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考核的日子终于来临。
此次考核的规格远非此前可比。地点设在皇宫内苑的“紫宸殿”偏殿,主持者除了内廷最高女官——尚宫局尚宫令,更有司礼监的秉笔太监,甚至传闻天帝陛下可能会透过屏风或特殊法器暗中观察!
所有采女皆盛装打扮,紧张万分。这不仅关乎她们能否入选,更关乎未来的位份高低和家族的荣宠。
考核内容综合了此前所有项目,并增加了更严格的“问对”。考官会提出各种问题,涉及经史子集、宫廷礼仪、民生政务、甚至对当前局势的简单看法,以此考察采女的学识、见识、心性和应变能力。
姬瑶依旧表现出色,对答如流,引经据典,展现出深厚的世家底蕴和符合正统的价值观。其他采女也各有亮点。
轮到虞璎时,几位考官因之前的“灵香印”事件,对她明显多了几分关注和期待。
问题逐一抛来,虞璎谨记“谨言慎行”的原则,回答得中规中矩,多以儒家经典和宫廷规范为依据,不偏不倚。但在被问及“如何看待医药之道于治国之作用”时,她终于找到了展现自身价值的机会。
她敛衽行礼,声音清晰答道:“回大人,臣女浅见,治国如医人。医者,望闻问切,辨症施治,旨在调和阴阳,祛邪扶正。治国亦然,需洞察民情,明辨利弊,宽严相济,方能江山永固。妫姓医药,小可疗愈身体疾苦,安黎民之心;大可譬喻治国方略,佐圣君之治。譬如北境苦寒,将士易生冻疮风湿,若能有效防治,可保我军战力;九州各地,气候不同,多发病症亦异,若能因地制宜,推广医药,可减少民生疾苦,此乃稳固社稷之根基。故而,医药非小道,实与兵甲、农桑一般,乃国之重器。”
她将医药之道巧妙提升到治国安邦的层面,既体现了见识,又丝毫不越矩,反而凸显了实用性,令人耳目一新。
屏风之后,一道模糊却威严的身影微微动了一下。旁边侍立的一位老太监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低声对那道身影说了几句什么。
最终考核持续了整整一日。结束后,采女们疲惫不堪地回到蕙芷苑,焦灼地等待着决定命运的最终结果。
等待的时日里,宫中似乎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关于北境的流言渐渐平息,有消息灵通的秀女偷偷传言,陛下心情似乎好转,甚至在某次小范围朝会后,称赞了姜家呈上的边防策论。
又过了几日,一道圣旨终于降临蕙芷苑!
所有秀女跪地接旨。司礼太监高声宣读:本次选妃,共择选二十人入选。其中,姬瑶、虞璎等五人,被评为“优异”,直接册封为“才人”(从六品)!其余十五人,册封为“宝林”(正七品)或“御女”(从七品)!
虞璎心中一震!才人!竟是直接册封为才人!这已是新人中的最高位份,与姬瑶持平!这意味着她成功抓住了这次机会,真正在宫中站稳了脚跟!
圣旨中特意提到虞璎“性敏慧,通药理,言行有度,特赐‘璎’字为号,封璎才人。”
赐号!这可是极大的荣宠!通常只有得宠或有特殊贡献的妃嫔才会被赐予单独的称号!
虞璎(现在或许该称璎才人了)叩首谢恩,心中百感交集。她知道,这不仅仅是对她资质和才艺的肯定,更是天帝对妫姓医药之道的认可,或许……也是对端贵妃与惠妃两派势力某种程度的平衡。
紧接着,又一道口谕传来:陛下有旨,三日后于御花园设宴,为新晋妃嫔贺,诸位新晋才人、宝林、御女皆需出席。
(凡人境:胎动-入窍-感应
道人境:道基-凝煞-炼罡
真人境:金丹-阴神-阳神)
喜欢后宫修仙记:从采女到女帝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后宫修仙记:从采女到女帝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