两人一起逃往景阳山。废帝看到寿寂之拿着刀冲了过来,就拉弓射箭想要射死他,但没有射中。彩女们都被吓得四散奔逃,废帝也转身逃跑,大声呼喊“寂寂”三次。寿寂之追上并杀死了他,然后向宿卫将士宣布命令说:“湘东王奉太皇太后的命令,铲除昏君,如今已经平定叛乱。”宫廷内外的人都惶恐不安,不知道该怎么办。
刘休仁前往秘书省拜见湘东王刘彧,当即向他称臣,引导他进入西堂,登上皇帝宝座,召见各位大臣。当时事情发生得十分仓促,刘彧甚至都来不及穿鞋,光着脚走到西堂,还戴着黑色的帽子。坐下后,刘休仁叫主衣给他换上白色的帽子,下令准备皇帝的仪仗。刘彧虽然还没有正式即位,但所有事务都以皇帝的名义发布命令施行。又宣布太皇太后的命令,列举废帝的罪行,命令湘东王继承皇位。不久,宗越等人才入宫,湘东王对他们安抚得十分优厚。废帝的同母弟弟、司徒、扬州刺史、豫章王刘子尚,顽劣悖逆,有他哥哥的作风。二十九日,湘东王以太皇太后的命令,赐刘子尚和会稽公主死。建安王刘休仁等人这才得以出宫居住。释放了被囚禁的谢庄。废帝的尸体还横在太医阁门口,蔡兴宗对尚书右仆射王彧说:“他虽然凶暴悖逆,但毕竟曾经是天下的君主,应当让他的丧礼大致完备;如果就这么放着,天下人必定会趁机发难。”于是将废帝安葬在秣陵县南部。
起初,湘东王的母亲沈婕妤早逝,路太后抚养他长大。湘东王侍奉路太后十分恭敬,路太后也非常疼爱他。湘东王杀死废帝后,想要安慰路太后的心,便下令任命路太后的侄子路休之为黄门侍郎,路茂之为中书侍郎。随后,就是论功行赏环节,寿寂之等十四人都被封为县侯、县子。
十二月初一,朝廷任命东海王刘祎为中书监、太尉。晋升镇军将军、江州刺史晋安王刘子勋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初四,任命建安王刘休仁为司徒、尚书令、扬州刺史,山阳王刘休佑为荆州刺史,桂阳王刘休范为南徐州刺史。初六,改封安陆王刘子绥为江夏王。
初七,湘东王正式即位为皇帝,实行大赦,改年号为泰始。废帝在位时制定的荒谬制度和不当封赏,全部予以废除。
十一日,任命右卫将军刘道隆为中护军。刘道隆曾经亲近废帝,还对建安太妃有过无礼行为;到这时,建安王刘休仁请求辞职,明帝于是赐刘道隆死。
宗越、谭金、童太一等人虽然受到明帝的安抚,但内心仍然不安;明帝也不想让他们留在宫中,便从容地对他们说:“你们遭遇残暴的朝廷,长期辛劳,应当得到一个休养的地方;无论兵马众多的大郡,还是其他地方,都任由你们选择。”宗越等人本来就心存疑虑,听到这话后,都面面相觑,大惊失色,于是密谋作乱;他们把计划告诉了沈攸之,沈攸之向明帝告发了此事。明帝逮捕了宗越等人,将他们关进监狱处死。沈攸之重新担任直阁将军。
十二日,朝廷改封临贺王刘子产为南平王,晋熙王刘子舆为庐陵王。
十三日,任命尚书右仆射王景文为尚书仆射。王景文就是王彧,为了避明帝的名讳,用表字行世。
十六日,追尊沈太妃为宣太后,陵墓名为崇宁陵。
起初,豫州刺史山阳王刘休佑入朝,任命长史、南梁郡太守陈郡人殷琰代理府州事务。等到刘休佑改任荆州刺史后,就任命殷琰为督豫、司二州诸军事、豫州刺史。
有关部门上奏说,路太后应当沿用以前的封号,移居到外宫;明帝没有同意。十九日,尊路太后为崇宪皇太后,居住在崇宪宫,供奉的礼仪与过去一样。立妃子王氏为皇后,王皇后是王景文的妹妹。
接着,又废除二铢钱,禁止使用鹅眼钱、綖环钱,其余的钱币都可以通行。
江州的官员收到明帝下达的命令书后,都很高兴,一起去拜见邓琬,说:“暴乱已经消除,殿下又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的职位,实在是公私两方面的大喜事。”邓琬因为晋安王刘子勋在兄弟中排行第三,又认为寻阳起兵与宋世祖当年的情况相同,认为事情必定会成功,于是把命令书扔在地上说:“殿下应当打开端门(皇宫正门)登基称帝,开府仪同三司这种职位,只是我们这些人该做的事罢了!”众人听后都十分惊愕。邓琬又与陶亮等人修缮武器铠甲,向四方征兵。
袁顗到达襄阳后,立即与咨议参军刘胡修缮兵器,挑选聚集士兵,谎称奉太皇太后的命令,让他们起兵,随即竖起军旗,发布檄文,上奏表劝刘子勋登基称帝。
二十四日,明帝改任山阳王刘休佑为江州刺史,荆州刺史临海王刘子顼仍然留任原职。
在此之前,废帝任命邵陵王刘子元为湘州刺史,中兵参军沈仲玉为道路行事,他们到达鹊头时,听说寻阳起兵,就不敢再继续前进了。邓琬派遣数百人劫持迎接他们,让刘子勋在桑尾竖起军旗,向建康发布檄文,还声称:“我立志遵循古代的典章制度,废黜昏庸,拥立贤明。”又指责明帝“杀害贤良,篡夺皇位,扰乱皇室辈分,残害我的兄弟。我兄弟中尚且存活的还有十三人,先帝的神灵有何罪过,竟然得不到祭祀。”
郢州刺史安陆王刘子绥接到刘子勋最初的檄文后,想要进攻废帝;听说废帝已经死亡,便立即解除武装,取消戒严。不久后得知江州、雍州仍然在整顿军队,郢州府行事苟卞之非常害怕,当即派遣咨议、领中兵参军郑景玄率领军队火速东下,并运送军粮。荆州行事孔道存拥戴刺史临海王刘子顼,会稽的将领僚属拥戴太守寻阳王刘子房,都起兵响应刘子勋。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资治通鉴新译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