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颠簸,车窗外,田野和村庄的轮廓在越来越深的夜色中模糊起来,只有天边那轮月亮,越来越亮,像个巨大的银盘挂在那里。
农历十四,月亮已经几乎全圆了,明晃晃的,能把人的影子拉得老长。
陆野坐在副驾驶,孙建军开着车。后面那辆车上坐着另外四个同事。两辆车都没开警灯,悄无声息地朝着第一个预定的布控点——张家坳驶去。
车里很安静,没人说话。只能听到发动机的嗡嗡声和轮胎压过路面的沙沙声。
孙建军瞥了一眼旁边正襟危坐的陆野,打破了沉默:“咋了?紧张了?”
陆野老实点头:“有点。第一次参与这种蹲守抓捕,还是…还是让我主要负责观察判断。”
“嗤,”孙建军笑了一下,“现在知道怕了?白天看你不是挺能分析的吗?又是民俗又是心理侧写的。”
陆野不好意思地笑笑:“分析是分析,真刀真枪上阵是另一回事嘛。”
“放心,”孙建军语气难得地放缓了些,“又不是让你一个人冲上去抓人。你就负责看,发现情况,及时报告。我们几个老家伙在后面盯着呢,出不了岔子。周队让你挑这担子,是看得起你,锻炼你。别怂,把你白天那些想法,大胆用出来。”
“嗯!”陆野用力点点头,孙建军这话给他吃了颗定心丸。
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体内系统界面带来的那种奇异清晰感。精力值回满了,新解锁的【心理侧写】功能虽然还没实战用过,但那种对人心细微处的洞察力,似乎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感知。
【区域性犯罪模式数据库查询权限(初级)】…这个新权限他还没仔细研究,不知道对眼下这种偷鸡摸狗的案子有没有帮助。
很快,车子到了张家坳村外。为了不打草惊蛇,他们把车停在村子外面一个隐蔽的土坡后面,然后步行进村。
月光很亮,根本不用打手电,脚下的路看得清清楚楚。村子里静悄悄的,偶尔传来几声狗叫,更显得夜晚格外寂静。
根据事先的计划,他们分成了三个小组。孙建军带一个人守在村口附近的一个废弃磨坊里,这里地势高,能看到大半个村子。另外两个同事一组,埋伏在村子另一头的水塘边。陆野则和另一个叫大刘的年轻刑警一组,负责在村子里机动巡逻,重点盯防他们圈定的那两家最有可能被偷的农户。
大刘比陆野早来两年,算是师兄,话不多,但很稳重。
两人借着墙根屋角的阴影,悄无声息地在村子里移动。月光把他们的影子投在地上,拉得变了形,看起来有点鬼鬼祟祟的。
“陆野,你说,那家伙今晚会来吗?”大刘压低声音问。
“按照规律,应该会。”陆野也小声回答,“就是不知道会选哪个村,哪一家。”
“妈的,为几只鸡,折腾这么大阵仗。”大刘嘀咕了一句,“最好别来,咱们白熬一宿。”
陆野没说话,他心里其实也有点矛盾。既希望能抓住那个装神弄鬼的家伙,又有点希望今晚平安无事,大家都能睡个安稳觉。
时间一点点过去。月亮越升越高,村子里越来越静,连狗好像都睡着了。
蹲守是最磨人的。不能抽烟,不能大声说话,甚至不能随便走动,精神还得高度集中。夜风吹过,带着凉意,时间长了,手脚都有些发麻。
陆野靠在一户人家的院墙根下,耳朵竖得老高,听着四周的动静。眼睛也没闲着,不停扫视着月光下的街道、院墙、草垛。
脑子里却不由自主地又开始琢磨这个案子。
嫌疑人为什么非要选月圆之夜?真的只是为了利用民俗制造恐慌吗?还是有别的什么特殊意义?
那些伪造的动物脚印,为什么还在不断改进?塑料亮片…骚味儿…这些细节拼凑在一起,到底指向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下意识地尝试对那个未知的嫌疑人进行【心理侧写】。
【功能启动…需消耗精力点8。是否继续?】(鉴于目标信息模糊,消耗增加)
【是】
【精力点-8。当前精力点:22\/30。】
【心理侧写基础运行中…基于现有信息模糊侧写…】
【侧写结果生成(可信度中等):】
【1. 可能存在现实挫败感或压抑情绪,通过扮演“超自然存在”获取掌控感或宣泄。】
【2. 对本地民俗传说并非简单利用,可能抱有某种程度的相信或迷恋(仪式感来源)。】
【3. 行为中透露出一丝笨拙与刻意(如塑料片掉落、脚印改进),年龄可能不大,或心智不算极度成熟老练。】
【4. 目标选择可能非完全随机,或与其个人经历、怨愤有关(针对性)。】
【5. 再次提示:关注女性、青少年或心理年龄偏低者。】
心理年龄偏低?对民俗迷恋?现实挫败感?
侧写结果似乎更加具体了一些,但依然像蒙着一层雾。
就在这时,对讲机里传来孙建军极低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各小组注意,有情况。”
陆野和大刘精神一振,立刻屏住呼吸。
“村东头老李家院墙外面,刚才好像有个黑影晃了一下,速度很快,钻到草垛后面去了。没看清具体是啥。机动组,过去看看情况。注意隐蔽!”
“机动组收到!”陆野低声回应,和大刘对视一眼,两人立刻猫着腰,借助阴影,快速而无声地向村东头移动。
心脏开始砰砰跳起来。
难道,真的来了?
喜欢刑侦天梯请大家收藏:(m.shuhesw.com)刑侦天梯书河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