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王都平壤的宫殿内,气氛格外微妙。殿中陈列着数十件铁器——龙纹剑泛着冷冽寒光,轻轻划过木桩便切口平整;铁甲片叠压紧密,用匕首戳刺竟只留下一道浅痕;连寻常的铁箭头,都比高句丽自产的锋利数倍。高句丽的国王高元与满朝文武围在这些铁器旁,目光灼灼,不少人甚至忍不住伸手触摸,眼神里满是渴望。
站在一旁的辽国使臣李默,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缓缓开口:“大王,诸位大人,这些便是我大辽最新炼制的军械。您看这龙纹剑,用的是我辽地特有的焦炭炼钢法,百炼而成,削铁如泥;这铁甲,每一片都经过水利锻打,轻便又坚韧,寻常弓箭根本无法穿透。”
高元拿起一把龙纹剑,入手沉甸甸的,剑柄缠绕着防滑的兽皮,握感极佳。他轻轻挥了挥,剑风呼啸,心中惊叹不已——高句丽的冶铁技术本就落后,打造的铁刀往往用不了多久就会生锈卷刃,与辽国的军械比起来,简直是天差地别。
“贵使,不知贵国是否愿意将这些军械卖给我高句丽?”高元放下长剑,语气急切地问道。如今高句丽刚从隋朝第二次征伐中喘息过来,深知隋军实力强大,若能得到辽国的精良军械,无疑能大大增强国防力量。
李默却微微皱眉,露出为难的神色:“大王,不瞒您说,我大辽与大隋乃是藩属关系,隋帝(注:此处用“隋帝”而非“隋炀帝”,符合当时称谓习惯)对军械管控极严。上次隋帝征伐贵国,因关中叛乱才仓促撤军,如今隋国内部渐稳,以隋帝好大喜功的性子,难保不会再次出兵。我大辽虽有心助您,却也不敢公然违抗隋帝,触怒大隋啊。”
这番话恰好戳中了高句丽君臣的痛点。他们最忌惮的便是隋朝的再次征伐,此刻听闻辽国愿暗中相助,高元连忙说道:“贵使放心!若贵国肯卖军械给我们,我们绝不对外声张,只说是我们自己炼制的!所需财物,我高句丽绝不亏待!”
满朝文武也纷纷附和,有的说愿意用粮食交换,有的说愿意拿出高句丽特产的人参、珍珠,只求能买到辽国的军械。李默见目的达成,便“勉为其难”地答应:“既然大王与诸位大人如此恳切,我便回去禀报我家可汗,愿暗中与贵国交易。只是我辽地冶铁成本颇高,军械价格可能会略高一些,还望大王海涵。”
“不高!不高!”高元连忙摆手,“只要军械精良,价格不是问题!”
消息传回辽国时,耶律现正在国库中查看新入库的财物。听到李默的禀报,他忍不住拍腿大笑,指着满库的金银、粮食和皮毛,对身边的耶律剌葛说:“你看看,这高元还真是个冤大头!我卖给他们的,不过是咱们筛选下来的残次品——龙纹剑的刃口没磨到最锋利,铁甲片的接口也没处理好,可就这,他们还当成宝贝,愿意花大价钱买!”
耶律剌葛也笑着点头:“可不是嘛!咱们在柳城榷场卖给隋朝的军械,是一等品,他们给的价钱也高;卖给高句丽的是残次品,价钱却一点不低。这一进一出,咱们赚翻了!”
耶律现拿起一块从高句丽换来的黄金,在手中掂量着,眼中满是笑意:“还是战争好啊!隋朝要打高句丽,需要军械;高句丽要防隋朝,也需要军械。咱们夹在中间,正好做这个生意。等赚够了钱,咱们再扩充铁浮屠营,打造更多的军械,到时候不管是隋朝还是高句丽,都得看咱们的脸色!”
此时的辽国国库,早已不是当初那般空虚。从隋朝榷场换来的丝绸、粮食,转手就能卖给草原其他部落;从高句丽赚来的金银、人参,又能用来购买中原的技术和工匠;再加上盐铁贸易的持续盈利,辽国的财富如同滚雪球般增长,国库充盈得几乎装不下。
草原上,新加入辽国的部落首领们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分红。室韦部落的首领巴彦捧着沉甸甸的丝绸和白银,笑得合不拢嘴。他以前在草原上放羊,一年到头也赚不到几匹布,如今加入辽国才半年,分到的红利就比他放十年羊赚的还多。
“还是加入大辽好啊!跟着成吉思汗,有盐吃、有铁用,还能分到这么多钱!”巴彦对着身边的其他首领感慨道,“以前我还担心跟着大辽会吃亏,现在看来,这是我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其他首领也纷纷点头,有的穿着新换的丝绸袍子,有的腰间挂着辽国打造的铁刀,一个个脸上满是自豪。他们举起酒碗,高声喊道:“成吉思汗万岁!大辽万岁!”
欢呼声在草原上回荡,传到耶律现的毡帐里。耶律现站在帐前,望着远处欢庆的部落民众,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财富和红利不仅能让部落首领们信服,更能让普通牧民们过上好日子,而只有民心所向,大辽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高元啊高元,你以为买了我的军械就能挡住隋朝?”耶律现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你可不知道,你买的不仅是残次品,更是催命符。等隋朝和高句丽打得两败俱伤,就是我大辽崛起的时候!”
夕阳西下,草原上的炊烟袅袅升起,国库中的金银在余晖下泛着耀眼的光芒。耶律现知道,大辽的崛起之路,才刚刚走上正轨,而接下来,他要做的,便是等待一个最佳的时机,让大辽真正屹立于天下之巅。
喜欢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